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才天:物象心理学第五章」正文
凡是认识、记忆的事物及其规律,在头脑中是某种物质形态的存在,而不是语言形式的存在。语言翻译就是证明。
第五章 语言与物象心理
根据物象心理模型⑶语言符号并不能直接代表事物,而是通过一种心理中介物形成的代表样式的观点。参见第1章•一节。语言符号与语义心理样式在心理结构上是分离的。Coltheart(2001)和他的同事们在他们所提出的各种阅读理论的基础上最后发展了双通路级联模型。(艾森克,387)。这个阅读模型很好地解释了文本阅读理解的复杂加工过程。这个阅读模型的显著特征是明确规定了语义与内部语言的形 音的分离,而不是有的脑成像实验将语音与语义合一。图尔文的“语义记忆”和佩维奥的“言语编码”都没有明确指出语音与语义分离的问题。然而,这个问题是语言认知心理的实质。现在的问题是,语义的心理表征是什么?我们在第3章中讨论了感觉、知觉、注意、智力认知世界事物的物象加工和记忆物象加工,在第4章讨论了物象种类。在理论上讲,任何物象都是可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虽然,一种欠发达的语言并不能实现这一点。本章我们讨论语言与物象的关系,它们同时也是语言与事物的关系。实际上,物象是联系语言与事物的桥梁,它是一种心理中介物,也就是语义。语言与物象的关系就是语符与语义的问题。我们在第3章•五•(四)中初步涉及语言与物象的关系问题,现在需要做出较深入的讨论。
一、物象是联系语言与事物的心理中介物
言语交流的目的是认知事物。在大多数情况下,当人们在进行言语交流时,我们所描述的对象物并不在眼下。言语交流为什么能够实现达到认知事物的目的呢?那一定是有一个心理条件在起作用。这个心理条件是它能够在事物与语言符号间起联系与转换的作用。这个心理条件从语言方面说就是语义,从事物方面讲就复杂了。至今,认知心理学众多的模型、理论、观点等都是从事物方面寻求心理上的存在样式 心理表征。物象理论把这个心理条件称之为“心理中介物”。从事物方面讲,联系语言与事物的心理中介物是认知事物的心理样态 物象。从语言方面讲就是语义的心理样态。在实质上它就是语义:语义是语言与事物间相互联系的心理中介物,是语符意指或代表的事物在认知心理上的样式。意识的作用是通过心理中介物实现语符与事物间代表与被代表的联系。本节讨论物象理论的语义定义,以语词起源和失语症病例,阐明物象与语音语词、文字语词的心理转换等作为这种定义的论证。
(一)概念是语义表征吗?
在第1章•一•(七)中介绍了中美学者对佩维奥“言语编码”的不同解释。如果按照斯滕伯格“语词的编码来表征信息”和索尔所“言语的符号加工”的解释,语义心理表征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因为如果说语符编码就是语义的心理表征,既不符合语言活动的脑神经结构,也不符合言语表达的目的。所以在本质上,语义表征只能是知觉性的而不是符号性的。我们在第1章 一 (六)中已经讨论了语言符号学理论与语言认知心理结构的矛盾。由于心理学是从哲学衍生出来的,要完全摆脱哲学术语的羁绊并非易事。认知心理学要真正成为物理性实验的科学,就必须从根本上彻底消除意义论的语义理论。实际上,概念是语义表征,至少是词义表征是认知心理学界主流观点。参见第1章•一•(五)。物象理论认为,概念不过是语(词)义心理表征方式,而不是语(词)义心理表征本身。其理由如下:
首先,我们要确定语义是什么。在心理学著作中,很难见到一个明确的语义定义。但是,概念的心理实验和理论研究在认知心理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由于概念总是与语词(单词)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人们一般将概念看成是词义的定义或语义的组成部分。参见第1章•一•(五)。当然,语(词)义的本质是语符意指代表的事物。根据物象心理模型⑶:“语言符号并不能直接代表事物,而是通过这种心理中介物实现的。”从语言方面讲“这种心理中介物”就是语义的心理表征。但要从事物方面讲就复杂了。可以说,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神经心理学都在为它而忙碌。简言之,事物的心理表征是什么样的?怎样加工形成的?我们怎样命名它?都成为认知心理学的重要课题。根据物象心理模型⑷:“所有的认知心理样态即事物心理表征,这个心理中介物的任何形式都可以用语言符号表达。”物象理论认为语义心理表征与事物心理表征是同一回事。比如,当你读到“飞机”一词时,你就回忆出它的形状、性质(在天空飞行)、用途的物象。这些就是“飞机”一词的涵义,也是飞机的心理表征。然而,飞机与汽车是两个不同概念,它们是思维将各自形状、特征、性能等心理表征进行组织、抽象形成的。
其次,概念是认知事物的心理表征方式,而不是事物心理表征本身。墨菲(Murphy,2002)说,“概念作为心理胶水可保证我们的心理世界黏合在一起。”(艾森克,344。)这就是说概念是把事物心理表征组织起来,形成某些事物心理表征的样式。但是,艾森克和基恩认为,“概念是关于物体或其他实体种类的心理表征,而范畴是包含于概念中的物体的种类。”(艾森克,345。)我们很容易看出,墨菲的“心理胶水”是一种思维功能性的作用,它与“物体或其他实体种类的心理表征”是两回事。这个“心理胶水” 黏合起来的“心理世界”无疑包括了“物体或其他实体种类的心理表征”的东西。这容易使人们误解为概念就是“物体或其他实体种类的心理表征”。实际上,概念是“物体或其他实体种类的心理表征”的组织方式,而不是“物体或其他实体种类的心理表征”本身。这似乎没有完全否定“概念是关于物体或其他实体种类的心理表征”的观点。但是,它区分了事物心理表征的一般形态与组织方式。如果我们把一种组织方式当成组织的对象物,那么,无疑是一种错误。我们从概念的原型理论、特征理论、属性理论、样例理论和情境模拟理论的内容看,它们都是探讨对事物的心理表征如何组织起来的,即概念 这种“心理胶水”是如何把“心理世界黏合在一起”的。因此,概念是一种物象加工方式,它可以使物象在大脑形成概念方式存储如归类、层次式、网络式等。但概念不是语义表征,而是语义表征的形式。参见3•6。正如艾森克和基恩所疑虑的:“然而,我们仍然不清楚是否概念知识基本上是知觉性的而非符号性的。”(艾森克,369。) 我们看到,概念心理实验都是用图片材料进行的。概念是对事物物象进行抽象、判断、归类性思维产生的物象存在方式。所以,概念是知觉性的而不是符号性的。
(二)物象论的语义定义
我们在第3章•五•(四)中讨论了语义记忆物象加工,指出“语义是语符代表事物的物象,所以语义记忆就是语符意指事物物象加工。” 本小节进一步讨论“语义是符号意指事物的物象”,这一物象理论语义定义的理由。
首先,我们知道,反应时SOA和Stroop语义实验都能确认有语义加工的脑功能,而无法确认语义加工的脑区;虽然PET和fMRI脑功能成像都能够相对确认语义加工的脑功能区,但仍然不能说明语义表征的形态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换句话说,语义是在一种什么样的脑神经基础上形成了人对事物认知的心理样态,人们无法直接观察到。这说明神经活动的物理观察与心理活动之间存在一种不可愈越的鸿沟。换句话说,认知心理活动离不开脑神经活动,但又不能由脑神经活动观察直接说明心理活动。因此,推论往往是必要,但应尽可能地以神经活动为基础。如果完全脱离脑神经活动的前提,那么,推论就将成为空中楼阁。物象理论认为,概念是物象加工方式,而不是事物心理表征本身即不是语义表征。参见第3章•六和本节•(一)。语义是以物象形式表征的,其神经活动的基础或依据是感觉物象加工、知觉物象加工、注意物象加工、记忆物象加工,智力物象加工。参见第3章。
目前,中外认知心理学家对于语义表征主要有如下几种模型或观点:
⑴佩维奥双重编码假设实际上并没有直接涉及语义表征问题,但是我国认知心理学界却将佩维奥“言语编码”理解为语义表征(代码)。参见第1章•二•(七)。并没有说明概念、命题、意义、观念等心理表征是什么。
