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才天:物象心理学第一章」正文
凡是认识、记忆的事物及其规律,在头脑中是某种物质形态的存在,而不是语言形式的存在。语言翻译就是证明。
摘要:本文提出并探讨了一种认知物象心理模型,一种新的认知心理学说。提出物象是感觉、知觉和智力认知事物的心理样态的理论。针对语义意义论不能诠释言语指令产生操作行为心理结构的弊端,提出语义是语符意指事物物象的观点。探讨语义系统与物象系统同一假设。阐述物象是意识与事物、语言、行为相互间转换的心理中介物。阐明物象是语言理解间接认知事物的心理依据。论证决策、创造都是物象思维与语言思维转换的心理过程。结论:语义系统与物象系统同一。
第一章 导论
一、物象心理认知模型
知识在人的头脑中是如何表征的?这是认知科学中的一个经典的争论。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表征是指知识在头脑中标识有关知识内容与结构的方式。既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形式,又包括概念、命题、图式等形式。但是,它们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它们并没有全面而真实地揭晓人类认知心理的真相。比如,由于事物形态、结构、运动、性质、功能、作用、关系、价值的多样性,感官阈值不能完全接收它们(如宇观、微观)的物理信息或意识信息。因此,智力认知是认知心理活动的重要方面。当代认知心理学局限于物理信息的感觉知觉加工方面。本文拟探讨建构物象心理学说,物象心理理论是基于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所有的认知对象归根到底是世界事物,认知活动形成了关于世界事物的认知心理样态。物象心理模型有如下几个基本点:⑴认知事物的活动使大脑产生一种能够受意识支配的心理中介物;这个心理中介物不仅仅是直观事物的知觉形象,而且包括事物性质、功能、作用、关系、价值等智力认知体验,以及对于宇观和微观事物隐喻的智力认知心理样态。它是事物的心理表征。⑵所有的行为方式、技能操作都源于或依据这个心理中介物而产生。⑶语言符号并不能直接代表事物,而是通过这种心理中介物实现的。它就是语义。⑷所有的认知心理样态即事物心理表征,这个心理中介物的任何形式都可以用语言符号表达。⑸语言理解认知事物就是通过这种心理中介物间接实现的。⑹语言指令后发生的操作行也是由这种心理中介物实现的。⑺这个心理中介物是思维活动真实的对象物;⑻所有的想象、联想、猜测、推导、创造或虚构、情绪和信仰等,都是对这个心理中介物的思维操作。我们对这个心理中介物命名为“物象”。因此,围绕物象心理展开的认知心理活动的研究,称之为“物象心理学”。
本章讨论的物象心理学理论背景,就是根据物象心理模型的7个方面考察了现有认知心理学理论存在的种种问题。
二、物象心理学的理论背景
(一) 表象理论的局限
表象作为知识的一种心理表征方式,我国经典工具书《心理学大辞典》中,表象定义是: “表象是基于知觉在头脑内形成的感性形象。”(林崇德,73,文献附后,只注作者和页码,以下同。) 认知心理学家王 和汪安圣认为“表象(Mental Image)亦称意象,包括通常所说的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王 ,132。)梁宁建认为“表象是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短暂形象。”(梁宁建,162。)索尔所(Robert L. Solso)等人认为“心理表象定义为对不在眼前的物体或事件的心理表征。这个总体定义不仅包含了视觉表象也包含了通过其他感觉形成的表象。”(索尔所,260。) 斯滕伯格(Robert J•Sternberg.)认为,知识的心理表征分为内部和外部表征两种:所谓知识的外部表征就是用图像即图画或是用符号如字词来描述;所谓知识的内部表征就是心理意象。斯藤伯格说:“意象(imagery)是不能即时被感觉器官所感知的、对事物(如物体、事件、场景)的心理表征(Behrmann,Kosslyn,& Jeannerod,1996)。例如,回忆你到大学校园的初次经历。那时你看到、听到甚至闻到了什么(如刚割过的草地或两旁植树的小路)?尽管这些感觉一时并不能立即想起,你仍然可以想像出来。事实上,心理意象可以表征你的感官从未注意到的事物,例如,想象一下在亚马逊河顺流而下旅游的样子。心理意象甚至可以表征想象者头脑之外根本不存在的东西,例如,想象如果你额头正中长了第三只眼的样子。”(斯藤伯格,169。)
