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儒敏:信息时代,该如何读书

作者:发布日期:2017-04-27

「温儒敏:信息时代,该如何读书」正文

每年到“读书日”,都在大张旗鼓提倡读书,实际状况如何?不能盲目乐观。随着数字化阅读提供方便,公民的阅读量的确在大幅度提升,但阅读的“量大而质低”,所谓增加的阅读量,主要是一些流行的、通俗的、娱乐的、碎片化的东西,纸质阅读在逐年减少,真正意义上的读书在减少。

如何看待网络阅读?

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给阅读带来极大的便利,也带来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读者可以很方便很廉价地(甚至免费)获得阅读的材料;可以海量获取和储存阅读信息;可以随时随地利用各种空隙做短暂阅读,甚至还可以互动式阅读,等等。这的确是全新的阅读方式,是人们至今尚未完全熟悉的新型态的阅读模式。另外,随着微信、微博等自媒体的普及,阅读的范围大大拓展,也更加日常化、平民化,极大地增加了信息量,加紧了社会人群特别是熟人圈之间的联通和交流。

互联网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大事。互联网给人类太多便利,使得文化交流如此迅捷,但也带来意想不到的许多新问题,现在仍未尘埃落定。

很多人现在都迷恋于网络,我们已经不太可能较长时间集中精力去看一本书,写一篇文章,通常都是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打开计算机或者手机,看看有没有新的信息。大家很容易变得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

如果记忆完全依赖互联网,记忆就可能沦为技术化,生物记忆变成物理记忆,这对人类的感情、性格、思维的形成会有什么影响?现在大学生研究生写论文大都依靠网络获取资讯,确实方便,不用象过去那样辛苦地收集数据资料了。很多人因此形成习惯,要找什么问题、线索、资料,不假思索就去打开搜索引擎。

这的确方便,可是网上的信息往往真假参半,不一定可靠的,怎么能不加考辨就当作研究的依据呢?再说,这种只有结果、没有过程的行为,并不助于思考力的提升,反而可能形成“偷懒”的惯性。人们理解某种事物,往往需要接触这些事物,逐步去了解和熟悉事物,这过程可能有许多感性的认知,是重要的积累。如果没有这个过程,过多依赖网上的结论,容易形成碎片式、拼贴式思维,一步到位,没有感觉。

互联网的利用对大脑是否会产生影响?答案是肯定的。人们如果被手机、邮件、微信、微博所捆绑,会造成时间的过多间隔和扰乱,注意力不断被转移,很难有完整时间思考问题,这就会形成思维的碎片化。

信息时代的阅读量的确大大增加了,但阅读的质量却未见得提升。阅读有三种: 以娱乐为主的阅读,以获取信息为主的阅读,以理解思考为主的阅读。当然三者也可能互相重叠,这里说的是主要的阅读功能。

现在的问题是,三种阅读中,娱乐性为主以及获取信息为主的阅读占据了我们阅读量的绝大部分,思考性的深度阅读越来越受到挤压,这是信息时代的新问题。

阅读方式在相当程度上能影响思维方式。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主导的阅读方式,有可能趋向思维的碎片化、平面化、同质化,而印刷时代形成的那种比较个性化的感知能力可能在降低。

不同的人,甚至中老年与青少年,对读书还是读网,可能爱好与侧重都不同。但无论如何,如果读网全部取代读书,那就可能失去很多读书的乐趣了。一般而言,读网比较适合“浅阅读”,了解新闻、信息,也是上网比较方便。但读纸质书更适合“深阅读”。要想读经典,最好还是读纸质书。因为上网阅读往往会受到其它推送信息的干扰,使这种本该“深阅读”的思维与感受变为“浅”。

传统的纸质书阅读本身就是一个审美过程,装帧、开本、版式、纸张,都可能含有独特的美学意蕴,令人玩味不尽。每本书的流传过程,它的来路,都可能带有文化记忆。我们常说的“坐拥书城”,“有书卷气”,是说一种令人羡慕的气质,这些恐怕在网络和电子设备上是得不到的。

读书终究是一种生命体验,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所以无论现代信息科技如何发达,不能也不应当完全取代传统的阅读。信息时代既要适应和利用网络阅读,又要警惕和尽可能防止网络阅读带来的弊害。

