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书_列传卷三十八译文

查阅典籍:《周书》——「周书·列传卷三十八」原文

  苏亮字景顺,是武功人。祖父苏权,任魏中

  书侍郎、玉门郡守。他父亲苏佑,任泰山郡守。

  苏亮少年时便通达聪慧,博学,能写文章,善写章奏。开始举为秀才,至洛阳,与河内常景相遇。常景对他十分器重,退下来对人说:“秦地之中才学可以与山东人士相抗衡的,也就是此人了。“魏齐王萧宝夤举荐他为参军。后来萧宝夤开府,又任之为其府主簿。随从萧宝夤西征,转任记室参军。萧宝夤迁任大将军,委任其为掾。萧宝夤很器重苏亮,文书檄文和谋议,都委任给他。不久兼摄武功郡政务,政绩出色。萧宝夤反叛,任苏亮为黄门侍郎。苏亮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不冒犯人。萧宝夤失败后,随从者都遇祸,惟有苏亮得以保全。到长孙稚、尔朱天光等率军西讨,都委任苏亮为郎中,专门管理文件书札。多次升迁任镇军将军、光禄大夫、散骑常侍、岐州大中正。贺拔岳为关西行台,举荐苏亮为左丞,典掌机密。

  魏孝武帝西迁,任为吏部郎中,加封卫将军、右光禄大夫。大统二年,任给事黄门侍郎,领中书舍人。魏文帝之子宜都王元式为秦州刺史,任苏亮为司马。帝对苏亮说:“黄门侍郎岂能做秦州司马,衹是朕的爱子出任藩镇,所以委任为心腹,不要因此不满。“将告别时,赐给御马。七年,复为黄门郎,加骠骑将军。八年,迁任都官尚书、使持节、兼摄北华州刺史,封临泾县子,食邑三百户。委任中书监,领著作,撰修国史。苏亮机敏善辩,谈笑风生。太祖很器重他。筹划谋议,大多符合意旨。记人之善,忘人之过。推荐后起之秀,常常如若不及。所以当时人都敬重爱慕他。十四年,任为秘书监、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不久委任为大行台尚书,出朝任岐州刺史。朝廷因为他回家乡任州牧,特意给路车、鼓吹,先还其住宅,另给三千名骑士。排列仪仗队,周游家乡,途中拜访故旧,欢饮十数日,然后才入州城就职。当时人都认为十分荣光。十七年,征召入朝任侍中。在职位上去世。赠给本官.

  瑟亮少年时与堂弟苏绰都有名气。不过苏绰文章不如苏亮,但是经营筹划付诸行动,苏亮则差一些。所以当时号称二苏。苏亮自大统以来,每年晋升,甚至有时一年晋升三级,都认为是他的才能所致,没有人奇怪他升职速度太快。著作有数十篇,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其子苏师继嗣。因为苏亮名重于时,开始任职便为黄门侍郎。

  苏亮弟弟苏湛,字景俊。自小有志行,与苏毫都在西北地区有名声。二十余岁,举秀才,任为奉朝请,领侍御史,加员外散骑侍郎。萧宝夤西讨时,以苏湛任行台郎中,极其器重。萧宝夤准备谋叛,蓝湛当时有病在家中休养。萧实夤令毖湛表弟&匕差俭对他说:“我不能坐而待死,为我自己着想,不再做魏臣。与卿为生死荣辱之交,正应当共同进退,所以告知于您。“苏湛听后,放声大哭。姜俭赶紧制止他说:“怎么能够如此?“麸渔说:“全家百人,马上就要被诛杀,怎么能不哭。“哭了数十声,缓缓对姜俭说:

