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青力:南风北渐――民国初年南方画家主导的北京画坛」正文
【摘要】 本文以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即从史料出发的归纳法,钩残补阙,对分散、片段的有关北京画坛的可见史料,进行了初步梳耙清理,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集中在当时的四位影响最大的领衔画家;下篇通过三位南方画家(人物、山水、花鸟各一位)在北京授徒,经三代、或四代传承,分析北京画坛形成过程及画风逐渐本地化的原因。 民国初年的北京画坛,精英云集,不同艺术主张、风格倾向汇聚,实际上形成了南风北渐,南方旅京画家主导的局面。 余绍宋组织宣南画社,陈师曾、姚华被尊为"领袖",金城被奉为"广大教主",是促成北京画坛建形成、确立的关键人物。 北京画坛(1928年以前)确立以后,第二代画坛精英中本地或北方籍画家迅速成长,成为北平画坛(1928年以后)的中坚力量,呈现出南北交融的新局面。齐白石、黄宾虹两位大师,终能脱颖而出;南张、北溥等名家风华一代,皆与民初北京画坛的确立不无种种因果。 本文拟揭开这段尘封半个多世纪的画史之谜,探究地域绘画界之间互动的文化与政治契机及其变数。 本文为上篇。
本文将主要探讨:何以民国初期北京画坛形成南方画家主导的局面,其历史动因、时代契机、及文化意义。 覆盖时间大致限于1912至1936年之间,可分为两个阶段:(一) 1912-1927,北京政府时期:主要探讨余绍宋、姚华、陈师曾、金城对北京画坛的贡献;(二) 1928-1937,北伐成功后民国政府迁都南京,北京改名北平。 此时,虽然余绍宋已经离开北平,陈师曾、金城、姚华先后去逝,但是北平画坛已经确立,南方籍及北方籍画家逐渐融合,阵容齐整,实力雄厚,人才济济。 同时,北平书画市场亦形成规模,南北交流更日趋频繁。"南张北溥"、"齐、黄"等杰出画家出现,皆与民初北京画坛的崛起有种种不解因缘。
从"旧都四家"说起
晚清时代,南方画家因不同目的,到国都北京暂居,或以书画结社,延誉交游;或攀附权贵,以书画谋生,曾留下过零星记载。 如嘉庆、道光年间(十九世纪初)侨居北京的几位姓朱的江苏画家,当时有所谓"三朱"之誉。① 十九世纪后期,即咸丰至同治年间,又有在京户部作小官的无锡人秦炳文 (1803-1873),与山东掖县人张士保 (1805-1879)、常州人汪棠(1799-1877) 结"松筠画社"。②秦炳文赴京之前,曾参与过上海"萍花社书画会"的活动,因此秦炳文应是最早把上海书画结社的方式带到北京的南方人,或者可以看作是南风北渐之始。③但是,类似的画家社团活动,如果与南方城市如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广州等相比,显然京城里要冷寂多了。十九世纪京城里的坊间职业画师多不见记载,目前仅知有位"京门第一"的灯画高手徐白斋 (1777-1853)。④晚清宫廷之内的绘事活动仍在延续,无论是"南书房"词臣或"画院供奉" (如戴熙、徐郁、彭蕴章), 还是"如意馆承差"(如贺焕文、管邵安、缪嘉蕙等),虽然不乏名家巧匠,却已经不能与康熙、乾隆时代相比,更不久随民国成立而终止。 曾经颇得慈禧欢心的宫廷女画家缪嘉惠(1842-1918),清亡时,已届七十高龄,京人称"缪姑太",晚年居什刹海,得以寿终正寝,葬赵忠愍祠后。⑤在清宫如意馆做过最后一任"司匠长"的画师屈兆麟 (1866-1937),正好赶上中国历史上由王朝到共和的翻天覆地之变。 屈兆麟,字仁甫,北京人,1884年18岁时,进清宫造办处如意馆听差,擅长工笔花鸟,后升至如意馆"司匠长"。 民国十三年 (1924) 11月,民国政府摄政内阁黄郛、冯玉祥下令,由北京警卫司令鹿钟麟、警察总监张璧、北京大学教授李煜瀛出面执行,请逊帝溥仪出宫。 从此,屈兆麟结束了长达四十年的宫廷画工生涯,流入社会,靠卖画为生,成为职业画家。⑥两位最后的"宫廷画家",正好在民国初期的北京相继去世,存在了一千年的宫廷绘画从此淡出中国美术史舞台 。
