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典籍:用《大学》对抗浮躁

作者:佚名发布日期:2016-11-04

「国学典籍:用《大学》对抗浮躁」正文

国学典籍之所以能流传千百年,一方面与典籍本身价值有关,另一方面与社会风气有关,历朝历代都存在着浮躁的社会风气,正如当今,这是一个浮躁的社会,每个人的内心得不到平静,因此产生焦虑。对此,《大学》云: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国学典籍《大学》:知止而后方能定

怎么才能在浮躁的社会中寻找心灵的安宁?或者古人的智慧可以给我们帮助。《大学》里说"知止而后能定","止"的原意是脚趾。"知止"是人知其所止的意思。作为目标,它是主体意识的投射或外化。不同背景的哲学家列维纳斯和塞尔,都认为意志、欲望、理想、信念等都是意向性的、目标性的。

具体到个人,定、静、安、虑、得应该从每个人的经验中得到验证。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怎么走?肯定是朝向心中的目标。又如何确立目标?最后剩下的问题必然是: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而这是没有标准答案的。

0slg9gp1.jpg

古人的智慧

国学典籍《大学》中的"止于至善",是儒家提供的选择。

与《圣经》中的论述是基督教提供的选择一样。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机缘、心性做出自己的选择。这里面很难说有什么高下的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对人生的整体规划,只有以这样一种终极性目标为基础,才能带给心灵深处相对稳定的平静。这个目标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它是生命的最高本质——"目标"即意味着它是待实现的,是生命存在本身。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