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对话:闵维方谈北大教改」正文
主嘉宾:
闵维方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 常务副校长
次嘉宾:
侯自新 南开大学校长
林毅夫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郑也夫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陈平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教授
朱苏力 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
主持人(陈伟鸿):
观众朋友大家好,您现在正在收看的是《对话》。在今天这期的《对话》节目当中,我们将要和大家一起来关注北京大学教师的人事体制改革问题。不久前,北京大学出台了《北京大学教师聘任和职务晋升制度改革方案》。方案推出之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一时之间,北京大学再一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当然,与此同时伴随着方案的推出和方案有关的一些议论、争执,甚至是质疑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我想很多人都非常关心,这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方案?它为什么会引起社会各界如此强烈的反响呢?节目一开始,我们先通过大屏幕来看一看这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事件背景:
引发北大校园师生震荡的,就是这份历时两个月 ,先后九易其稿的《北京大学教师聘任和职务晋升制度改革方案》,这个方案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
一 教员实行聘任制度和分级流动制;
二 学科实行末尾淘汰制;
三 在招聘和晋升中引入外部竞争机制;
四 原则上不直接从本院系应届毕业生中招聘新教员;
五 对教员实行分类管理;
六 招聘和晋升中引入教授评议制;
5月12日方案提交全校教师讨论,争论由此开始,拥护者认为这是打破既有大学体制弊端,加强竞争,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良策;而反对者称之为对北京大学的休克式疗法。6月16日在吸收了多方意见之后第二份征求意见稿再次提交全校教师讨论,面对纷至沓来的意见和质疑,校方没有躲闪而是坦诚相见。
6月17日第二次征求意见稿公布的第二天,校长助理张维迎受改革领导小组委托,在北京校园网上发表了长达三万多字的方案说明。
6月18日校长许智宏接受北大校园网记者采访,表达改革的决心和集思广益的诚意。面对我们国内外的激烈竞争北大必须自己来改革自己。
6月20日晚张维迎在北大校园网发展论坛即席答问,一口气解答了校内网友提出的近二十个问题。
6月23日党委书记闵维方专门约见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报记者,介绍北大本次改革的起源及意义,呼吁社会支持。
6月30日改革方案第二稿征求意见结束,北大教师人事改革究竟结局如何引人关注。
主持人:
可以说 ,从北大教师人事体制改革的方案提出到现在意见不一,而且各界的报道也让这件事已经成为了沸沸扬扬的一个关注焦点。今天我们特别为大家请到的对话嘉宾就是北京大学的党委书记,闵维方先生。好, 掌声欢迎他。
主持人:
您好,您好。
闵维方:
你好。
主持人:
我们大家掌声非常地热烈,其实我觉得您有很多的称呼,我不知道该怎么称呼您,该叫您闵书记、闵教授、闵博士、闵先生?您喜欢大家待会儿跟您对话的时候,用什么样的称呼称呼您?
闵维方:
任何称呼都可以,对我来说。
主持人:
还是一个很开放的心态,任何称呼都可以其实这次教师人事体制改革,本身是北大校园内部的事情,但是它却在校园内外、社会各界引起了这么强烈的反响或者说激烈的反应,您当初预料到了吗?
闵维方:
坦率地说我们在今年2月份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呢,确实没有预料到,这个事情会产生如此激烈的反响。不仅是校内、校外,甚至国际上的反响也很强烈。
主持人:有人有这样一个观点,觉得说我们这个事情都还没有开始真正做的时候,就引起了这么大的波澜,最后会不会因为反应过大而不了了之您同意他的这个看法吗?
闵维方:
不,我想不会的。
主持人:
对这点您非常自信。
闵维方:
我非常自信,当然有一个问题我要说明。就是说改革大方向我相信是正确的,只不过就是在什么时候改,我们一步迈多大?我们会认真地考虑这个问题,我非常理解持不同意见的同志的观点,现在的讨论、争论,我认为是一种非常健康的现象。我相信通过这样的讨论,是有益于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有益于形成更高更大程度的共识,使得我们的改革能够更顺利地推进。
主持人:
那么今天我们的《对话》现场其实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深入沟通的平台。好,请坐。很多人认为这次的改革已经在北大掀起了风暴,如果要说风暴的话,您就是风暴的中心,这段日子对于您个人来说,会不会是一段很难熬的日子?