  “替我对查王说,王本来走投无路而来归附,依靠朝廷授为假王作为辅佐,才有今时的荣宠。现在遭逢国家危难,不能够竭诚报德,怎么能乘人间隙,便有自立为王之心。现在魏朝虽然衰弱,天命未改。王的恩义,没有给予民众,失败的日子,很快到来。苏湛不会以世代忠贞所立之基,一下之间为了王而被减族。“萧宾夤又令姜俭对苏湛说.:“这是救命之计,不得不这样做。”苏湛回答说:“凡是要举大事,要得到天下的奇士。现在衹与长安市井赌徒小儿一类人商议,怎么能成功。苏湛不忍心见到王家破人亡。我希望自请退职回到家乡,到时全身而死,也就无愧于先人。“萧宝夤一贯器重他,知道肯定不愿为己效力,于是同意他回武功。萧宝夤后来果然败亡。孝庄帝登基,征召委任尚书郎。帝曾经对他说:“听说卿答萧宝夤的话,说得很好,为我说一说。“苏湛顿首谢说:“臣下自认为说话远远不如伍被,衹是始终如一,自认为超过他。衹是臣下与萧宝夤交往应酬之间,得以尽心而言,然而不能使他坚守节操,是臣下之罪。“孝庄帝很高兴,加授散骑侍郎。不久迁任中书侍郎。孝武帝初年,麸遒因生病回家乡,在家去世。获赠散骑常侍、镇西将军、雍州刺史。苏湛弟弟苏让,字景恕。自幼聪敏,爱好学习,颇有审察辨识人才的能力。最初任本州主簿,渐升任为别驾、武都郡守、镇速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当太祖为丞相时,任为府属,待他很是亲善。出朝任卫将军、南汾州刺史。治理政务有良好成绩。不久在职任上去世。获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泾州刺史。柳刨字仲蟠,司会柳庆的兄长。十三岁时,便专精好学。当时贵族子弟上学的人,都车马衣服华盛,惟有柳则不加修饰。学完了《五经》,能理解其大义,同时博览子史等书籍,喜欢写文章。孝昌年间,扬州刺史李宪推举柳纠为秀才,兖州刺史冯俊举荐柳纠为府主簿。不久樊子鹄为吏部尚书,其兄樊义为扬州刺史,以柳纠为扬州治中,加镇远将军,他不喜欢,于是弃官回归洛阳。此时天下动乱,归耕于阳城,想终老于此。大统三年,冯翊王元季海、领军独孤信镇守洛阳。当时洛阳荒废,没有什么人才,惟有柳则在阳城,裴詉在颖川。独孤信等将他们征召来,任柳纠为行台郎中,裴谶为都督府属,都典掌文书。当时人说:“北府裴诹,南省柳纠。”当时军务繁多,柳纠勤勉处理,有时通宵不睡。元季海曾经说:“柳郎中判定的事务,我不必再看。”四年,入朝,太祖将授予官职,柳纠以母亲老迈而推辞,请求回去侍候医药。太祖批准他。很长时间之后任为独孤信开府从事中郎。独孤信镇守陇右,任秦州刺史,因而委任柳则为二府司马。虽然是最高的僚吏,但不管府中之事,衹在独孤信身边参加议论而已。因为出使而见到太祖,被留下任为丞相府记室。追论归附朝廷的功劳,封为美阳县男,食邑二百产。柳则认为史官秘密书写善恶,起不到惩劝作用。于是上疏称:古时人君设立史官,不仅仅是记事而已,也是用来作为鉴戒。行为举止由左史记录,言论由右史记录,表扬善行批评恶行,以树立风声。所以南史抗节,书表崔杼的罪行;董狐书法,载明赵盾之愆。由此得知直笔书史,由来已久。但是汉魏以来,却秘密记注,衹是后世得知,却对当世无用,不是所谓赞扬其美,匡救其恶。而且著述之人,秘密撰述其事,就是可以直笔,别人也不知道。何止人们恣意议论,也自起异端。因此有人说班固受金,陈寿求米。著作汉魏历史的,不是一家;著作晋代历史的,也有数家。后代纷纭,没有人知道什么是正确的。陛下以天为法,治理天下,考察古事,勤劳政务。可以广开进谏之路,接受忠直之言。各史官记事,都是当朝明言其实情,然后交给史阁。这样才使是非一目了然,得失无隐。使闻知善言善行者日修养,有过失者心中惧怕。大胆以浅陋的见解,轻率地冲犯,向皇上呈报。请求将此不明事理之言,咨询众议。此事便依柳纠建议施行。

