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达:加泰罗尼亚为何要独立

作者:林达发布日期:2014-09-04

「林达:加泰罗尼亚为何要独立」正文

 

区域问题其实涉及自治和分离两个不同概念。一般来说,中央政府更容易认同区域自治,却不愿意看到区域分离导致国家分裂。很多区域自治问题不能解决,关键是中央政府对后一步的惧怕。在理论上,自治和分离是两回事,在现实操作上,它很容易失控、一不小心就可能从自治滑向分离的下一步。

殖民地独立大潮卷过之后,在民族国家内部,又逐渐形成新一轮分离风潮。

加拿大魁北克地区,在1995年10月30日举行独立公投,有惊无险,以百分之五十点六的反对独立比数,保存了国家完整。2014年3月17日原属乌克兰的克里米亚,通过区域公投,以百分之九十六点七七的高票赞成脱乌入俄。3月27日,联合国大会以一百票赞成,十一票反对、五十八票弃权,认定克里米亚独立公投“破坏了国家的领土完整,违反国际法,是一次不合法的投票活动”。“克里米亚共和国”还没有得到绝大多数国家承认。接下来,苏格兰确定于2014年9月18日举行独立公投。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也计划在今年11月9日举行独立公投。就连威尼斯,也给自己起好了“威尼托共和国”国名,扬言脱离意大利以及意大利所在的欧盟、欧元区和北约。

 

加泰罗尼亚从小公国变成西班牙一个省

也许有人不知道加泰罗尼亚,但是都知道西班牙最著名的旅游城市巴塞罗那,它就是加泰罗尼亚首府。加泰罗尼亚真是一块风水宝地,它几乎是个正三角。北部是接近水平的一条边线,与法国交界;东南向的斜线是地中海海岸,整个地区只有三角的西部直线与西班牙交界。也就是说,要论独立,它的地理条件非常好:有漫长海岸线,和法国相通,而不是被西班牙国土包围地一个“腹地”。

加泰罗尼亚面积三万两千多平方公里,占西班牙国土的百分之六点三。相对来说,一向独立呼声最高的巴斯克,只有七千多平方公里,只占西班牙国土的百分之一点四。根据2012年的人口统计,加泰罗尼亚人口七百五十六万多,占西班牙人口的百分之十六。它人口密集,也高度发达,旅游业兴旺。

早在九世纪,就有了巴塞罗那伯爵封地。“加泰罗尼亚”的称呼起于十一世纪晚期。1137年,加泰罗尼亚被阿拉贡王国并入,成为阿拉贡的海军基地。1283年,阿拉贡王国下的加泰罗尼亚小公国,有了类似宪法的治理规则,它的政府叫Generalitat。名称后来变得极重要,成为它主权尊严的象征。

现代西班牙的核心,是一场王室婚姻的结果。1469年10月,卡斯蒂利亚十九岁的伊莎贝尔公主,嫁给了阿拉贡王国的费迪南二世。五年后的1474年,伊莎贝尔继承了卡斯蒂利亚王位。夫妇各带自己的国土,实现大联合,两个王国合并成现代西班牙的核心。一个法学家会议制定了夫妇共治西班牙的规则。阿拉贡保留原来的一套机构、法院和法律。独特的历史造成西班牙一定的区域自治传统。加泰罗尼亚作为阿拉贡的小公国,从1137年起,始终保持自己的惯例、章程和法律。它的特殊之处,在于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所以不论归属阿拉贡还是后来随阿拉贡变为西班牙,都隐含着一个相对独立特异、时强时弱的民族心态。

十八世纪初,有一个大的改变。波旁王朝的腓力五世膨胀了卡斯蒂利亚的统治,推行卡斯蒂利亚的政体法律,加泰罗尼亚第一次成为西班牙王国的一个省。在1707年至1716年,西班牙王国首次颁布系列法令,结束了加泰罗尼亚自然留存的古典自治,在法院、法律文件、剧院等,都禁用加泰兰语,禁加泰罗尼亚古国旗。这是后来二十世纪类似法令的基础范本。

现在一些国家在民族问题上追究历史归属,会强调有分离诉求的地区,自古以来就归属此国。而地区分离派,也会坚持自古以来是个独立国家。实际上,民族区域在历史上常常多有变动。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最后民族对国家的实际认同向心力,以及对异族离心排斥的程度。