闵维方:
的确 ,每天的工作时间拉长了,每天说很多的话,要跟大家讨论、争论。
主持人:
您觉得这样子,让您嗓子疲惫不堪的日子,还要过多久才能够结束?
闵维方:
我相信不会很久的,现在的情况是很多院系的院长、系主任,主动找到我说,我们要改革,
我们要这个方案,还有一些院长、系主任,他就说这个改革方案对于我们来说不是什么新东西,我们一直是这么做的Nothing new。
主持人:
有学者引用了这样一句话说 :北大的这次改革,是在知识上的一次冒险,是不是就表明说,大家对这次的改革信心不是很足?
闵维方:
我不赞成说是冒险,这里边也不存在着冒险这种问题在里面,我们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事情。
如果你要问我这个改革,这个思想的起源,应该可以追溯到1995年,当时就针对教师队伍的情况提出了改革的这种设想,其中包括了全部的今天改革的这些方案中的主要思想,1995年我们就讨论过了,首先我们是对北京大学教师的现状做一个冷静地分析,应该说我们北京大学教师队伍的总体平均水平在全国是领先的,那么和世界一流大学比呢,这个差距就体现出来了。像有一个著名大学的校长,他就说,他说我的大学的正教,你闭着眼睛随便摸一个,他就是世界一流的学者,林毅夫教授毕业于芝加哥大学经济系,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有多少教员?
林毅夫:
二十位左右。
闵维方:
大概出了十几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二十几个教师出了十几个诺贝尔奖得主。我们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的感觉,我们最大的差距是我们的学科水平、学术水平、学术声望,而这些都取决于教师队伍。
主持人:
这次您也特别希望通过这样的一个人事制度的改革,来让未来的北大也随便摸一个就能够成为世界一流的知名学者。我知道在现场还有很多朋友都有问题想要问您,我们先把时间让给他们,好,来,这位。
观众:
您好闵书记。我是北京大学今年毕业的博士生。我在学校听到过这样一些说法说北京大学是有着一流的学生,二流的教授,三流的管理人员,这就是说北京大学的后勤,行政管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上都是亟待改革的一个环节,而咱们北大的改革政策,从在一线教学的部分教师中入手,也就是中青年教师中入手。是不是有点急功近利的感觉?
闵维方:
首先我想说,一流的大学最重要的是一流的学科,一流的学科取决于一流的教师队伍,所以 办大学就是大师之学,无大师就无大学,所以大师就是我们的教师队伍,他们是学校真正的主体,这一点我要肯定。这次改革这件事情,只是说教师晋升方面的一个改,在整个学校的总体的发展改革方案中,也包括对管理队伍的改革,管理人员实行岗位聘任制,四年一任,任期届满进行考核评估,在考核评估过程中,如果有三分之一的人认为你不称职,你就必须下台,必须解聘。而对管理人员,我们现在的想法是要求更严格,管理人员永远没有终身的,他们永远没有终身一说,所以我可以坦率地说在学术队伍的建设方面进行改革的同时,管理队伍、后勤系统都要进行改革。
主持人:
不知道现场有没有谁有一些不同的见解。好,来,您请。
观众:
我是北大经济学院的教授,我是七七级就入校了,以后一直在北大,所以有二十五年以上了。我认为我对北大认识还是比较深的,我认为这个改革吧,我们没抓住最需要改革的地方,我认为如果北大的人文社会科学这方面能达到国内一流,它很容易就接近世界一流,比如中文历史,这里头有一些学科。而理科有一些国内一流,其实离世界一流还挺远的。可是我们的文科现在是什么一种状况呢,文科的教师从年轻教师到教授,基本上没有办公桌。我是经济学院的,经济学院在文科里头算是最好的。我们院里头最老的教授萧灼基,他说他这辈子在经院没有办公桌, 更别说办公电话 ,我也没有,所以我认为你要改这些青年教师可以,我也是青年教师过来的,我认为都没错很应该做,但是要有一些前提条件,基本的条件你要给人配足,如果没有这基本条件,光讲世界一流,需要你们去拔高,而最落后的方面为什么不改呢?不改,这对北大损失最大,为什么呢?我只要说一句话,谁给我提供办公室,起码有三个企业给我提供。但是如果我坐在他那儿,绝对是北大的损失,我就说这一点。