  十四年,委任为秘书丞。秘书虽然管辖着作,但是不参与撰写史事,而从柳纠任此职,开始监掌撰写史事。十六年,迁任中书侍郎,撰修起居注,依然兼管秘书丞事务。当时人讨论文章体裁,有古今文体不同的意见。柳则认为时代有古今之别,文章没有古今之分,因此着文《文质论》。文章太长而不载。魏废帝初年,迁任秘书监,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柳纠为人轻慢不拘,不事小节,穿破旧的衣服,吃粗淡的茶饭,未曾改变操守。有人讥笑他。柳纠说:“穿衣不过是合体,吃饭不过是充饥。刻意追求,徒劳费神。“魏恭帝元年冬天,去世,终年五十四岁。获赠兖州刺史。谧为孝。有文章数十篇流传于世。其子柳鸿渐继嗣。吕思礼,是束平寿张人。性情温和,不随便结交人。十四岁时,师从徐遵明学习。擅长于辩论诘难.诸生评论他说:“讲《尚书》论《易经》,具锋难敞。“十九岁,举为秀才,对策得到高等名次。任为相州功曹参军。葛荣围攻邺城,吕思礼立下防守功勋,赐封平陆县伯,委任为乐城令。普泰年间,仆射司马子如推荐为尚书二千石郎中。不久因为出身微贱而被调出尚书省,兼任国子博士。于是请求为关西大行台郎中,与姚约瑜、茹文就一同入关,为行台贺拔岳所器重。专门掌管机密,为当时人称誉。贺拔岳为侯莫陈悦所害,赵贵等人商议派遣赵连达迎接左担,吕思礼参与谋略。当主担为阗西大都督时,任吕思礼为府长史,不久任为行台右丞。以迎接魏孝武帝的功劳,封为汝阳县子,食邑四百户,加冠军将军,任为黄门侍郎。魏文帝登基,领著作郎,任安束将军、都官尚书,兼任七兵、殿中二曹事。随从擒获窦泰,进爵为侯,食邑八百户。大统四年,因为诽谤朝政,赐死。吕思礼好学,有文章写作才能。虽然身兼军务政务,还是手不释卷。白天处理政务,晚上读书学习.命令奴仆手执蜡烛,一夜烛烬多至数升。沙苑战役获胜,令其书写公告,一顿饭的工夫便书写完毕。太祖叹服他写得又快又好。所写的碑谏表颂,都在社会上流传。七年,追赠车骑大将军、定州刺史。其子吕卖继嗣。大象末年,位至驾部下大夫。此时有博陵崔腾、新蔡董绍都很早便有名声,历任清要显达的宫职。崔腾位至丞相府长生,董绍位至御史中丞。都因为投书谤议,赐死.薛恺字景猷,是河东汾阴人。他曾祖父薛弘敞,遇上赫连之乱,率领族人避难于襄阳。薛恺很早就失去父亲,家境贫困,亲自耕作以养祖母,有了空暇便读书学习。当时人不觉得他很出色.江南政权选人时,多以世族入选。薛‘瞪既然流亡于此,就不被擢用。但他仗恃才能恣逞意气,未曾趋附世禄之门。左中郎将京兆韦潜度对薛‘隘说:“您的门第地位并不微贱低下, fl身的才能又不低劣,为什么不揽衣挥拂恭恭敬敬地多去参见吏部?“薛恺回答:“‘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古人都因此而叹息。我不会如此去做。“韦潜度对人说:“这位年轻人慷慨有志气,衹是生不逢世而已。“孝昌年间,策马回归洛阳。原先,薛灯的从祖父薛真度与其族祖薛安都以徐、兖之地归附于魏,其子怀垡见到垄崖,对他十分亲善。正当尔塞茔废立皇帝,莲懂于是回到2眯,在整}曲家中居住。不与外人交往,终日读书,亲手抄写,将近二百卷。惟有郡守元袭,时时邀请他屈驾光临,以平等的礼节相待。薛怀俊常说:“你回到乡里,不经营产业,又不肯娶妻,莫非还要去南方?“薛‘隘自行其乐,不改自己的志向。普泰年间,任为给事中,加伏波将军。当齐神武起兵时,薛灯往东游于陈、梁之间,对族人薛孝通说:“高欢起兵犯上,丧乱才开始。关中是形胜之地,肯定会出霸主。“于是与薛孝通一起到长安。侯莫陈悦听说后,征召委任为行台郎中,任镇远将军、步兵校尉。侯莫陈悦害死贺拔岳,军人都相互庆贺,衹有薛恺对亲近的人说:“侯莫陈悦本来就没有什么才略,又害死良将,失败的结果,很快就会到来。我们将要被人所俘虏,有什么可庆贺的!“闻者都认为很对,十分担心。不久太祖平定侯莫陈悦,举荐薛恺为记室参军。魏孝武帝西迁,授予薛恺征虏将军、中散大夫,封为夏阳县男,食邑二百尸。魏文帝登基,授予中书侍郎,加安柬将军,增加百户食邑,进爵为伯。大统四年,宣光、清徽殿刚建成,薛恺为之作颂。魏文帝又造二件欹器,一件是二仙人共持一钵,在一个盘内,钵盖有山。山有香气,一仙人又持金瓶站立器上,以水灌山,水出于瓶而注入器,烟气从山中发出,称为仙人欹器。另一件是二荷花在一个盘内,相隔盈尺,中间有莲下垂于器上,用水注荷,从莲而出灌于器中,装饰以凫雁蟾蜍,称为水芝欹器。二盘各放置于一床,钵圆而床方,中间有人,称为是三才之象。都放置于清徽殿前。器形像觥但呈方形,水满则平,水溢则倾倒。薛恺均为之作颂。左箍初年,礼仪制度不完备。左担令堑丝与卢盛、檀塞等人参酌修定。自认为身遭变乱,流离在外,所以不听音乐。虽然独处在幽室中,也有悲戚之容。后来因事获罪而死。其子壁厘继嗣,官至礼部下大夫、仪同大将军、聘速副使。萨真,是冱塞2妪人。他祖父整龌,任缝平远将军、迥塞越守、安邑侯。他父亲产丛,任尚书吏部郎、遣回卢垩二郡守。堕寞自幼博览群书,喜好作文。尚未成年,任为州主簿、郡功曹。从家中征召出来任奉朝请。不久迁任左将军、太中大夫。随从魏孝武帝西迁,封为郃阳县子,食邑四百户,进号中军将军。魏废帝元年,领著作佐郎,修国史。不久任中书侍郎,编修起居注。迁任中书令、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燕公于谨征伐江陵,任薛贵为司录。军中谋略,薛真都参与商讨决策。江陵平定,进爵为伯,增加五百产食邑。朝廷准备修改制度,依照《周礼》定制,令薛寞与小宗伯卢辩斟酌古今制度,考察修定。六官建,授予内史下大夫.孝闵帝登基,进爵为侯,增加五百户食邑,转任御正中大夫.当时前中书监卢柔,学术水平很高深,文辞华丽富赡,而薛真可与之并驾齐驱,所以当世称为卢、薛。一段时间后,进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出朝任淅州刺史。