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奎:关于汉字研究融入国际学术体系的思考

作者:李守奎发布日期:2016-12-13

「李守奎:关于汉字研究融入国际学术体系的思考」正文

[摘要]中国的汉字研究自古及今,都有很丰富的成果,但至今没有成为世界性的独立学科,原因很多。首先,现有的学科分类体系参照西方建立,西方因为没有发达的文字学而使文字学成为语言学的依附,汉语言文字也就没有了汉字学;第二,西方学者对以汉字为代表的表意字缺少深入的研究,表意字的独特性被蔑视,汉字研究被孤立;第三,汉字研究自身存在诸多问题。汉字学的确立和走向世界,必须在深入研究汉字本体的基础上,正确认识表意字的优点和不足,理顺文字与语言的关系,构建符合实际的学术体系,克服汉字研究中研究对象人为割裂、阐释任意等等不足。在汉语热的当今世界,汉字应当是文化多样化的一极而不是交流的障碍,汉字学只有自强自立才能在国际学术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关键词]汉字研究;汉字学;全球化;国际学术体系;学科定位

唐兰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文字学是我国独有的一门科学,它应该发展成为世界性的在社会科学部门中的一门独立的科学,中国文字学应该有进一步的提高。”[1]唐先生所说的中国文字,主要是指汉字。经过几代学者的不断努力,汉字研究确实取得长足的进步,例如古文字研究取得的辉煌成就,汉字理论不断有新的突破等等,但是,汉字学离“科学”“世界性”的“独立学科”的目标依然甚远。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影响越来越大,国际上学习汉语的热情也呈上升趋势。汉语非母语的外国人学习汉语,是从课本教材学起,入门就需要借助汉字。目前的情形是汉语热,汉字也在热。汉字研究不仅是学术需求,也是学习汉语和汉字的实用需求。20世纪初,我们为了和西方交流的便利,想抛开汉字,走拼音化道路;21世纪,当外国人想学习汉语的时候,汉字被世人重新审视。我们需要客观地认识汉字,发挥其长处,克服其不足。汉字不应该成为交流的障碍,而应该成为文化多样化的一极;汉字学需要合理的学科定位。这需要我们不懈努力,充分客观地揭示汉字的内在规律和系统性,也需要我们把学术研究进一步规范,及早把汉字研究融入国际学术体系。

一、汉字系统的复杂性与汉字记录汉语的适应性

德国学者汉斯•约阿西姆•施杜里希在分析了古埃及象形文字之后说:“这种极其复杂的文字系统使得埃及人成为人类文明史上最保守的民族之一。”[2]10他对汉字的基本特征也有一段通俗而客气的说法:“书法家们用毛笔和墨水写出的书法作品对我们西方人来说有一种神秘装饰性效果。但是倘若要我们学习这种语言,那我们可能会被汉字复杂的结构和惊人的数量而吓倒。”[2]216这基本上代表了西方学者对表意字的看法。汉字是比古埃及文字使用时间更长、系统更复杂的表意文字。他们看到了表意字的繁难,又从繁难的文字还被长期沿袭使用推断出该民族的保守性。汉字繁难,是不争的事实。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公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共计3500字,每个字都有其区别特征。现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通过六年的小学教育,要求能够书写的汉字只有2500个左右。如此繁难的汉字却被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民族沿用数千年,原因是该民族的保守性,这显然把问题简单化了。汉字被长期使用自有其合理性。这是由其所记录汉语的特点决定的。

可以肯定地说,汉字是目前为止最适合记录汉语的文字体系。由于种种原因,汉语中同音词素和同音词特别多。索绪尔已经看到汉字适应汉语的一面:“在谈话中,如果有两个口说的词发音相同,他们有时就求助于书写的词来说明他们的思想。”[3]51共同的语言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然而汉语方言歧异,各大方言区之间彼此很难听懂。因为汉字不是表音文字,所以“汉语各种方言表示同一种观念的词都可以用相同的书写符号”。[3]51从历史上看,汉族是由各个时期多个民族逐渐融合而成的极具包容性的民族,民族融合,汉字所起到的凝聚力不容忽视。共同使用汉字,使得语言歧异的人们不仅有交流上的便利,而且彼此有文化的认同感。从这个意义上说,汉族与其说有共同的语言,不如说是有共同的文字。《汉字五千年》在描述了公元四世纪末期西方的古罗马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中国分为南朝和北朝的历史状况之后,分析说:“但历史在这个节点上却给出了两种不同的答案:欧洲大陆是在字母的主导下酝酿着更大的分裂;而中国,混乱中却孕育着再次统一的希望,因为方方正正的汉字已经聚集着结束内乱的能量”。[4]25在提出“如果古代的中国人不用汉字,而是像古罗马那样,用拉丁字母来拼写中国大大小小的各种方言,其后果将会是什么?”的问题之后,援引美国汉学家卫三畏的观点说“一旦废止汉字,而改用字母去拼写汉字,中国将不复存在”。[4]26-28这是繁难的汉字延绵不绝,被长期使用的重要原因。

汉字使用人口众多,是最具代表性的表意文字,但为什么成为唐兰先生所说的“我国独有的一门”学问而没有能够成为世界性的学科呢?