闵维方:
刚才这位教授提的这个问题,是完全合理的,是应该的,而且我们现在也正在策划,就是 实际上,我们要建新的经济学院大楼,建新的人文大楼,还有新的政府学院大楼,新的软件学院大楼。大概要建二十万平方米,新的教学办公用房要确保给每个教师提供一间办公室。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总共建了五十五万平方米的建筑,但是大量的是首先解决教师的住宅和学生的宿舍。学校,我前年做了一次测算,总共需要的投资呢,当时测算的是十三亿两千万,就盖楼的钱。其中,国家拨款是两亿九千万,就是建这些楼,几乎是百分之八十以上要靠学校去筹款,不是靠国家拨款,跟计划经济不一样。计划经济时代,你要立项盖一个楼,国家同意了就拨款。今年没盖完,明年给你接着盖。现在不行,国家给我们的拨款,不够我们日常运行的三分之一,三分之二都要去学校自筹,所以再自筹盖楼,确实需要花一些时间。但是我可以说,我在今年二月份开会的时候,我就明确提出来,北京大学的领导干部、书记、校长,每天要按二十五个小时安排自己的工作,去为学校的建设发展,去尽可能地加大力度,加大工作的强度。
主持人:
在刚才我们闵书记规划了这个蓝图之后,我有一个问题想问您,您会不会马上打电话给那三家,至少三家的企业说,我不用你们提供办公室了,我打算留在北大了,我们的大楼要盖起来了,您会打这个电话吗?
观众:
我早就把外边的办公室给关了,不去了。
主持人:
好,这个问题,刚才我们非常多教授希望来回答。
郑也夫:
这个先生的遭遇,物质环境的遭遇,我统统都遭遇到了,我习惯了,我没有要改变它的急切的愿望,我可以容忍这样的环境,但是我不愿意容忍,我周围有很多很多平庸的教师做我的伙伴,所以说我们学校校长纪宝成也给教师们许过愿,在什么长的时间内,解决每个教师一间办公室,我没有这个愿望,我不希望这件事情提到日程的第一位,我希望教师的这种进来的方式、晋升的方式,这件事情放我物质条件改革的前面。
观众:
我很关心改革的操作层面的事情,从改革这个角度,我想大多数人都会拥护,但是在操作层面上我有些疑惑,我特别关心的是北京大学在评聘职称方面的学术评价机制问题。现在正教授保持不动,那么正教授不动,也就是说他们不是竞争产生了,比方说你要是聘终身教授,他现在是当然的终身教授,那么由这些人来评副教授和讲师的话,是不是合理?有没有可能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闵维方:
非常好的问题,极好的问题。很多青年教师跟我说,他说我们系有一些正教授,他的学术水平还比不上一些副教授,甚至比不上一些优秀的讲师,他说你这个改革拿副教授和讲师开刀是不是公正?首先我们要承认这个事实,就是确实有一些正教授,他们的水平不行,这说明了什么。这个恰恰说明我们过去的晋升制度、评审制度有缺陷,所以才导致一些水平低的人也当上了正教授,所以我们要改革它,至少改革要达到这样一个目的,从今以后在北大晋升的正教授都应该是优秀的,这个大家应该认可吧。第二, 对于这些现在已经在岗位上的正教授,实际上还是有很多机制,我们也提出要定期评价和考核,通过其他的途径来激励他们和约束他们,比方说我聘岗的时候,有些正教授他们不那么优秀,他们被聘到了二类岗、B类岗,很多优秀的副教授聘了A类岗,拿四万、五万的津贴。有的教授被聘到,B类岗、 C类岗,只拿一万、两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