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柠:日本钓鱼台“国有化”骚动的深层原因

作者:刘柠发布日期:2013-01-03

「刘柠:日本钓鱼台“国有化”骚动的深层原因」正文

2012年9月11日,日本野田(佳彦)内阁在内阁会议上,通过了将尖阁诸岛(日方对钓鱼台的称谓)「国有化」的决议。至此,折腾了大半年之久的钓鱼台「所有权归属」问题,便以这种日方单方面操作的「非法、无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语)的形式,画下了句号。然而不承想,句号竟成了一大戏的序幕――这恐怕是中日两国都始料未及的:9月15日开始的一,在中国内地五十多个城市,爆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日运动,规模空前。激愤的人群打著「还我钓鱼台」、「抵制日货」等反日标语和毛像,朝日本使领馆内投掷鸡蛋、饮料瓶,袭击日系车辆和车主,焚毁日资公司和店铺……影响所及,不仅邦交正常化四十年庆典等两国政府计画中的一系列纪念活动被迫中止,舆论对峙、文化反制(如涉日图书下架、新书禁止出版,影视作品从相关视频网站遁形等)日益升级,已严重波及两国经贸,致中日关大幅后退,甚至有「归零」的风险。

如此结果,当然不是中日两国的愿望,其巨大代价,更是中日关难以承受之重。那,日本何以会在四十年的节骨眼上,甘冒天下之大不,不惜而走险,点燃钓鱼台「国有化」的导火索呢?在笔者看来,日本之所以走这一著险棋,并非偶然,而是由一系列远因、近因综合发酵的结果。其中,既有日本「内急」的因素,也有作「外因」的中方的刺激,二者相辅相成,互因果。

先谈远因。日本做岛国,对海洋有先天的依赖。一方面,大海是一道天然屏障,使岛国得以偏安於东海之一隅,远离大陆的兵燹战祸。「神风」的传说,既是民族记忆,也是文化基因;另一方面,近代开国以来,海洋又国家资本主义的崛起提供了资源的保障:能源和原材料的进口,工业成品的出口,均有赖於海上交通航道。因此,明治维新以降,日本所有对外的强烈主张,包括次对外战争,无一不是在捍卫「通商国家」权益的名义下展开的。典型者,便是山县有朋的所谓「生命线」与「利益线」说。可以说,日本的海权意识是与生俱来的,而不单纯是近代蒙的结果。

同样,出於这种基因,日本对大陆邻国海权意识的觉醒极警惕。甲午一战,日虽然大获全胜,信心大增,却也强化了维护海上霸主地位的心理负担,看待外部世界的心胸变得更狭窄。由於史原因,日本一向极其重视湾。在它看来,台海只要维持目前现状(即大陆对湾不具有「实效控制」),中国便无法真正成海洋国家,而21世纪是「海洋世纪」,一个缺乏出洋口的大陆国家便不足以对日本构成威慑。因此,长期以来,日本并没有那焦虑,或者说心其实比较踏实。

而与此同时,中国的海权意识却在猛醒。这不仅仅是源於近代以来备受列强凌辱的「伤不起」的近代史;过去三十五年的改革开放,也使中国加入全球化的进程,并深受其益,从一个前工业化国家,迅速转型「世界工厂」,对能源、资源及国际市场的依赖已成不可逆的现实需要,且与日俱增。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的视界越过大陆的界线而望向海洋是必然的。远的不谈,1980年代末以降,受《河》洗脑的两代人已负笈重洋,学成归来,成拥有举足轻重的话语权的知识精英或权力精英,所谓摒弃「黄土地文明」、拥抱「蓝色文明」的说教,已不仅是主观诉求,借用日文的表达,更成了某种诉诸「皮肤感觉」的东西,直接而生猛。诸如突破第一岛链,确保通向太平洋的出洋口,从而在21世纪成「海洋强国」的思维,早已突破精英话语的框架,成政、军、财三界的共识。这一点,从过去十年来主流商业媒体对海权问题的关注度和「辽舰」从引进、改造,到实现零的突破上亦可见一斑。

尤其是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随著经济高度增长,对国际市场和进口能源的依赖加剧,对受制於内陆资源不足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担忧日益强烈。鉴於因人均耕地有限而面临的粮食安全问题(人均耕地面积仅世界平均值的1/4),因「世界工厂」的能耗剧增而面临的能源安全问题(1990年代中期成纯石油进口国,不到二十年间进口依存度达到2010年的55.6%,已接近60%-65%的警戒线),及因环境破坏和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发而面临的水资源安全问题(人均淡水资源量世界平均值的1/4,北京等大城市则仅世界平均值的1/13)的三重危机的大背景,中国近年来确立了「向海洋要粮食,向海洋要能源,向海洋要资源」的战略方针,对海洋的开发利用明显提速。以海上石油开发例,1970年代末,才开始与相关海外石油公司合作勘探储量,1982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海洋石油资源条例》,并成立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正式致力於油气开发,增长却相当快:1990年生量达100万吨,1996年达1000万吨,2010年超过5000万吨,实现了「海上大庆」(即海上石油量与大庆油田相当)的战略目标。至2010年,石油增量的八成,是靠海上石油实现的。其中,虽然钓鱼台所处的东海海域的开发量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但却引发了日本极大的担忧和警惕。2008年,在关於钓鱼台周边海域几个油气田的合作开发的谈判中,日方一再表示,因中方的「开发」活动,「中间线」(虽然中方并不承认所谓「中间线」原则)以东(即日本一侧)的油气资源不无被中方「吸过去」的危险,在专业人士中间传笑谈。