向现代过渡的西班牙各区域的凝聚,法国的侵略起了很大作用。本来西班牙各个小王国间也征战互殴不已,如阿拉贡的胡安二世想让二儿子费迪南继位,而加泰罗尼亚当时主张他的长子继位,胡安二世就打进加泰罗尼亚了。古代西班牙是一盘散沙。可是近代法国入侵,反而凝聚了现代西班牙五花八门的各个文化,提醒他们都是法国入侵下的“西班牙人”。十九世纪初,第一次法西冲突,两年战事就落在巴斯克和加泰罗尼亚。在1808年至1814年,拿破仑发动“半岛战争”,再次入侵西班牙,加泰罗尼亚人称它“法国战争”。既然作为西班牙的一部分被法国占领,并参与抵抗,战争就把加泰罗尼亚进一步推向了认同西班牙。

对法战争期间,一群冷静的学者以总议会名义,制定了君主立宪的《西班牙1812年宪法》,含保障公民自由、私有财产,还规定了间接普选、有新闻出版自由、法官不得罢免。但是,它脱离不了西班牙现实,有政教合一内容。

半岛战争后的1814年3月22日,总议会承认的合法君主费迪南七世回到马德里,却拒绝了这部温和改良的宪法,恢复了战时撤销的宗教裁判所,走向专制。自由派的共济会纷纷起义,其中也有加泰罗尼亚人;他们攻下马德里后,天主教苦修派打着“解救国王”的旗号起义,也有加泰罗尼亚人。政治动荡的法国和西班牙距离太近,对西班牙有很深的政治影响。此时法国已经复辟,又怕“西班牙革命”北上,居然打着“解救西班牙国王”旗号,又一次打进西班牙,成功帮助费迪南七世复位。他在西班牙王位上待到寿终正寝。接下来是争夺王位的漫长内战。当法国又革命成第二共和国的消息传来,马德里与加泰罗尼亚在一起呼唤共和。

十九世纪,巴塞罗那与马德里一起,率先遭遇工业革命,阶级形成、左右冲突,加泰罗尼亚的纺织业等迅速发展,巴塞罗那人口狂增四倍,它也与马德里一起,成为世界革命的试点。西班牙无政府主义总部在巴塞罗那,它发行无政府主义刊物,宣扬暴力手段作为斗争工具。西班牙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就在巴塞罗那举行。在政治动荡的十九世纪,加泰罗尼亚与马德里,同是西班牙经济中心及政治动荡中心。从拿破仑撤出西班牙到1870年,西班牙换了三个朝代、五部宪法、十届内阁。怪不得伊莎贝尔二世要退位。中央管不住各省,它们纷纷脱离,但那种分离只是政局不稳的暂时状态,有点像军阀割据下的中国。

欧洲还是王朝相通,议会选择的伊莎贝尔二世的继位君主,是意大利国王的儿子。显然,当时的国家概念与现代有差别,区域自治概念也不同。新国王怎么也摆不平这个国家,三年后就匆匆退位回意大利了。议会毫无准备就走向共和。西班牙第一个总统菲格拉斯,就是加泰罗尼亚人。

第一共和国只存在三百二十七天,就被军队推翻,其间居然换了四个总统。1874年12月,十七岁的阿方索亲王正在巴黎,有人拦住他:“西班牙军队宣布恢复君主制了”,他成了“阿方索十二世”,他的曾孙,就是领导西班牙民主转型的国王胡安・卡洛斯。少年国王很不幸,二十八岁就患病身亡。阿方索十三世是遗腹子,接下来是王后摄政期。

十九世纪末,加泰罗尼亚和西班牙一起,经历了帝国陨落的困扰。巴塞罗那作为西班牙的第二大城市,知识精英云集,所谓“九八一代”文化成果累累,加泰罗尼亚精英是重要的一部分。

 

加泰罗尼亚的分离主义

进入二十世纪,西班牙就动荡不安。1902年,才十三岁的阿方索十三世登基。1903年就有著名的巴塞罗那大罢工。1906年5月31日,十七岁的阿方索十三世在马德里举行婚礼,一个巴塞罗那无政府主义者莫拉尔,向国王夫妇的马车投炸弹。拉车的马以及一些观礼民众被炸死,鲜血溅上王后婚纱,国王夫妇幸免于难。

