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壮麟:语法隐喻」正文
提要:隐喻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比喻,一种生动的源自生活的表达方式。在英语专著中对隐喻的较新的定义为:“将一个词从其本义转为一般不能换用但却相似的另一个词,强调其认同,即两者相似,但不是明喻”(Larham,1991∶100)。那么,什么是语法隐喻呢?目前尚无一个公认的清晰的定义。我个人认为在构成隐喻的两个概念领域中,其中至少一个领域应与语法形式有关。本文就是从这个最基本的认识出发,介绍几种主要的语法隐喻形式。
关键词:隐喻 语法
⒈ 古典时期的语法隐喻
不论是西方还是我国,许多语法术语来自对现实世界的隐喻。古希腊的斯多葛学派认为语法中“格(case)”这个术语有心理学的和形而上学的依据(Alford,1982)。“格”源自希腊语的ptosis(直译为“跌落”),它反映了从词源学上当时的人们对该术语功能的模糊认识,即一个词跌落在另一个词上面,表示词与词之间的关系。由于主语总是挺然直立的,它从不跌落于其它词之上,因而格又可分为ptosis eutheia(直格)和ptoseis plagiai(斜格)(Robins,1951;岑麒祥,1988)。我国虽没有类似西方的完整的语法体系,但“助词”这个术语上承《谷梁传》的“遂,继事之辞也”;复数的概念早先为“众辞”,也见于《谷梁传》的“人者,众辞也”。至于像“部首”、“实词”、“虚词”、“方言”等术语都是源自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比喻。
如果我们把“隐喻化”过程以“→”表示,那么这一时期的语法隐喻的特征可表示为“现实世界→语法术语”。
⒉ 中世纪的语法隐喻
大量运用语法隐喻的昌盛时期在中世纪,特别是在12至14世纪。当时在诗歌(轻浮的或严肃的)、布道、理论或哲学论文中都大量应用,其内容涉及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其方法或与语法术语或与语法结构有关。
2.1 语法隐喻在生活领域中的应用
2.1.1 圣经、宗教领域
中世纪的诗人注意到像casus(格)和declension(变格)这样的语法术语都表示“fall(跌落、堕下)”之意,从而将语法同圣经中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作比较。原罪被隐喻为“第一次变格”,亚当和夏娃是“oblique(斜格)名词”,是从上帝那边堕落下来的(Lehmann,1963∶53,106)。
又如,Buckminster Fuller曾写过下面的诗句,表示他对上帝的看法。
God,to me,it seems,(上帝,对我说来,似乎is a verb 是个动词not a noun, 不是名词,
proper of improper.专有的或不专有的。)
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Quotations,3rd ed.
这段话的意思是上帝主要指导人们的行动,而不一定专属某人。
2.1.2 政治领域
在英国统治苏格兰时期,Exeter公爵曾于1414年写信给国王亨利四世汇报说:Scotland is like a noun adjective that cannot stand without a substantive(苏格兰像一个名词性的形容词,没有一个体词,它自己站不住)。1858年苏格兰人再次被蔑视为“those northern adjectives,not able to subsist without England(那些北方的形容词,没有英格兰就不能生存)(Alford,1982)。英国统治者在这里巧妙地使用了语法术语之间的主从关系来隐喻英格兰对苏格兰的宗主国地位。
2.1.3 哲学领域
《牛津英语词典》在“conjugate”词条中提供这样一个例句,1783年一位匿名作者给《绅士杂志》写信问道:Can any of you all impart a rule to conjugate the heart: To show its present, perfect, future? Its active, passive, and its neuter?
(你们中是否有人可给我提供一条使心脏变位的规则来表示它的现在式、完成式和将来式?它的主动式、被动式和中动式?)
2.1.4 性领域
公元一世纪Lucillius曾写过一个警句,对语法术语作了性的暗示。他说Zenonis留住大胡子的语法老师Menander,说她已经把儿子交给他了,但他晚上从来没有停止过让她操练case(格,隐喻为“躺下”),conjunctions(连词,隐喻为“交配”),figures(修辞手段,隐喻为“姿式”)和conjugations(变位)(Paton,1926∶139)。
Lehmann(1963∶108)引用的下面一首诗也大量使用了语法术语作双关语。
Vocatives oculos,
ablatives loculos
gerunt mulieres.
Si datrivus fueris
quandocunque veneris
genitivus eris.