同时,另一出时代戏剧已经在紧锣密鼓中揭开帷幕。伴随着当年的"流行文化",诸如京、昆、曲、杂,当年的"发烧友"、"追星族"流连不舍之戏园茶馆,以及当年的"大众传播媒体"报刊、杂志、电台,北京画坛也同时应运崛起,可谓占尽天时地利,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盛景象。
"旧都四家":在民国初年北京,如梨园中有"四大名旦"⑦; 交际名流中有"四大公子"⑧; 岐黄界有"四大名医"⑨;书坛上有"四大书家"⑩等等;民国初期,北京画坛也曾有过"旧都四家"之说。 潘恩元《旧都杂咏》中有一首七言绝句,咏的就是北京画坛四家:"绍宋江湖还落落,芝田山泽更迢迢。琉璃厂肆成年见,满地云烟有二萧。"(11)绍宋是指余绍宋 (1883-1949) ,浙江省衢州人,民国初期作过北京政府司法部次长。 芝田是指宋伯鲁 (1854-1922),字芝田,陕西醴泉人,光绪十二年 (1886) 进士。 戊戌变法时宋伯鲁参与新政,与杨深秀联名上书,弹劾礼部尚书许应马癸守旧误国,阻挠变法。 新政失败,杨深秀被杀殉难,宋伯鲁逃出虎口归陕西故里,"山泽更迢迢",暗示宋已经远别京华。"二萧"是指萧俊贤 (1865-1949),湖南衡阳人;萧嵋(1883-1944),安徽怀宁人。 "旧都四家"中,仅宋伯鲁为北方人,而且民国前已经离开北京。其它三位,都是民国后寓居北京的。 由此,也可略窥南方画家主导北京画坛的现象。
余绍宋与"宣南画社"
余绍宋发起组织的"宣南画社",是民国初期北京较早出现的美术社团,由这个美术社团的组织活动,或许能够看出民初北京画坛形成的某些历史动因和时代契机。 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王朝,却被袁世凯靠武力篡夺政权,1912年3月10日在北京匆匆就任民国总统。4月5日南京临时参议院议决迁往北京,目的是利用《临时约法》所赋予的权力制约袁世凯政权的独裁倾向。北京临时政府成立,各军政派系争权夺利(十六年间,经历两次复辟帝制、十三次更换总统、四十六届重组内阁),不少人涌入北京谋求一官半职。 据1914年6月天津《大公报》的一则报导,当时在北京城南各会馆或客店等候机会者竟达十一万人之多。(12)在这一时期居京的南方画家中,也有一些是因为在北京政府中任职而来到京的 (见本文附录一)。 余绍宋1906年赴日本留学,先学铁道,不久改修法律,1910年毕业于东京法政大学。同年回国,在北京任外务部主事;民国成立后任司法部参事、次长、代理总长等,在当时从政的名画家中,应是官职较高的一位。 袁世凯任用北洋嫡系控制内阁,掌握军事、内政、外交大权,仅教育、司法、农林部由革命党人出长。 虽然余绍宋不是革命党人,但是对军阀政府倒行逆施不肯同流,1926年曾因抗议"三?一八"枪杀示威学生惨案,被段祺瑞执政府免去司法部次长职务。(13)1915年余绍宋与司法部若干同事,邀请同年进京的江南名画家汤定之(1878-1948)先生指导,组织"宣南画社",后来梁启超 (1873-1929)、姚华 (1876-1930)、陈师曾 (1876-1923)、贺良朴 (1860-1938)(14)、林纾 (1852-1924)、萧俊贤、陈半丁 (1877-1970)、沈尹默 (1883-1971)、萧嵋、郁曼陀 (1884-1939)(15)、王梦白 (1887-1938) 等也来参加,有的定时,有的不定时,每次聚会最多时达二、三十人。 因余绍宋在京寓所位于宣武门以南西砖胡同,聚会常在余绍宋家,因此名为"宣南画社"。 在探讨宣南画社与北京画坛形成的关系之前,我拟对当年北京城南的文化背景,略费些笔墨,或许有助于理解民初北京画坛形成历史契机。
宣南,泛指北京宣武门外,是近代北京文化中心。此前,1804年,北京曾出现过"宣南诗社",由嘉庆七年壬戌科(1802)的进士陶澍、朱叶、顾莼、夏修恕、洪占铨、吴椿等组成。 诗社一度中断,1814年由董国华出面再组,参与者较多,著名思想家魏源 (1794-1875) 此年入京,亦有诗记载其事。雍正、乾隆时期,居京外籍官绅纷纷建立会馆,接待各省进京会试举人,汉族京官的宅邸不断增多,附近琉璃厂书肆、古董店、字画、文具商铺林立,宣南于是成为清代人文荟萃之地。 乾隆五十年(1790),为庆贺皇帝八旬大寿,闽都伍拉纳命其子率"三庆徽班"进京献艺,"四喜"、"春台"、"和春"三班随后,形成四大徽班与原有的京腔、秦腔、昆曲等争奇斗艳之势。 