抵御信息过量造成的焦虑

现在的社会心理比较浮躁焦虑,而焦虑似乎是莫名的,缺少稳定感和安全感。为何会普遍焦虑?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解释,比如解释为 “文化冲突”、“社会转型”、“市场化”、 “两极分化”,等等,还有就是我们大学生中表现突出的,如就业的焦虑。但不应当忽略,还有某些更深层的引起普遍焦虑原因,那就是信息过量。

面对信息过量现象,要有自觉,那就是学习并让自己具备一点信息传媒素养,知道现代信息传播的规律。对信息时代带来阅读方式的一些重大的变化(比如传播渠道方式),既要接受它,又要“看穿”它,不是被动面对,不是被裹挟。

对于网络信息,自媒体包括微博、微信的传播特点,都要有一定了解;尽量选择相对良性的信息渠道,适当减少信息量;对铺天盖地的信息,自己要有一些过滤分析。过去是一篇一篇的读,现在可能是一组一组的浏览,学会所谓“检索阅读”,学会处理“非连续文本”,也是必要的。

我为什么在这个讲读书的场合,讲信息过量以及焦虑感,因为这是信息时代带来的新的挑战。要培养自己有“定力”,这里说的“定力”,包括应对和过滤复杂过量信息的能力,实事求是的态度,尊重规律、以不变应万变的眼光,还有平常心。

在烦躁的“大气候”中,尽量让自己能心静,有什么办法?除了减少微信、微博的使用,减少对各种负面社会新闻的接受,还有一个好办法,就是用部分时间沉下心来用传统的方式读书,重新捡起纸质的书来读。反过来,读书可能是一种能让自己心静、有定力的办法。林语堂说,“读书的意义是使人较虚心,较通达,不固陋,不偏执”。的确,读书可以让你适当超越过量的浮躁的杂乱的信息环境,有定力,有眼光。

无论是网络阅读,还是纸质书的阅读,总之,是要营造一个“自己的园地”,养成读书和思考的习惯,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方式。

养成读书的良性生活方式

最近我在一篇文章中特别提到――“读书养性”。无论是网络阅读,还是纸质书的阅读,总之,都是要营造一个“自己的园地”,养成读书和思考的习惯,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养性,可以练脑,这不仅是能力,也是涵养,是素质,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阅读可以拓展视野,可以接触人类的智慧,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可以让人在精神气质上超越庸常的环境。

读书和思考和表达是连在一起的,读书可以提升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包括发现问题、概括分析能力,审美能力和语言能力,都可以通过大量阅读得到锻炼与提升。这也是“养性”,通过“练脑”来“养性”。一个思维清晰、有创意的学生,往往读书比较多,底子比较厚。读书可以让我们的脑子更清晰,更有深度,更有创意。

“读书养性”和读书的实际目的不矛盾。读书为考试、为谋生谋职,都是必要的、合理的,实际的,但也要树立更高的“养性”的目标,让这个目标把考试、谋职等实际的目标带起来。

现在这个社会比较势利和浮躁,家长也可能只是从很实际的目标去要求孩子,如果是有志向的青年,就会看得远些,会有自己的理想,做事也就会有高远的目标。“读书养性”这个目标定得高一些,是取法乎上。

“读书养性”其实是“大格局”,也可以从人生观、世界观培养的角度来看。人生观和世界观决定人对整个人生意义和世界价值的基本看法,包括人生的意义、真善美、生与死的本质、人与自然、人性与社会性、社会公平的准则、伦理道德的底线,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本源性的,有的还富于哲学含义,属于终极关怀。对这些本源性的探讨与摸索,也就导向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可能从根本上决定人一生的追求及其思想行为模式。

这种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甚至比知识获取更加重要。而读书,特别是在浮躁的信息时代培养起良好的阅读品味和习惯,对于建构健全的人生观、世界观是至关重要的。

读些基本的书,读经典

这里我顺便说说如今大学普遍实行的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最重要的还是读书,是引导学生接触人类文化经典。不要搞知识“拼盘”,要读一些相对公认的基本的书,而且要通读。在短短三四年宝贵的大学时光,与其浮光掠影读许多“节选”或概论,东张西望上各种“好听”的讲座,还真不如通读一二十种经典。