1909年7月底,加泰罗尼亚一些城市暴动,起因是阿方索十三世的首相摩拉为摩洛哥战争征召预备役,花得起巨款雇用“代兵”者免征。民众一腔怒火,适逢工业先进的加泰罗尼亚本是冲突中心,矛盾骤然放大。在巴塞罗那,一个由无政府主义与社会主义联合组成的委员会,号召反征兵,工人接管了巴塞罗那,接着全面罢工、拦截军车、暴乱和巷战。左翼也反宗教,认为天主教也是资本主义一部分,最后焚烧修女院,挖空墓穴。巴塞罗那市中心失控,治安部队在兰布拉大道开了枪,大道是今天每个游巴塞罗那的游客必到之处。政府宣布进入战争状态,军队镇压。最后,军警八死一百二十四人受伤,民众死亡一百多人,史称“悲惨一周”。事后更是逮捕了一千七百人,以“武装叛乱”的罪名送上军事法庭,其中五十九人被判终身监禁,死刑五人,其中包括巴塞罗那无政府主义活动家、现代学院院长费雷尔。

这是进入十九世纪后期西班牙的困扰。无政府主义在全球盛行,刺杀和劳资冲突带来血腥冲突或镇压,是工业革命后的时代病,但是在西班牙,只要和加泰罗尼亚有关,就自然演变成民族区域与中央政府的对抗,引出强烈的分离意愿。而工业中心特别多事。“悲惨一周”的镇压,原本下令加泰罗尼亚军队执行,但是当地军人不肯镇压乡亲,结果马德里政府调来其他几省军队。这一来,就更是“西班牙”血腥镇压民族地区,更促进了分离的恶性循环。

高涨的民族分离情绪下,同民族的不同地区间,再有矛盾也会被压合。1913年,加泰罗尼亚现在的四个省,巴塞罗那、赫罗纳、莱里达和塔拉戈纳,合成联合体。中央政府立即认为这是分离信号。

接下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西班牙维持中立。一战结束后,西班牙解散了加泰罗尼亚的四省联合体,禁止它的语言和国旗,这一来,反而更推进了它的分离倾向。加泰罗尼亚的无政府主义者常常就是分离主义者。镇压极端无政府主义和镇压分离主义,也变成一回事。在严厉镇压下,左翼领袖纷纷流亡法国,他们中的马西亚成立了“加泰罗尼亚国家组织”,还策划了一次革命,刚准备越过法西边境回来推翻政府,就被识破失败了。

阿方索十三世压不住左右分裂各走极端的国家,1931年放弃权力、黯然离开。就在他离开的前一天,西班牙第二共和国宣告成立。这是一个激进左翼政府,立即宣布剥夺国王公民权,没收全部王室财产。

加泰罗尼亚捷足先登。流亡的马西亚已经回来,抢先共和政府一步,宣布成立加泰罗尼亚共和国。这是分离主义走得最远的一步。西班牙新政府,马上与加泰罗尼亚共和国的部长展开协商,最后达成妥协。马德里同意加泰罗尼亚恢复实质的政治主体,而加泰罗尼亚也退了关键一步:不脱离西班牙。这个安排,有人称其“实质独立”,有人称“高度自治”,看要表达什么了。自治政府恢复了那个1283年的Generalitat,以及中世纪开创的Diputació del General de Catalunya(众议员委员会)的称呼,以示“独立国家,古已有之”。

妥协容易达成,与两个政府都是左翼政府、相互间本是同志、没有附加政治对抗有关。但共和并未解决西班牙问题,左右两极严重冲突。加泰罗尼亚是一左独大,它的右翼党非常温和。但它还是西班牙大政治的一部分。所以,当西班牙左翼政府的激进政策引出反弹,1934年右翼政府在大选中上台,左翼的加泰罗尼亚Generalitat马上就领着民众反抗中央。结果,西班牙政府宣布暂停加泰罗尼亚自治条例,令它失去了自治地位。

1931年开始的第二共和国比第一共和国长寿。1936年,西班牙又选上了左翼政府,加泰罗尼亚又恢复了自治地位。但左右激荡两次,1936年就内战了。西班牙内战更是世界左右激荡的浓缩场景。一边是苏联和国际无政府主义组织支持,一边是纳粹德国和法西斯意大利支持,死亡六十万人,极为惨烈。1937年底,左翼共和政府从马德里撤到巴塞罗那。加泰罗尼亚成了内战左翼一方的代名词。1939年1月26日,佛朗哥军队攻入巴塞罗那。一个月后的2月27日,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