综上,这些表象定义或观点可以得知,表象的本质是感觉获得直观事物信息知觉加工。是认知直观事物的感性形象。由此可见,一方面,表象理论没有涵盖认知直观事物性质、关系、作用、价值的心理样态。比如,我们不仅知道自行车的踩板、齿轮、链条、轮子的结构 “形象”,而且还知道它之间的关系、作用。另一方面,表象也没有涵盖智力推导、猜测对于宇观和微观事物运动、结构、性质、关系、作用、价值的认知心理样态。所以,我们认为,根据物象心理模型的第一个基本点的要求,表象理论有局限性。
(二)图像说的局限
物象心理学认为,物象不同于“情景图片”, 物象具有抽象功能,那种对于大脑的知觉信息储存量的忧虑,可谓是杞人忧天。我们认为,概念是语词意指事物的抽象物象,命题是句子描述事物的物象结构。(资料不全,暂停)
我们认为,根据物象心理模型的第一个基本点的要求,图像说有局限性。
(三)命题符号理论的困境
安德森和鲍尔(Anderson,Bower,1973)的概念命题假说(索尔所,264。)认为,不论是以言语方式还是以视觉方式,我们储存的都是对事件的理解,而不是它们的表象成分。他们反对脑内图像理论,认为人脑储存全部的情景图片的记忆系统,其存储和提取都大大超出了人类所能。安德森和鲍尔认为,句子不能按词序在记忆中保持,词序既已不复保持,而语义却仍保持着。语义不可能没有存在方式,但又不可能以表象或语词为存在方式,按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就是命题即命题符号(propositional symbol system)。(王明瑞,738。) 这种理论认为认知的构成材料是命题。然后形成命题网络,随着对命题的不同操作或操作次数的增加,命题网络会不断更新,所以它的容量无限,解释力很强。命题符号理论具有功能性概念系统所需的许多重要特性,包括表征类型、特征、产生归类推断、表征命题和抽象概念等。但是命题符号系统理论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许多至今仍未解决的问题。首先,几乎没有直接的经验性证据证明存在命题符号,许多研究者运用图片和单词加工任务验证概念符号的命题性,但对这些研究的深刻分析却发现概念符号具有知觉特性。命题符号理论还受到神经科学研究的挑战,许多研究证实有关归类的知识位于大脑的感觉运动区,感觉运动区特定部位受损会影响运用该部位知觉客体以及归类过程,这些研究结果强有力地表明归类知识不是命题性的。命题符号系统理论的另一缺点是难以对知觉事物向命题符号转换的过程做出令人满意的描述,如果我们无法解释这些符号是怎样在认知系统中产生的,那么我们又怎能相信它们是存在的?
命题符号理论的困境在于:它既有很强的解释力,却不能证实“命题符号”的存在。物象心理学在理论上将阐明其解释力的来源于语言符号,而不是命题符号。所以,命题符号理论不符合物象心理模型中的第一和第六的要求。
(四)情景(节)记忆与语义记忆的困惑
加拿大心理学家图尔文(Endel Tulving,1972,1983,1986)将记忆区分为语义记忆和情(节)景记忆。图尔文将一个人亲历的特定时间的情景或事件,以及这些事件的时间 空间联系的信息的接收和储存定义为情景记忆。图尔文认为语义记忆是对语词的意义、语法规则、物理定律、数学公式以及各种科学概念等抽象事物的记忆。这种记忆划分有两个问题:⑴认知心理学家们利用PET脑成像技术对情景(节)记忆与语义记忆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虽然,“有关证据提示情节记忆和语义记忆形成了不同的记忆系统”。(艾森克,304。) 但是,任何一个情景(节)记忆都可以用语言描述,就不能将情景(节)记忆排斥在语义记忆之外。换句话说,语义记忆应包括情景(节)记忆。因此,这种划分在方法论上似乎不能成立。因而心理学家通常认为它们是陈述性记忆的两种形式。从认知的角度看,它们是拥有不同认知功能的脑区完成两种不同方式的认知加工活动。即情景(节)记忆是贮存感官直接接收事物信息的记忆,语义记忆是通过语言理解间接认知事物的记忆。⑵语义记忆是否包括语符记忆?认知心理学中,除了失语症实验研究外,大多数有关语义记忆的实验研究,没有区分语符与语义。这就产生如下困惑:⑴如何看待情景(节)记忆的内容与语义的关系,即语义能不能涵盖它们?⑵通过PET确定的语义记忆脑区是语言符号功能区,还是言语内容(语义)功能区呢?⑶语言符号与语言内容在认知心理上是合一的?还是分离的呢?根据现有语义记忆实验(失语症实验除外)看,它们是合一。如果是合一的,那么情景记忆内容为什么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呢?如果是合一的,为什么一个人能用双语言表达同一个事物呢?⑷语义心理表征究竟是知觉性的还是语符性的呢?这些困惑呼唤着新的心理学理论及其对语义的定义。