⑵安德森和鲍尔提出命题符号系统理论,却找不到“命题符号”存在的脑神经生理依据。参见第1章•二•(三)。
⑶概念是词(语)义表征的观点,是目前中外认知心理学界占有主导地位的语义表征理论。奎安(Quillian,1968)提出语义层次网络模型;阿林斯和洛夫特斯(Collins & Loftus,1975)提出语义激活扩散模型;迈耶(Meyer,1970)提出的集理论模型;史密斯等人(Smith,1974)特征比较模型。这些模型都是以概念为语义单元的语义表征理论,但并未阐明其神经活动的基础是什么。
心理学通用“概念”、“命题”和“意义”的语义理论,然而,这些哲学的观念无法解构由言语理解转换为操作物体行为的认知心理结构。这些哲学观念不能在语言与事物之间建立一种心理中介物的联系。它们既不符合感官信息加工后的物象加工的认知心理样态,也不符合我们通过言语理解间接认知事物的认知心理样态。我们在本节•(一)节讨论了概念不是语义的心理表征,在第1章•一•(三)中指出了命题符号理论的困境。在第1章•一•(五)中,我们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提出语义意义论的弊端。这里,有必要再做一点讨论。语义“意义”论的观点,源于英国学者奥格登(Ogden)和理查兹(Richards)在合著《意义的意义》一书中(1923)提出著名的“意义三角”理论。他们对于“意义”解构有23个义项,分别指向事物的“事物状态、性质、关系。”(黄华新,54。)但它不是语言心理学篇章涵义的心理表征。换句话说,符号学家并没有说过意义是语义的心理表征。认知心理学用意义定义语义无异于同义反复。而且,“意义”一词外延极为宽泛。如维特根斯坦的名言:“语言的意义是使用”,并由此产生了语用学科等等。认知心理学要真正成为物理性实验的科学,就必须从根本上彻底消除意义论的语义理论。比如,一个人提问:“语义的心理表征是什么?”如果有人回答:“语义的心理表征是意义。” 当另一个人反问:“意义的心理表征又是什么呢?” 符号学家能回答是“事物状态、性质、关系”吗?不能。符号学家说的“意义”是符号意指在大脑之外“事物状态、性质、关系”的实在。并不是说“事物状态、性质、关系”的心理表征。现在有的心理学家说:“是语音”。那么,客观事物与语音是怎样联结的呢?因此,应将语言描述的“事物状态、性质、关系、作用、价值”的心理样态概括、抽象为事物物象。这是物象理论定义语义是符号意指事物物象的理由之一。
其二,物象先于语词产生心理。涉及社区语言起源或个体言语发生心理,它无疑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语言心理学问题。但是可以这样提出问题:词语是发生在语词意指事物的认知心理样态之前?还是之后?或是同时产生?根据物象心理学理论,语词产生在认知事物形成心理样态之后。一个音节代表、意指这个事物的物象先于这个音节在头脑中形成,这是语言发生的基本原理。人们为了将心理中形成某一事物信息传递出去,产生了代表意指该事物的一个发音的需要。于是产生了用某个音节来代表该事物。得到社区共认后,就形成一个语词。例如,乌云洒下来的可喝的液体物象,一定先于“shuǐ” 这个音节存在于社区成员的心目中。假设远祖某人发明“shuǐ” 这个音节时,他头脑中一定已经形成了该液体物象。因此,任何一个新词的诞生,都遵循认知新事物的心理样态在先的原理。
第三,认知心理学家用表象研究语义可以作为物象语义定义的佐证。艾伦•佩维奥(1965)进行的衡量名词的表象性的实验研究表明,抽象名词是具有表象性的。例如,在标准是“按1到7的等级估值;分数越低,表象性越差”的列表中,抽象名词“美德”表象性为3.33,最低得分是“上下文”一词为2.13。 “大象”一词的表象性最高为6.83。(索尔所,263。)这个实验证明如“美德”这样的抽象语词的含义也是物象。一个词如果不能使意识产生它意指对象的认知心理样态 “表象”或物象,就意味着这个词没有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