回过头来看,应该承认,中国的经济崛起及在海洋开发战略上的高调推进,确实刺激了日本。但日方在不同的时期,却呈现出不同的反应。譬如,1992年,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明确对湾及其包括钓鱼台在内的附属各岛和澎湖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主权。对此,日本仅以书面照会的形式表示「抗议」,却并未作出过激的反应。与此同时,反而率先解冻了对华贷款,海部俊树首相访华,开1989年后西方政府首脑访华之先河,力促中国「归」国际社会。应该说,在彼时中日两国当政者的心中,尚存在并珍视对钓鱼台的「搁置」共识。甚至在中日关空前恶化的小泉(纯一郎)政权时期,虽然围绕靖国参拜问题和史问题,两国严重对立,双方媒体展开了旷日持久的口水战,但在钓鱼台问题上的共识却并未被颠覆。

急转直下是在2010年。那一年,中国继北京奥运之后,成功举办上海世博,在世界金融危机中扮演了「救市主」的角色,中日两国经济大国地位也史性地易手――中国取代日本成世界「老二」。9月,一艘中国渔船在钓鱼台周边水域与日本海上保安厅(海保)巡逻艇发生冲撞,船长詹其雄遭逮捕,并被日本那霸地方法院以「妨碍执行公务」的罪名起诉,遂引发中方强烈反弹,迅速升级外交事件。中国外交部要求日方无条件放人,并道歉、赔偿;日方则坚持以所谓「国内法」严肃处置的立场,誓将詹姓船长付诸司法程序,送检、审判。后在中方强大的外交压力下,由执政民主党大老小泽一郎出面,说服首相菅直人顾全大局、息事人。又由中央政府出头,对冲绳县地方政府和那霸地方法院施压。17天后,詹其雄获释,乘中国政府的包机回国。

一时间,日本列岛被一片悲情的海洋淹没:双方船在经过短时间的追逃、对峙后,中国渔船掉头猛撞「海保」巡逻艇的视频画面被反播放;赴任未久的首任「民间大使」丹羽宇一郎,在北京被中国副外长、外长连续五次深夜紧急召见、表达抗议等细节被放大;作三权分立的民主国家,一向引标榜的司法独立在外压之下呈露破绽,行政干预司法的「耻部」在中方的眼皮底下毕露无遗;不仅如此,詹船长前脚获释回国,对日稀土禁运等报性措施接踵而至……羞愤难当的日本,造了一个新词来愤――「暴力中国」:难道这就是那个日本曾长年提供巨额经援,在其遭遇困难时,其无私输血,力助其归国际社会的、曾几何时「中日友好」不离口的大陆邻国吗?是可忍,孰不可忍!

对日本来说,撞船事件是一个拐点。至此,曾长期中国所奉行的「光养晦」的低姿态外交政策成过去式,代之以「有所作」的强硬姿态――中日关从此进入「后2010」时代。日本最著名的意见领袖之一、《朝日新闻》主笔船桥洋一在2010年10月6日的报纸上,以〈致中国友人的一封信〉的形式如此写道:「不承想,中国超越日本、成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那个秋天祝捷的礼炮,竟然是对日禁运……」作一路见证了邻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程的左翼知识人,他自然而然地把这种报性措施与「光养晦」政策的「扬弃」联在一起,并不无遗憾地指出:「……无论通货、贸易、海洋,对於曾给中国带来巨大实惠的对外开放的国际合作体制,中国什不(与国际社会)一道呵护、培育它而付出更大的努力呢?」在文章的最后,他断言道:「如果中国的这种做派继续下去的话,我们将不得不抱有这样的心理备:那就是――除了与其长期斗争外,别无选择。」

事实上,船桥的文章,成了两国关「后2010」时代的宣言书。紧接著,2010年底,日内阁会议通过了《新防卫大纲》。作民主党政权下出的第一部「大纲」,与2004年出的前一个版本相比,大大强化了西南诸岛的防御力量(包括增派驻军、增设潜水艇、提高日美联合军演频度等),并提出了旨在周边事态恶化的状况下,可与同盟国(即美国)密切配合,以灵活应对非常事态的「动态防卫力」(Dynamic Defense)的全新概念,其针对性十分露骨。对此,中方自然看在眼,在强化反制措施的同时,基本形成了对所谓「日本新军国主义化」的共识。