(五)语义意义论的弊端
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甚至语言心理学至今没有给语义一个明确的公认的定义。王 和汪安圣认为:“言语的意义即语义是语言的重要成分。在心理学中,一个普遍的观点是将语词看作概念的形式,而将概念看作语词的内容或意义,同时将命题看作一个句子的意义的基本单位。”(王 ,225)由此可见,“概念”、“命题”、“意义”或“内容”实际上成了语义的定义或诠释。例如,美国语言心理学家卡罗尔(D • W • Carroll. )是从三个层次对语义理解进行研究:内部词典-概念,句子-命题、意义,语篇-命题、情境、图式等(卡罗尔,99~189。)。语言心理学讨论语言理解通常运用“心理词典”或“内部词典”的观点,采用语义“层次网络模型”、“激活扩散模型”等来解释语言理解的心理过程。正如李伯约和赛丹认为:“当前关于心理词典的组织结构的主流观点是将该词典视为一部由各个概念相互连接而成的语义网络”。(李伯约,97。)这表明语言心理学没有将知觉信息比如表象与语义联系起来。然而,知觉信息用语言表达是普遍的认知心理活动。并且,言语理解转换技术操作行为的心理结构与语义直接相关。但是,意义论的语义理论不能阐明这种相关性。因为概念、命题、意义等语义理论,难以阐明言语转换操作物体的认知心理结构。语义理论应能够有效地阐明语言交流间接认知事物获得知识,和言语转换操作物体行为的认知心理样态及其结构。然而,“概念”、“命题”、“意义”的语义理论,不可能实现这一目标。“概念”不是语义的心理表征。心理学家对概念有多种解构就是证明。比如,定义属性理论、原型理论和样例理论等都是对概念的解构。并且都有一些实验证据的支持。语义的心理表征是不能被解构,虽然它可能有许多种类型。可见,语言心理学需要一种新的心理学理论,才能给出语义的定义。卡罗尔已将“情境”、“图式”纳入语篇记忆,表明它蕴酿着这种新的心理学理论的成分。物象心理学给出语义的定义,将要实现这种期待。
心理学盛行着意义论的语义理论。但是,意义的内涵极其模糊、宽泛。比如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意义是使用。”意义论的语义理论,难以阐明言语转换操作物体行为的认知心理结构,也不能能够有效地阐明言语交流和阅读过程中间接认知事物获得知识的心理状态。物象心理学的语义理论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六)语言符号学理论与语言认知心理结构的矛盾
上节提及把语义解释为概念、命题、意义的观点,除了“命题”外,都与语言符号学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语义“概念”论的观点,源于著名瑞典语言学家索绪尔(Saussure)关于“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的理论。索绪尔提出:“我们把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叫做符号”,“我们建议保留符号这个词表示整体,用所指和能指分别代替概念和音响形象。”(索绪尔,102。)黄华新、陈宗明认为,“索绪尔关于符号二元关系理论,澄清了数千年来对于‘符号’一词的混乱解释,得到学术界的公认。”(黄华新,1。)语义“意义”论的观点,源于英国学者奥格登(Ogden)和理查兹(Richards)在合著《意义的意义》一书中(1923)提出著名的“意义三角”理论。奥格登和理查兹把意义解释为下述三者的关系:1、符号;2、思想或所指;3、被指示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