在职位上去世。僚吏百姓为之哀伤叹惜。获赠虞州刺史,谧号称为理。所著作的文章二十多卷,流行于世。又撰作《西京记》三卷,引经据典广博,当世称赞其博闻多识。薛真特别孝顺,虽然已经年老,职务繁忙,但是对于尽孝冬温夏清侍奉父母之礼,早晚不会有违。当时人以此而加以称赞。其子薛明继嗣。大象末年,任仪同大将军、清水郡守。李昶,是顿丘临黄人,小名那。他祖父李彪,名重魏朝,任御史中尉。他父亲李游,亦有才能德行,为当世所称赞。李游兄李志,任南荆州刺史,李游随从他到南荆州。此时发生尔朱氏之乱,李游与李志都逃奔江束。李昶性格严正急躁,不喜好交游。幼年已会写作,在洛阳有名声。当时洛阳设置明堂,李昶十几岁,作《明堂赋》。虽然不够卓异广博,但是表现出的才力和体制很值得一看。看了文章的人都说“有家风矣”。初次谒见太祖,太祖很看重他,大力资助,令其入太学学习。太祖每次接见学生,都要向李昶问及才智德行。李昶神情明慧,应对明辩,太祖总是加以夸赞。绥德公陆通广为招选僚吏,要求以李昶任司马,太祖同意。李昶虽然年轻,陆通却特加接待,公务私事,都由他决定。又兼二千石郎中,典掌仪注。数次升迁而任都官郎中、相州大中正、丞相府束合祭酒、中军将军、银青光禄大夫。李昶虽然任郎官,太祖常以书记委任。于是任李昶为丞相府记室参军、著作郎,撰修国史。转任大行台郎中、中书侍郎。不久,转任黄门侍郎,封为临黄县伯,食邑五百户。太祖曾经对李昶说:“卿祖父当年在中朝,任御史中尉。卿节操贞尚,理当不败坏家风。不过我以中尉是执法弹劾的官职,爱憎所在,所以一直没有授任予卿。但是此职位很久无人担任,看来没有人比您更合适。“于是任李昶为御史中尉。一年后,加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赐姓宇文氏。建立六官,任为内史下大夫,进爵为侯,增加五百户食邑,迁升内史中大夫。世宗初年,兼摄御伯中大夫。武成元年,任中外府司录。保定初年,进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二年,转任御正中大夫。当时因为近侍重要而清正,盛选国家精华,于是以李昶和安昌公元则、中都公陆逞、临淄公唐瑾等都任纳言。不久进爵为公,食邑增至一千三百户。五年,出朝任昌州刺史。在州任上有病,启奏请求回朝,得到批准。尚未回到京城,在路上去世。终年五十岁。获赠相瀛二州刺史。李昶在太祖之时已位据枢要,兵马调度,专门委任给他,诏册文笔,都是李昶所作。当晋公宇文护执政时,委任依然如故。李昶常说:“文章之事,不足于流传后世,治理国家达到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也许可以赶得上古人。“所以他的文章,没有留下草稿。他衹留心于政务。当时其父亲在江南,自己在关中,从年轻到去世,不饮酒听音乐。时人为此而称赞他。其子李丹继嗣。当时有产垩人擅画,字凰翅。好读书,善于写文章,能鼓瑟。早年为琅邪王诵看重。十九岁时,为魏孝明帝挽郎。后来司州牧、城阳王元徽任檀翥为从事,他不乐意。不久称病去职,客游三辅。此时毛遐任行台,镇守北雍州,上表任檀翥为行台郎中。正逢尔朱天光束拒齐神武,檀翥随从进入洛阳。任为西兖州录事参军,历任司空田曹参军,加镇远将军,兼任殿中侍御史。台中的文书奏章,都是他所写。不久为毛鸿宾的副手镇守潼关,加前将军、太中大夫。魏孝武帝西迁,赐封高唐县子,兼任中书舍人,撰修国史,加镇军将军。后来因为言论轻躁,被黄门侍郎徐招驳斥,死于廷尉监狱中。互伟字粒亘,是!蛐迢堕入。魏昭成帝的后代。曾祖父豆盅。任尚书左仆射。封城阳王。祖父元盛,任通直散骑常侍,封城阳公。父亲元岖,以左卫将军随从逸垄垂游西迁,任为中书监、壅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封濮驻。元伟自小喜好学习,文才很好。成年,授予员外散骑侍郎。因为侍从的功劳,封为高阳县伯。大统初年,任为伏波将军、度支郎中,领太子舍人。十一年,迁任太子庶子,领兵部郎中。不久任为东南道行台右丞。十六年,进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以其为魏氏宗室,进封爵位为南安郡王,食邑五百户。十七年,任为幽州都督府长史。尉迟迥伐蜀,任元伟为司录。书檄文记,都是元伟撰写。平定蜀地,以功而增加五百户食邑。建立六官时,任为师氏下大夫,爵位随规定而降,改封为淮南县公。孝闵帝登基,任为置公宇文护府司录。世宗初年,任为师氏中大夫。韶书令他在麟趾殿刊正经籍。不久委任为陇右总管府长史,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保定二年,迁任成州刺史。元伟行政祟尚清静,百姓乐意归附,三千余流民复业。天和元年,入朝为匠师中大夫,转任司宗中大夫。六年,出朝任随州刺史。元伟以母亲老迈推辞,不到任。改任司宗。不久因为母亲丧事去职。建德二年,又任司宗,转任司会中大夫,兼任民部中大夫,迁任小司寇。四年,任元伟为主使,回访齐朝。当年秋天,高祖亲自率军柬讨。元伟被齐人扣押。六年,平定齐朝,元伟才被释放。高祖因为他被扣押了很长时间,加授上开府.大象二年,任襄州刺史,进位大将军。元伟性情温柔,喜欢清静。居家不置办产业.笃志学习,爱好文史,政事之暇,未曾放弃读书。为人谨慎小心,与人无争。当时人因此而加以称赞。当初从邺而来,庾信赠诗:“虢亡垂棘反,齐平宝鼎归。“他得到文学之士的敬重就如此例。后因病去世。太祖天性宽容仁厚,不猜忌他人。元氏族人,都得以保全,朝廷内外所任,分布在各种职务。孝闵帝登基,没有改动。明、武继位,也遵照先人的遣志。虽然上天已弃魏朝,国鼎已迁改,但是枝叶荣盛繁茂,足以超过前代。不过简牍散亡,事情多半湮没。现录其姓名和身份可知者,附在此处。