二、中西方语言文字的学术传统与文字学的地位

西方没有发达的文字学,即使认识到文字的独特性,也没有给予其应有的学术地位。我们现在的学科分类几乎是西学的照搬,文字学同样也依附于语言学。

西方传统语言学认为:“语言和文字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后者唯一存在的理由是表现前者。”[3]47这个观点被国内学术界广泛接受,语言学教材概括为“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5]133这里有两个基本点:第一,文字与语言是两种不同的符号体系;第二,文字与语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认识是符合实际的。既然是两种不同的符号系统,为什么文字学不能独立为一个学科而成为语言学的依附?重要原因之一是在没有对汉字为代表的表意字进行深入研究的情况下,简单的西方拼音文字不足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但是汉字研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成果众多,怎么也没有学科的位置呢?对于文字学在学科系统中的地位设置,主要由人们对文字与语言关系的认识和学术传统决定。

关于文字和语言的关系,目前有三种倾向值得注意。

第一,把文字与语言混为一谈。在传统的“小学”中,虽然也有“词”这个概念,但只是指部分虚词,不是现代语言学意义上的字、词对立,可以说是把字与语言中的词混为一谈。在普遍接受了西方的语言与文字观念之后,有的学者又从汉字记录汉语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了必要的反思和深入的探索,提出了种种新的见解,例如“字本位”汉语理论。尽管这是汉字与汉语关系认识的螺旋式上升,但如果“字本位”中的“字”与汉字中的“字”是完全不同质的所指,就应该避免使用相同的表达形式,如果二者有联系,就不可避免地混淆语言与文字的关系。

第二,割裂文字与语言的关系。有的学者认为,文字是不依赖语言而独立存在的“一种直接表意的独立的符号系统”。[6]这种说法的目的是为了摆脱对语言学的依赖,求得独立的地位,但未免矫枉过正。做个比喻:录音机是记录声音的工具。我们可以说录音机和声音是完全不同的东西,但不能否认录音机为了记录声音而存在。尽管文字本身就是符号系统,表意字也能表达一定的“意”,但记录语言是文字最主要的功能,一旦文字所记录的语言失传了,即使文字这个物质外壳存在,也是死字。文字符号自身的表意功能非常有限。[7]文字符号直接表意这种说法对于广义文字中早期的表意图画来说有一些合理性,但对于严格意义上的文字来说就没有任何说服力。文字学讨论的一般是指狭义的文字,狭义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8]1

第三,忽视文字的独立性。正因为文字与语言之间的关系密切,所以,文字的独立性很容易被忽视,这是目前学术界的通病。表音文字的字母非常简单,即使文字的发音与所记录的实际语音发生矛盾,也可以在语音学和词汇学的范围内调整解决,所以西方的学术系统中,有发达的语音学和词汇学,却没有独立的文字学。任何学术体系都是为了更加清晰准确地认识和表述对某类事物或现象的理解与认识。从西方语言文字实际出发,忽视文字学也有一定合理性。

汉语言文字正好相反,自古到今都有非常发达的文字学,却没有发达的词汇学。我们的学术传统是以字统词,词汇学、语义学的内容大都被文字学包容了。汉字是延续五千年不间断使用的文字,其复杂性与丰富性在全世界无可比拟。但由于我们套用西方的学科分类,并没有给文字学一个独立的地位。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年发布、1993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中,涉及文字或汉字的有六个三级学科,分别依附于语言学和考古学:

1)文字学。一级学科语言学中包括普通语言学、比较语言学等十个二级学科。其中普通语言学中包括语音学,语法学、语义学、词汇学、语用学、方言学、修辞学、文字学、词源学、普通语言学其他学科等十个三级学科。在这里文字学隶属语言学。2)汉字规范。汉语研究是语言学的二级学科之一,其中包括普通话、汉语方言、汉语语音、汉语音韵、汉语语法、汉语词汇、汉语训诂、汉语修辞、汉字规范、汉语史,汉语研究及其他学科等十一个三级学科。这是这个学科体系中唯一可见明确提到“汉字”的学科。3)古文字。考古学中的专门考古中有金石学、铭刻学、甲骨学、古钱学四个三级学科。这四个学科都涉及古文字,但古文字都是这些学科中的一个方面。学科体系中没有古文字学,相关研究隶属考古学。

这个学科体系的不合理性很明显。第一,文字学是语言学的二级学科,混淆了语言与文字的关系。文字不是语言,怎么能成为语言的下属学科?第二,汉语研究中只有汉字规范,异常丰富的汉字研究被严重弱化,汉字学根本就不存在。第三,古今汉字研究被割裂。现代汉字研究中的汉字规范归属汉语研究,古文字研究属于专门考古。学科体系分类对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影响巨大,其中的不合理性亟须修正。从1996年开始修订,至今没有结果,可见问题之多,工程之大。

只有理清文字与语言的关系,文字学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汉字学才能摆正位置。

第一,文字与语言是两套完全不同的符号系统。文字学应当成为与语言学相并列的独立学科,汉字学是其二级学科。第二,记录语言是文字的最重要功能。能够记录语言的符号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字。第三,从历史上看,文字与语言的关系日益密切,应该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文字与语言的关系。如果采用广义文字的概念,把表意的图画也当做文字,这种“文字”最初不是为了“记录”语言而设计,只能起提示语言的作用。文字逐渐与语言密切结合,表音文字是与语言结合最密切的文字。单纯从任何一个阶段来分析文字与语言的关系都会得出片面的结论。第四,文字对语言有巨大的反作用,造成文字与语言的分离。文字记录语言,也可以脱离语言的发展,并不为了记录现实的语言而存在,书面语可以独立存在和发展。汉语很长时间的言文脱节就是文字对语言反作用的具体表现。第五,记录语言不是文字的唯一功能。例如表意汉字自来就追求形式上的美,逐渐演变成书法艺术。书法中的汉字书写,目的不是为了记录汉语而是为了艺术表现。书法作品的功能主要是鉴赏与装饰。

总之,我们要摆正文字和语言的关系,在学科设置上不能为了迁就西方的学术体系而不顾及汉语和汉字的实际,削足适履。

三、汉字的独特性与汉字学的孤立位置

文字学成为中国独有学问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由汉字的独特性决定的。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