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管仲:选人用人有何妙招?」正文
对于选人用人这个观念的讨论,经历几千年的沉淀之后,我们终于有了一个比较统一的观点,今日就让我们一直走进祖先们留下来的选人用人的妙招。
我国古代,许多明君贤臣选人用人都能达到不拘一格,不重资历,不看地位,不计关系远近,不避亲仇,为了国家大义,达到了选贤任能、唯才是举的境界。成败之道,在于用人,不拘一格,古鉴不远。
选人用人:不避亲疏的不拘一格春秋时期,豪杰并起、人才辈出。而祁黄羊推举人才十分讲究,他胸怀宽广,不避亲仇: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黄羊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也?"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也?",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祁黄羊在对待用人的问题上能够做到以"公"去"私",难能可贵,值得学习。
选人用人:唯才是举的不拘一格曹操在中国历史上素以不拘一格、知人善任而著称。他曾再三颁布求贤令,宣称要"不拘微贱","明扬仄陋,唯才是举"。
曹操如何选人
在实践中,曹操也十分注意从基础或实际斗争中发现和提拔人才,特别是出身微贱而有才干的人,让他们担任要职,参与军政大事。荀彧,仅为小小县令,但他才智过人,有"王佐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