  柱国大将军、太傅、大司徒、广陵王元欣,柱国大将军。特进、尚书令、少师、义阳王元子孝,尚书仆射、冯翊王元季海,

  七兵尚书、陈郡王元玄,

  大将军、淮安王元育,

  大将军、梁王元俭,

  大将军、尚书令、少保、小司徒、广平郡公

  元赞,大将军、纳言、小司空、荆州总管、安昌郡公元则,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少师、韩国公元罗,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鲁郡公元正,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中书监、洵州刺史、宜都郡公元颜子,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塑业刺史、安乐县公正画,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武卫将军、遥蛆刺史、房陵县公互昼。

  史臣曰:太祖除暴平乱,创立基业,勤于政事,求取贤良之才,共同治理各种政务。以焚林来访阮,以树榜在道而求孙,可以说野无遣才,朝中多是君子。苏亮等人都学识渊博,作文擅长修饰文辞,或挥翰凤池,或著书麟阁,都居于高职,各施展其才能。比拟于陈、徐,后生确实可畏;论其任遇,都是当时良选。魏文帝曾经说:“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说的就是吕思礼、薛灯之辈了。

  苏亮 弟湛 柳虬 吕思礼 薛憕 薛寘 李昶 元伟

  苏亮字景顺,武功人也。祖权,魏中书侍郎、玉门郡守。 父佑,泰山郡守。

  亮少通敏,博学,好属文,善章奏。初举秀才,至洛阳, 遇河内常景。景深器之,退而谓人曰 :“秦中才学可以抗山东 者,将此人乎 。”魏齐王萧宝夤引为参军。后宝夤开府,复为 其府主薄。从宝夤西征,转记室参军。宝夤迁大将军,仍为之 掾。宝夤雅知重亮,凡有文檄谋议,皆以委之。寻行武功郡事, 甚着声绩。宝夤作乱,以亮为黄门侍郎。亮善处人间,与物无 忤。及宝夤败,从之者遇祸,唯亮获全。乃长孙稚、尔朱天光 等西讨,并以亮为郎中,专典文翰。累迁镇军将军、光禄大夫、 散骑常侍、岐州大中正。贺拔岳为关西行台,引亮为左丞,典 机密。 魏孝武西迁,除吏部郎中,加卫将军、右光禄大夫。大统 二年,拜给事黄门侍郎,领中书舍人。魏文帝子宜都王式为秦 州刺史,以亮为司马。帝谓亮曰 :“黄门侍郎岂可为秦州司马, 直以朕爱子出蕃,故以心腹相委,勿以为恨 。”临辞,赐以御 马。七年,复为黄门郎,加骠骑将军。八年,迁都官尚书、使 持节、行北华州刺史,封临泾县子,邑三百户。除中书监,领 著作,修国史。亮有机辩,善谈笑。太祖甚重之。有所筹议, 率多会旨。记人之善,忘人之过。荐达后进,常如弗及。故当 世敬慕焉。十四年,除秘书监、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寻拜 大行台尚书,出为岐州刺史。朝廷以其作牧本州,特给路车、 鼓吹,先还其宅,并给骑士三千。列羽仪,游乡党,经过故人, 欢饮旬日,然后入州。世以为荣。十七年,征拜侍中。卒于位。 赠本官。

  亮少与从弟绰俱知名。然绰文章少不逮亮,至于经画进趣, 亮又减之。故世称二苏焉。亮自大统以来,无岁不转官,一年 或至三迁。佥曰才至,不怪其速也。所着文笔数十篇,颇行于 世。子师嗣。以亮名重于时,起家为黄门侍郎。

  亮弟湛,字景隽。少有志行,与亮俱著名西土。年二十余, 举秀才,除奉朝请,领侍御史,加员外散骑侍郎。萧宝夤西讨, 以湛为行台郎中,深见委任。及宝夤将谋叛逆,湛时卧疾于家。 宝夤乃令湛从母弟天水姜俭谓湛曰 :“吾不能坐受死亡,今便 为身计,不复作魏臣也。与卿死生荣辱,方当共之,故以相报。” 湛闻之,举声大哭。俭遽止之曰:“何得便尔?”湛曰:“阖门 百口,实时屠灭,云何不哭。”哭数十声,徐谓俭曰:“为我白 齐王,王本以穷而归人,赖朝廷假王羽翼,遂得荣宠至此。既 属国步多虞,不能竭诚报德,岂可乘人间隙,便有问鼎之心乎。 今魏德虽衰,天命未改。王之恩义,未洽于民,破亡之期,必 不旋踵。苏湛终不能以积世忠贞之基,一旦为王族灭也 。”宝 夤复令俭谓湛曰:“此是救命之计,不得不尔 。”湛复曰:“凡 举大事,当得天下奇士。今但共长安博徒小儿辈为此计,岂有 办哉。湛不忍见荆棘生王户庭也。愿赐骸骨还旧里,庶归全地 下,无愧先人 。”宝夤素重之,知必不为己用,遂听还武功。 宝夤后果败。

