元安禅师出来应道:“不然。” 夹山禅师问:“何也?” 元安禅师道:“他家自有青山在。” 夹山禅师听了,深感欣慰,说道:“苟如是,即吾宗不坠矣。” 夹山禅师顺世后,元安禅师行脚来到涔(cen)阳(洞庭湖与长江之间),偶然碰到一位昔日同参。因话及武陵旧事,同参问道:“倏忽数年,何处逃难?” 元安禅师道:“只在阛阓(huan hui,市井)中。” 同参道:“何不向无人处去?” 元安禅师反问道:“无人处有何难?” 同参道:“阛阓中如何逃避?” 元安禅师道:“虽在阛阓中,要且人不识。” 同参听了,茫然不知所以。 古人讲:“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不是大隐之人,是无法理解“虽在阛阓中,要且人不识”之自在境界的。 元安禅师后来到澧阳洛浦山,并在那里结庵宴处,开法示众。一时四方玄侣,憧憧奔凑。 曾有学人问元安禅师:“学人拟归时如何?” 元安禅师道:“家破人亡,子归何处?” 学人道:“恁么则不归去也。” 元安禅师道:“庭前残雪日轮消,室内游尘遣谁扫?”并说偈曰: “决志归乡去,乘船渡五湖。 举篙星月隐,停棹日轮孤。 解缆离邪岸,张帆出正途。 到来家荡尽,免作屋中愚。” 元安禅师示寂于光化元年(898)。临行前,元安禅师告诫主事僧道:“出家之法,长物(值钱的东西)不留。播种之时,切宜减省。缔构(营造、建筑)之务,悉从废停。流光迅速,大道玄深。苟或因循,曷由体悟?”元安禅师虽言辞激励恳切,奈何大众习以为常,并不警惕。 至十二月一日,元安禅师忽然告诉大众说:“吾非明即后也。今有一事问汝等:若道这个是,即头上安头;若道不是,即斩头求活。” 第一座回答说:“青山不举足,日下不挑灯。” 元安禅师道:“是甚么时节,作这个语话?” 当时,彦从上座亦在跟前,他回答道:“离此二途,请和尚不问。” 元安禅师道:“未在,更道。” 彦从上座道:“彦从道不尽。” 元安禅师道:“我不管汝尽不尽。” 彦从上座道:“彦从无侍者祇对(回答)和尚。” 元安禅师一听,便不再说话。 到了晚上,他令侍者唤彦从上座来方丈室,问道:“阇黎今日祇对,甚有道理。汝合体得先师意。先师道,目前无法,意在目前,不是目前法,非耳目之所到。且道那句是宾,那句是主?若择得出,分付钵袋子(指法脉)。” 彦从上座道:“彦从不会。” 元安禅师道:“汝合安。” 彦从上座道:“彦从实不会。” 元安禅师于是大喝一声,将彦从上座赶出丈室,说道“苦!苦!” 第二天上午,另有僧又举前话问元安禅师。 元安禅师道:“慈舟不棹清波上,剑峡徒劳放水鹅。” 说完便入寂。
其他相关文章
(责任编辑:www.gushijing.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