各种“概论”或者“文学史”“哲学史”“艺术史”也有用,就是提供基本的知识背景和书目,但这不能取代原典的通读。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阅读经典,要的就是那种了解、思考、涵养的过程,这是“养性”也就是精神成长的必须途径。

我主张各个大学减少一点“拼盘”的通识课,不能满足于开设那些有轰动效应能吸引听众的讲座,而应当多开设中外经典通读课程。

读书总不能抓到什么是什么。这一点特别要注意,网上阅读一般容易无计划,跟潮流。如果要“充电”,就必须有一定的计划性,还要注重经典性,多选适合“悦读”、又启迪心智的作品,而不能采取网上阅读的那种姿态,只跟随潮流、或者完全由着性子来读。

建议每人都有一份自己的书单,设定在几年内,应当读哪些书。要有计划,有整体考虑,让读书有些系统。书单要考虑时间的安排,有可行性,一般来说,可以包括三部分,是可以套在一起彼此交错的三个圆圈。

最外围的是通识的部分,这些书应当是最基本的,凡是上过大学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都应当读过的。主要是中外文化经典,是最基本的书。阅读的目的,是接触中外文化经典,感受人类智慧的结晶。这是一部分,最外围的一个大的阅读圈,量不一定很多,比如大学三四年能通读十来种中外经典,就很不错了。

第二部分,是与自己从事专业或者职业相关的部分。比如,学物理的,可以给自己安排读点化学、数学、生物,以及信息科学等方面的书,还有就是与物理学有关的邻近学科领域方面的书,也可以以读点类似科技史、科技哲学,以及教育类等领域的书。学文科的,也要读点理科的书。这样做的目的是打基础,拓展专业视野,触类旁通,活跃思维。

第三部分,实际上就是核心部分。这一部分的书目主要围绕自己的专业,或者自己特别感兴趣,希望有所研究,有所发言的那些专业的书。应当有比较明确的指向。倒过来看,最核心的那个部分,是专业和职业需要,当然最好不完全就是现炒现卖的的书,要有自己培养保持兴趣的课题或者领域。

第四部分,可以是一些消遣的、娱乐的,但不应当是主体,也不必计划太强,随意读一点,调节一下就可以了。

阅读经典的获益当然有深有浅,但可能会有这么几个层面。

一是知识了解的层面。比如在读柏拉图的《理想国》时,不好懂,可以先找相关的西方哲学史或有个希腊哲学的常识性的书来参考。读得粗一些不要紧,就知道大概吧。然后读完《理想国》,应当对西方文化某些本源性问题有大致的了解。

第二是启蒙思索的层面,在阅读中最好多一些“为什么”,甚至有些质疑,大胆思索某些问题。也可以结合某些相关的研究论著,进行初步的探究。比如读詹姆逊的《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很自然会引起对当下互联网时代某些新的社会现象的批判性思考。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是感知涵泳的层面,要在理性与感性交融的阅读中,适当超越出来思考经典的智慧与意义,思考自身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思考应该如何承担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责任,等等。这不是一般的知识掌握就能解决,必须沉浸在经典营造的精神世界中,通过自身感受、涵泳、体验去达到,这也就是人文教育的特点吧。当然,三个层面可能互相叠合,不一定硬是分拆开来。

阅读方法也有多种。我比较主张读三遍。

第一遍粗读,可以结合相关的“概要”读物,对经典文本有大致印象即可,这一遍读得要快,可以是浏览。

第二遍比较细致地通读,基本掌握经典的精神脉络,能把一本厚书读成薄书,用自己的语言(其实是通过自己的思考)简要概说全书的精髓。

第三遍,带着问题读,有重点地读,如果是文学作品,更是要浸润式阅读,有品味、涵泳。

当然,每个人读书习惯不同,完全可以各有各的读法。读完二三十本基本的书,还可能顺藤摸瓜,有兴趣选择某一方面做更深度的阅读,那么,有“点”有“面”,对中外文化和文明的了解与感悟,就有些“底气”了。在瞬息万变充满机会和诱惑的信息时代,读经典可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口味,可以“养性”,也可以养成良性的生活方式,是为一生打底子的事情。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