  孝庄帝即位,征拜尚书郎。帝尝谓之曰 :“闻卿答萧宝夤, 甚有美辞,可为我说之也。”湛顿首谢曰:“臣自惟言辞不如伍 被远矣,然始终不易,窃谓过之。但臣与宝夤周旋契阔,言得 尽心,而不能令其守节,此臣之罪也 。”孝庄大悦,加授散骑 侍郎。寻迁中书侍郎。

  孝武初,以疾还乡里,终于家。赠散骑常侍、镇西将军、 雍州刺史。湛弟让,字景恕。幼聪敏,好学,颇有人伦鉴识。 初为本州主薄,稍迁别驾、武都郡守、镇远将军、金紫光禄大 夫。及太祖为丞相,引为府属,甚见亲待。出为卫将军、南汾 州刺史。治有善政。寻卒官。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泾州 刺史。 柳虬字仲蟠,司会庆之兄也。年十三,便专精好学。时贵 游子弟就学者,并车服华盛,唯虬不事容饰 。遍(授)〔受〕 五经,略通大义,兼博涉子史,雅好属文。孝昌中,扬州刺史 李宪举虬秀才,兖州刺史冯隽引虬为府主薄。既而樊子鹄为吏 部尚书,其兄义为扬州。治中,加镇远将军,非其好也,遂弃 官还洛阳。属天下丧乱,乃退耕于阳城,有终焉之志。

  大统三年,冯翊王元季海、领军独孤信镇洛阳。于时旧京 荒废,人物罕极,唯有虬在阳城,裴诹在颍川。信等乃俱征之, 以虬为行台郎中,诹为都督府属,并掌文翰。时人为之语曰: “北府裴诹,南省柳虬 。”时军旅务殷,虬励精从事,或通夜 不寝。季海尝云 :“柳郎中判事,我不复重看 。”四年,入朝, 太祖欲官之,虬辞母老,乞侍医药。太祖许焉。久之为独孤信 开府从事中郎。信出镇陇右,因为秦州刺史,以虬为二府司马。 虽处元僚,不综府事,唯在信左右谈论而已。因使见太祖,被 留为丞相府记室。追论归朝功,封美阳县男,邑二百户。 虬以史官密书善恶,未足惩劝。乃上疏曰:

  古者人君立史官,非但记事而已,盖所以为监诫也。动则 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彰善瘅恶,以树风声。故南史抗节, 表崔杼之罪;董狐书法,明赵盾之愆。是知直笔于朝,其来久 矣。而汉魏已还,密为记注,徒闻后世,无益当时,非所谓将 顺其美,匡救其恶者也。且著述之人,密书其事,纵能直笔, 人莫之知。何止物生横议,亦自异端互起。故班固致受金之名, 陈寿有求米之论。着汉魏者,非一氏;造晋史者,至数家。后 代纷纭,莫知准的。

  伏惟陛下则天稽古,劳心庶政。开诽谤之路,纳忠谠之言。 诸史官记事者,请皆当朝显言其状,然后付之史阁。庶令是非 明着,得失无隐。使闻善者日修,有过者知惧。敢以愚管,轻 冒上闻。乞以瞽言,访之众议。事遂施行。

  十四年,除秘书丞。秘书虽领著作,不参史事,自虬为丞, 始令监掌焉。十六年,迁中书侍郎,修起居注,仍领丞事。时 人论文体者,有古今之异。虬又以为时有今古,非文有今古, 乃为文质论。文多不载。魏废帝初,迁秘书监,加车骑大将军、 仪同三司。

  虬脱略人间,不事小节,弊衣疏食,未尝改操。人或讥之。 虬曰 :“衣不过适体,食不过充饥。孜孜营求,徒劳思虑耳。” 魏恭帝元年冬,卒,时年五十四。赠兖州刺史。谥曰孝。有文 章数十篇行于世。子鸿渐嗣。

  吕思礼,东平寿张人也。性温润,不杂交游。年十四,受 学于徐遵明。长于论难。诸生为之语曰 :“讲书论易,其锋难 敌 。”十九,举秀才,对策高第。除相州功曹参军。葛荣围邺, 思礼有守御勋,赐爵平陆县伯,除栾城令。普泰中,仆射司马 子如荐为尚书二千石郎中。寻以地寒被出,兼国子博士。乃求 为关西大。行台贺拔岳所重。专掌机密,甚得时誉。

  岳为侯莫陈悦所害,赵贵等议遣赫连达迎太祖,思礼预其 谋。及太祖为关西大都督,以思礼为府长史,寻除行台右丞。 以迎魏孝武功,封汝阳县子,邑四百户,加冠军将军,拜黄门 侍郎。魏文帝即位,领著作郎,除安东将军、都官尚书,兼七 兵、殿中二曹事。从擒窦泰,进爵为侯,邑八百户。大统四年, 以谤讪朝政,赐死。