本诗前半部分的意思为:女人的“呼格的”眼眸和“离格的”钱包(指女人以色相换取男人的钱财,钱包又隐含女性生殖器之意);后半部是诗人向男性读者警告:如果你要做一个“与格”,频频向女人施舍,最后以“属格”告终,成了一个爸爸。
2.2 语法隐喻的形式
以上的介绍旨在说明语法隐喻使用的场合,从构成语法隐喻的形式上可归纳为以下三种。
2.2.1 以语法术语来隐喻现实世界
语法隐喻的最简单形式就是利用语法术语(特别是格的名称)的多义性,来隐喻现实生活中的事物,相当于一个扩展的双关语,其社会功能是抨击罗马教廷的堕落和社会生活中的腐朽现象。例如,有一个语法隐喻说著名语法学家Donatus确认语言有六个格,但罗马只要两个就可,那就是与格(dative)和宾格(即控告格,accusative),――前者隐喻贪污,后者隐喻虚伪的诉讼。这把当时的罗马教廷一手捞钱,一手整人,刻划得入木三分。
也有使用其他语法术语的,如代词。今天我们指家庭关系破裂的一个原因是第三者插足。在中世纪时期则常用“secundam personam(第二人称)”。如一位不守教规的牧师被警告道:他对圣经中诗篇的虔诚对他一无用处,只要他违禁地继续保持“第二人称”。
2.2.2 以语法结构来隐喻现实世界
Saint Jerome在一封讨论翻译原理的信中曾谈到语法隐喻在《圣经》不同版本中的应用。他指出,在翻译时一般是意思对意思,不是词对词,但翻译《圣经》除外,因为在《圣经》中词序是神秘的。他举的例子为:《旧约•出埃及记》中有一个短语regnum sacerdotale(a priestly kingdom,一个教士的王国)。这个短语把“王国”作为中心词,说明当时人们认为王权大于神权。但在《新约•彼得书》中,这个短语译为sacerdotiun regale (a kingly priesthood,国王似的全体教士),“教士”成了中心词。这个句法上的词序变化,隐喻神权大于王权。
2.2.3 以语法理论来隐喻现实世界
由语法术语构成的隐喻虽然为数众多,却很少突破双关语的水平或者修辞学的意向。由语法理论生成的隐喻既可实现修辞目的,也可表达深层的哲理,一举两得。这时,焦点不在名词上,而是语法形式形成的过程。中世纪的学者John of Salisbury说尽管语法有了一定的发展,而且主要是人的创造,语法模仿的毕竟是自然,其起源部分归之于自然(Metalogicon 1.14,p.39)。
语法隐喻在中世纪广为应用的原因有二:一是拉丁语在当时继续保持活语言的地位,影响较大,因而人们喜用语法术语作为隐喻的基础;二是人们认为语法是理智或自然的反映,这鼓励人们使用语法概念作为逻辑或自然的喻体。
从中世纪语法隐喻的使用来看,原先从现实世界隐喻借鉴而成的语法术语和理论,转而隐喻现实世界的各种现象。其特征可描写为“语法形式→现实世界”。
⒊ 系统功能语言学派: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
系统功能语法对语法隐喻的研究始自韩礼德。他在1985年的《功能语法导论》一书中的最后一章专门讨论语法隐喻的问题(参见朱永生,1994)。韩礼德认为语法隐喻主要见之于概念元功能和人际元功能。
3.1 概念隐喻
3.1.1 关系过程的隐喻化 功能语言学的概念元功能中,及物性系统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表述。
韩礼德认为修辞学中的隐喻、转喻和举喻都是及物性的关系过程的隐喻化。
韩礼德的及物性理论认为人类主、客观世界的活动可描写为六个过程,分别为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主语过程、行为过程和存在过程。每一个过程又可按精密度细分为若干个次过程,如关系过程可进一步区分为“集约型(intensive type)”,“环境型(circumstantial type)”和“所有型(possessivetype)”。现在我们看看隐喻与这些过程是如何发生联系的。
1a. The government still hopes to stem the tide of inflation.(隐喻)
b. To resist the force is to stem the tide.(集约型关系过程)
2a. Keep your eyes on the ball.(转喻)
b. The gaze is (directed)from the eye.(环境型关系过程)
3a. At this point the strings take over.(举喻)
b. Violins have/contain strings.(所有型关系过程)
以上各个例句表明,像“to stem the tide”,“keep your eyes”和“the strings”都是各种关系过程的转喻。也就是说,1a、2a和3a的斜体部分都是喻体,1b、2b和3b说明这些表达式如何转成隐喻。
3.1.2 及物性系统内各过程的隐喻化
但韩礼德更想说明的是及物性系统中的各种过程都可以隐喻化,即一个过程可以隐喻为另一个过程,如下例所示。
1a. They climbed the mountain on the fifth day.(物质过程)→
b. The fifth day saw their ascent on the mountain.(心理过程)
2a. They danced in Hungarian style.(行为过程)→
b. They did a Hungarian dance.(物质过程)
3a. We ate there in the evening.(物质过程)→
b. We had supper there.(关系过程)
由于过程的转化,与过程有关的参与者和环境因子也发生变化。如例1a中的on the fifth day原为表环境的语义成分,在句法中体现为状语,但在1b中转喻成了The fiftn day,是心理过程的“感觉者(senser)”,体现为名词词组;以动词体现的“过程”climbed则转换为ascent,隐喻为由名词词组体现的“现象”(phenomenon)”,原来的the mountain的语义功能为“范围(range)”,变成on the mountain后,隐喻为环境成分,句法上是个介词短语体现的状况。对其余两句我们也可做类似的分析。这样,这类语法不是具体的事物之间的比喻,而是功能结构之间的隐喻化。本来是物质过程,可隐喻化为心理过程或关系过程;本来是行为过程,可隐喻化为物质过程。韩礼德把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句式,如1、2、3例中的a句,叫做“一致式(the congruent form)”,把隐喻化的句式叫做“隐喻式(the metaphorical form)”,如各例中相应的b句。
3.1.3 词汇语法层次的隐喻化
上述各个过程之间的隐喻化都是在语义功能的层次上发生的变化。这些语义范畴要经历“体现(realization)”过程才能进入词汇语法。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