今年1月17日,《人民日报》首次将钓鱼台列「核心国家利益」区域,著实让日本大吃一惊。在日本政治精英看来,中方所谓的「核心国家利益」,是一个极其严重的定位,此前只用於湾、西藏和新疆。把钓鱼台「核心国家利益」化,表明了中方在该问题上不妥协的强硬立场,给日本以沉重一击的同时,客观上也右翼鹰派保守势力提供了一个在该问题上趁机造事端的藉口。后来的事态证明,从石原慎太郎的(东京)「都有化」,到野田内阁的「国有化」,应该承认,日方的「借力回球」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实效。而从二人在石原运作「都有化」之初便开始接触,野田早在今年5月,便在首相官邸召集高官对「国有化」问题做出过详细指示的背景来看,似乎亦不能排除二者从起初就合演一「双簧」的可能(一种猜测,并无确证――聊备一说)。

再谈近因。先说结论:即使上述远因统统成立,且无一不充分发挥作用,钓鱼台问题也断无非得在邦交正常化四十年的节骨眼上「发酵」的道理(包括两年前的撞船事件,可以说都蕴含著其他的可能性,可却偏偏导致了最坏的结局)。之所以导致这种令人遗憾的局面,除了两国关中官方主导的「顶层结构」过於肥大,而民间交流的「低层结构」严重不足、基础脆弱的先天不足之外,在笔者看来,还有一个主要原因,那就是民主党政权的执政经验不足,对此前长期执政的自民党的外交传统、思路和资源未及充分消化、吸收,而急於贯彻自己的外交路线和主张,结果不免捉襟见肘。

著名学者大前研一在比较民主、自民两党在钓鱼台问题上的应对时注意到,自民党的操作体现出一定的政策灵活性。说白了,就是面向国内舆论和中方的「两张皮」:对内,虽然它也从未明确承认过主权争端,但面向中方时,却比较照顾对方的立场和「面子」,大体恪守了「默认」的底线。而民主党则尚未学会这种狡的「政治智慧」,给人以比较「嫩」的印象。

其次是民主党政权鉴於过去自民党时期官僚集团过於强势,力主以「政治主导」取代「官僚主导」,即由选举上的政治家(阁僚)说了算,而在身分上属於公务员的官僚靠边站。在外交口,则表现外相直接指挥「民间大使」,被称「中国帮」(China School)的、长期从事对华外交的职业外交官集团受到整肃,被边缘化,以至於外交官阶层的能力和智慧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这也被认是民主党政权对华外交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今年6月,丹羽大使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访时,批评石原慎太郎的钓鱼台「都有化」方案,「将给中日关带来极其重大的危机」。这明明是活跃在对华外交现场的「民间大使」的肺腑之言,且对牵制石原的盲动、拂拭北京的不爽不无助益,却反而招致外务省的不快。结果,年逾古稀的丹羽大使被紧急召回东京,接受比自己年轻25岁的外相玄叶光一郎的训诫。如此光景,或多或少挫伤了职业外交官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使他们避免动得咎,量少作,甚至不作。这也是在此番「国有化」骚动中,日外交口未能与中方充分沟通,进而起到「减震装置」作用的原因之一。

当然,中方在钓鱼台问题上的严正立场J且还岱炊匀魏沃荚谑谷辗降摹甘敌Э刂啤购侠砘⒑戏姆刹僮鳌4诱飧鲆庖迳纤担蘼邸付加谢梗故恰腹谢梗峁家谎惩呈恰阜欠ā⑽扌А沟摹?伤渌等绱耍诔中肽曛玫氖绿⒄构讨校源嬖诳杉焯值目占洹F┤纾热恢蟹蕉匀辗降シ矫嫠凳┑娜魏未蚱频鲇闾ā父橹谩瓜肿吹姆刹僮鳎袢×闳萑塘⒊〉幕埃楹尾辉谑僮鳌付加谢沟慕锥巫龀霰冉霞ち业姆从Γ郧苛业男藕哦卮偃辗叫吕章砟兀咳绱耍遣皇强梢员苊夂罄创又兄埂付加谢梗绞凳腹谢梗钡揭约吮┝Α⒎次拿鞯姆慈赵硕粘〉牧从δ兀客炊ㄋ纪矗颐遣坏貌惶岢稣庋囊晌剩榉慈赵硕拇凼翟谑翘彝戳恕

最后一点,必须承认,石原对中方的发难,其对时机的把握堪称精。他料到中国政府在处理重庆事件及应对十八大的情况下,难以对其挑衅取极端的反制措施,遂试水「都有化」。对石原父子来说,无论「都有化」本身成功与否,他们都不会是失败者。野田其人也有自己的如意算盘:以「国有化」取代「都有化」,既可牵制石原挑衅中方的「暴走」,又不失对中方的「隐之心」,同时一举实现日本几代领导人苦心孤诣、念兹在兹的战略梦想,自己然可身战后最伟大的首相之列……

然而,这幅看上去很美的构图,其成立的前提条件是:中方的承认,至少是默许。否则,一切白搭。而事实恰恰表明,事态正朝著后者的方向转化。

本文原载於《思想》第22期《走过八十年代》。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