  思礼好学,有文才。虽务兼军国,而手不释卷。昼理政事, 夜则读书。令苍头执烛,烛烬夜有数升。沙苑之捷,命为露布, 食顷便成。太祖叹其工而且速。所为碑诔表颂,并传于世。七 年,追赠车骑大将军、定州刺史。子亶嗣。大象末,位至驾部 下大夫。

  时有博陵崔腾、新蔡董绍并早有名誉,历职清显。腾为丞 相府长史,绍为御史丞。俱以投书谤议,赐死。

  薛憕字景猷,河东汾阴人也。曾祖弘敞,值赫连之乱,率 宗人避地襄阳。

  憕早丧父,家贫,躬耕以养祖母,有暇则览文籍。时人未 之奇也。江表取人,多以世族。憕既羇旅,不被擢用。然负才 使气,未尝趣世禄之门。左中郎将京兆韦潜度谓憕曰 :“君门 地非下,身材不劣,何不憕裾数参吏部?”憕曰:““世冑蹑高 位,英俊沉下僚”,古人以为叹息。窃所未能也。”潜度告人曰: “此年少极慷慨,但不遭时耳。”

  孝昌中,杖策还洛阳。先是,憕从祖真度与族祖安都拥徐、 兖归魏,其子怀隽见憕,甚相亲善。属尔朱荣废立,遂还河东, 止怀隽家。不交人物,终日读书,手自抄略,将二百卷。唯郡 守元袭,时相要屈,与之抗礼。怀隽每曰 :“汝还乡里,不营 产业,不肯取妻,岂复欲南乎?”憕亦恬然自处,不改其旧。 普泰中,拜给事中,加伏波将军。

  及齐神武起兵,憕乃东游陈、梁间,谓族人孝通曰 :“高 欢阻兵陵上,丧乱方始。关中形胜之地,必有霸王居之 。”乃 与孝通俱游长安。侯莫陈悦闻之,召为行台郎中,除镇远将军、 步兵校尉。及悦害贺拔岳,军人咸相庆慰。憕独谓所亲曰:“悦 才略本寡,辄害良将,败亡之事,其则不远。吾属今即为人所 虏,何庆慰之有乎!”闻者以憕言为然,乃有忧色。寻而太祖 平悦,引憕为记室参军。魏孝武西迁,授征虏将军、中散大夫, 封夏阳县男,邑二百户。魏文帝即位,拜中书侍郎,加安东将 军,增邑百户,进爵为伯。

  大统四年,宣光、清徽殿初成,憕为之颂。魏文帝又造二 欹器。一为二仙人共持一钵,同处一盘,钵盖有山,山有香气, 一仙人又持金瓶以临器上,以水灌山,则出于瓶而注乎器,烟 气通发山中,谓之仙人欹器。一为二荷同处一盘,相去盈尺, 中有莲下垂器上,以水注荷,则出于莲而盈乎器,为凫鴈蟾蜍 以饰之,谓之水芝欹器。二盘各处一床,钵圆而床方,中有人, 言三才之象也。皆置清徽殿前。器形似觥而方,满则平,溢则 倾。憕各为作颂。

  大统初,仪制多阙。太祖令憕与卢辩、檀翥等参定之。自 以流离世故,不听音乐。虽幽室独处,尝有戚容。后坐事死。 子舒嗣,官至礼部下大夫、仪同大将军、聘陈使副。

  薛寘,河东汾阴人也。祖遵彦,魏平远将军、河东郡守、 安邑侯。父乂,尚书吏部郎、清河广平二郡守。

  寘幼览篇籍,好属文。年未弱冠,为州主簿、郡功曹。起 家奉朝请。稍迁左将军、太中大夫。从魏孝武西迁,封合阳县 子,邑四百户,进号中军将军。魏废帝元年,领著作佐郎,修 国史。寻拜中书侍郎,修起居注。迁中书令、车骑大将军、仪 同三司。燕公于谨征江陵,以寘为司录。军中谋略,寘并参之。 江陵平,进爵为伯,增邑五百户。朝廷方改物创制,欲行周礼, 乃令寘与小宗伯卢辩斟酌古今,共详定之。六官建,授内史下 大夫。 孝闵帝践阼,进爵为侯,增邑五百户,转御正中大夫。时 前中书监卢柔,学业优深,文藻华赡,而寘与之方驾,故世号 曰卢、薛焉。久之,进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出为淅 州刺史。卒于位。吏民哀惜之。赠虞州刺史,谥曰理。所着文 笔二十余卷,行于世。又撰西京记三卷,引据该洽,世称其博 闻焉。寘性至孝,虽年齿已衰,职务繁广,至于温凊之礼,朝 夕无违。当时以此称之。子明嗣。大象末,仪同大将军、清水 郡守。 李昶,顿丘临黄人也,小名那。祖彪,名重魏朝,为御史 中尉。父游,亦有才行,为当世所称。游兄志,为南荆州刺史, 游随从至州。属尔朱之乱,与志俱奔江左。

