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奇:也门乱局:认同冲突与战略博弈

作者:王文奇发布日期:2015-04-09

「王文奇:也门乱局:认同冲突与战略博弈」正文


3月26日,以沙特阿拉伯为首,联合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等国对也门的胡塞武装展开了空袭,使本已混乱不堪的也门局势再度升级,也使一国的内部武装冲突迅疾漫溢成重大的区域问题。
从1990年南北也门合并成一个也门国家开始,也门的内部冲突从未完全平息过。现在内部的认同冲突在武装对抗中愈演愈烈,而沙特、伊朗等国家在也门的战略博弈也日益显著,使也门的局势变得更为错综复杂,同时也更加难以治理。
认同冲突
在伊斯兰国家内部,任何一场武装冲突几乎都可以找到教派冲突的影子。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的矛盾与战争自公元7世纪开始一直持续至今,目前被沙特等国家空袭的胡塞武装属于什叶派中的激进组织。在同是什叶派的萨利赫总统长期执掌也门时,胡塞武装的创始者侯赛因・胡塞也曾与萨利赫处于实际上的联合状态。
但由于从2000年开始,胡塞的思想日益激进,想将也门变成政教合一的国家而使胡塞武装与官方政府疏远。2003年美国攻打伊拉克后,由于胡塞及其支持者反对总统萨利赫对美国的支持态度,与政府军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开始正式成为反政府武装。
长期执政的萨利赫,因为受到“阿拉伯之春”运动的影响,在民众的反对声中于2011年11月签署协议,交出了权力。2012年2月,也门举行总统选举,出身逊尼派的哈迪当选总统,使政府与胡塞武装之间的对立因教派差别变得更为尖锐。2015年1月胡塞武装攻占了总统府,总统哈迪被迫逃往南方重镇亚丁,当胡塞武装再度举兵袭击亚丁时,哈迪流亡沙特。
从也门乱局的内部原因来看,教派冲突是重要的诱因。而教派冲突的实质是认同冲突。同样,同一教派中激进派与温和派的冲突也是认同冲突。认同冲突往往是难以调和的,在认同冲突之下,冲突双方往往都是零和博弈思维,即一方所失为另一方所得。这不像单纯的利益冲突,可以通过协商利益分配,有可能达成双赢,认同冲突的逻辑中是不可能存在双赢的,即便妥协也是暂时的权宜之计。这也是为什么什叶派与逊尼派之间的冲突历经了十几个世纪依然顽固如初的原因所在。
这同样也能大体上解释,在也门政府与胡塞武装的冲突之外,也门内部另外两组冲突的存在。一组是基地组织也门分支与也门政府之间的冲突,因为基地组织属于逊尼派的极端派,哈迪政府则可以看成是逊尼派的温和派;另一组是基地组织也门分支与胡塞武装之间的冲突,因为双方分属逊尼派和什叶派,因此我们也就不必惊异,在总统哈迪谴责胡塞武装与基地组织有勾结之时,实际上基地组织也门分支与胡塞武装之间也在开战。
战略博弈
由于什叶派与逊尼派之间的冲突,广泛存在于穆斯林世界,因而也门内部的认同冲突与整个穆斯林世界中的认同冲突紧密关联一起。伊朗、黎巴嫩真主党因为同样信仰什叶派,成为了胡塞武装的实际支持者,胡塞武装所使用的大量武器被认为得到了伊朗和黎巴嫩真主党的援助。总统哈迪则得到了以沙特为首的逊尼派国家的支持,现在沙特等国正通过实际武装介入的方式直接打击胡塞武装。因此,很多媒体评论认为,也门的内乱实际上是伊朗代理人与沙特代理人之间的较量。
伊朗与沙特之间的战略博弈由来已久。前者将自己看成是穆斯林世界中什叶派的核心,后者将自己看成是逊尼派的核心。双方的战略博弈已经在叙利亚的乱局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伊朗支持的是叙利亚现政府,沙特支持的是叙利亚反对派。现在在也门的乱局中双方的支持立场刚好有一个对调,但是目标却是相同的,都是要遏制对方力量的扩张,为自己压制对方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
与叙利亚相同的是,也门的政府武装与反政府武装很可能在不断的拉锯战中将整个也门塑造得断壁颓垣、了无生气。与叙利亚不同的是,也门的状况会比叙利亚更糟。从2005年开始,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联合和平基金会每年推出一期“失败国家指数列表”,排名越靠前的国家失败程度越严重。在2014年的“失败国家指数列表”上,尚未陷入完全动乱的也门已经高居第八名,叙利亚位居第十五名,都属于名副其实的“失败国家”。而也门动乱的持续,无疑将使也门的失败程度更为严重,走向治理也变得更为艰难。
的确,认同冲突是零和博弈,很难寻求共赢之路,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略博弈却可以抛弃零和博弈思维,寻求共赢的可能。毕竟,同样是信仰伊斯兰的国家,却在全球划分成了多个独立的主权国家,每个国家又都是先站在国家利益的立场上,而后站在宗教派系认同的立场上来处理对外关系的。
如果沙特、伊朗等国在也门,在叙利亚,只是秉承零和博弈思维,使也门和叙利亚愈益难以治理,长期成为动乱的渊薮,那么结果很可能没有任何一国、任何一个派系能够成为赢家,各方力量都将在失败国家的南北夹击中遭受负面冲击。
作者任职于中国吉林大学公共外交学院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