由于清政府明令禁止在内城开设戏园,所有进京四大徽班,以及原有其它戏曲班子,都集中在城南。1830年湖北一带流行的汉调戏班进京,已经形成徽戏(二簧)与秦腔 (西皮)合奏的徽班,又融合汉调皮簧,经过唱白"北京化",不久即孕育出集地方戏曲大成的"北京皮簧"。 同治五年(1866),北京皮簧戏传入上海,上海人简化"北京皮簧戏"为"京戏",于是"京戏"诞生,逐渐传播全国。 光绪年间,京戏已经称雄剧坛,发展至举国第一大戏。 北京城南之大小戏园(包括各会馆所建舞台戏院)层出不穷,名伶宅邸遍布城南胡同街巷,可谓檀板笙歌,晨夕不绝。 因此,城南亦成为京城演艺中心。 京戏的形成至兴盛,反映了北京文化的两个特点,一是集民间文化大成而精英化;二是融合外地文化而北京化。 北京画坛与京戏界有不解之缘,本文也将有简略探讨。 还要必须提及的是:至民国初年,新闻业兴起,报馆亦集中宣外大街一带,多时至数十家,宣外柳巷永兴寺为报纸集散地,称之"报市",每日清晨,报贩云集,成为当时北京市民生活一景。 此外,城南的茶园、酒楼、各地风味饭庄星罗棋布,是官僚宴客、文化人聚会场所,也是北京"饮食文化"的中心。 属于"视觉艺术"范畴的北京画坛,并非孤立存在,它与旧京的"表演艺术"、"综合艺术"、"文学"、大众传播、生活时尚水乳交溶,混合为当时特有的"京味文化"。
"宣南画社"1915成立,是民国初期北京较早出现的美术社团,早于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1918成立)、中国画研究会(1920成立)。由原司法界喜好书画的同仁十余人(16),公余从汤定之习画,每周聚会一次,吟诗作画,谈艺论文,地位不分高低,来不迎,去不送,属于结社松散的定期雅集性质。 陈师曾1913年秋来京,最先参与的画会活动即"宣南画社"。1915年(乙卯),陈师曾作《北京风俗画》十七开册页,描绘北京风俗人物,扉页为金城 (1878-1926) 书"风采宣南"四字,由此可知,这些人物乃陈师曾写宣南所见,"风采宣南"应为原题。(17)1916年陈师曾与汤定之、金城、陶王容(1872-1927)等在西郊书画雅集,汤定之名之为"西山画会",但未见更多记载。(18)1925年"宣南画会"举办十年纪念会,有二十余人参加。 余绍宋1913年到北京,1927年10月南归定居杭州,在北京居官十六年。"宣南画会"持续十二年之久,不仅是民初北京出现较早的画会,也是存在时间较长的画会。 汤定之,名涤,字定之,江苏武进人。出身于书画世家。(19)汤定之1915年到北京,"宣南画社"之外,曾任教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堂(1911年开始设图画手工专修科,姚华曾任校长)、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等,是名重一时的画家。 汤定之擅长山水、花卉,用笔遒劲爽利。 不过,余绍宋的书画,看不出曾受汤定之影响,可能与他广博的学养及个人性格有关。 余绍宋"学与位俱显,才与艺兼长"(20),其书画格古博深,笔墨沉厚茂密,显然深受乾、嘉金石学蒙养,与陈师曾气息相近。(21)他勤于治学,著述甚丰,仅书画有关著作即达十余种,其中以《书画书录解题》最受学界推崇。(22)余绍宋虽然是司法部高官,却有时数月领不到薪水。1924年,余绍宋开始订书画润格,同年,教育部任命他出长国立北京美术专科学校,力辞未赴任。 1927年,余绍宋又婉拒国立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校长林风眠之请 (出任中国画科主任)。由此可知,余绍宋在美术界已经获得广泛认同,确立了作为北京画坛领衔画家之一的地位。 余绍宋是民初美术史上南风北渐的重要人物,他对北京画坛的形成,有重要贡献。
北京画坛领袖:"姚、陈"
民国初年的北京画坛,姚华、陈师曾并称"姚陈",公认为当时的"画坛领袖"。(23)姚华与陈师曾并称的原因很多,如两人同年 (1876年生,长余绍宋7岁),国学根基深厚,尤其以诗文为时人所推重,又都曾留学日本,交往合作密切等等,但是最根本的是两人的"中国画"艺术(包括人品学问及诗、书、画、印"四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