  昶性峻急,不杂交游。幼年已解属文,有声洛下。时洛阳 创置明堂,昶年十数岁,为明堂赋。虽优洽未足,而才制可观。 见者咸曰“有家风矣”。初谒太祖,太祖深奇之,厚加资给, 令入太学。太祖每见学生,必问才行于昶。昶神情清悟,应对 明辨,太祖每称叹之。绥德公陆通盛选僚寀,请以昶为司马, 太祖许之。昶虽年少,通特加接待,公私之事,咸取决焉。又 兼二千石郎中,典仪注。累迁都官郎中、相州大中正、丞相府 东合祭酒、中军将军、银青光禄大夫。昶虽处郎官,太祖恒欲 以书记委之。于是以昶为丞相府记室参军、著作郎,修国史。 转大行台郎中、中书侍郎。顷之,转黄门侍郎,封临黄县伯, 邑五百户。

  太祖尝谓昶曰 :“卿祖昔在中朝,为御史中尉。卿操尚贞 固,理应不坠家风。但孤以中尉弹劾之官,爱憎所在,故未即 授卿耳。然此职久旷,无以易卿 。”乃奏昶为御史中尉。岁余, 加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赐姓宇文氏。六官建,拜 内史下大夫,进爵为侯,增邑五百户,迁内史中大夫。世宗初, 行御伯中大夫。武成元年,除中外府司录。保定初,进骠骑大 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二年,转御正中大夫。时以近侍清要, 盛选国华,乃以昶及安昌公元则、中都公陆逞、临淄公唐瑾等 并为纳言。寻进爵为公,增邑通前一千三百户。五年,出为昌 州刺史。在州遇疾,启求入朝,诏许之。还未至京,卒于路。 时年五十。赠相瀛二州刺史。

  昶于太祖世已当枢要,兵马处分,专以委之,诏册文笔, 皆昶所作也。及晋公护执政,委任如旧。昶常曰 :“文章之事, 不足流于后世,经邦致治,庶及古人 。”故所作文笔,了无藳 草。唯留心政事而已。又以父在江南,身寓关右,自少及终, 不饮酒听乐。时论以此称焉。子丹嗣。

  时有高平檀翥,字凤翔。好读书,善属文,能鼓瑟。早为 琅邪王诵所知。年十九,为魏孝明帝挽郎。其后司州牧、城阳 王元徽以翥为从事,非其好也。寻谢病,客游三辅。时毛(遯) 〔遐〕为行台,镇北雍州,表翥为行台郎中。会尔朱天光东拒 齐神武,翥随赴洛。除西兖州录事参军,历司空田曹参军,加 镇远将军,兼殿中侍御史。台中表奏,皆翥为之。寻副毛鸿宾 镇潼关,加前将军、太中大夫。魏孝武西迁,赐爵高唐县子, 兼中书舍人,修国史,加镇军将军。后坐谈论轻躁,为黄门侍 郎徐招所驳,死于廷尉狱。

  元伟字猷道,河南洛阳人也。魏昭成之后。曾祖忠,尚书 左仆射,城阳王。祖盛,通直散骑常侍,城阳公。父顺,以左 卫将军从魏孝武西迁,拜中书监、雍州刺史、开府仪同三司, 封濮阳王。

  伟少好学,有文雅。弱冠,授员外散骑侍郎。以侍从之劳, 赐爵高阳县伯。大统初,拜伏波将军、度支郎中,领太子舍人。 十一年,迁太子庶子,领兵部郎中。寻拜东南道行台右丞。十 六年,进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以魏氏宗室,进爵南安郡 王,邑五百户。十七年,除幽州都督府长史。及尉迟迥伐蜀, 以伟为司录。书檄文记,皆伟之所为。蜀平,以功增邑五百户。 六官建,拜师氏下大夫,爵随例降,改封淮南县公。

  孝闵帝践祚,除晋公护府司录。世宗初,拜师氏中大夫。 受诏于麟趾殿刊正经籍。寻除陇右总管府长史,加骠骑大将军、 开府仪同三司。保定二年,迁成州刺史。伟政尚清静,百姓悦 附,流民复业者三千余口。天和元年,入为匠师中大夫,转司 宗中大夫。六年,出为随州刺史。伟辞以母老,不拜。还为司 宗。寻以母忧去职。建德二年,复为司宗,转司会中大夫,兼 民部中大夫,迁小司寇。四年,以伟为使主,报聘于齐。是秋, 高祖亲戎东讨,伟遂为齐人所执。六年,齐平,伟方见释。高 祖以其久被幽絷,加授上开府。大象二年,除襄州刺史,进位 大将军。

  伟性温柔,好虚静。居家不治生业。笃学爱文,政事之暇, 未尝弃书。谨慎小心,与物无忤。时人以此称之。初自邺还也, 庾信赠其诗曰:“虢亡垂棘反,齐平宝鼎归。”其为辞人所重如 此。后以疾卒。

  太祖天纵宽仁,性罕猜忌。元氏戚属,并保全之,内外任 使,布于列职。孝闵践祚,无替前绪。明、武缵业,亦遵先志。 虽天厌魏德,鼎命已迁,枝叶荣茂,足以逾于前代矣。然简牍 散亡,事多湮没。今录其名位可知者,附于此云。

  柱国大将军、太傅、大司徒、广陵王元欣。

  柱国大将军、特进、尚书令、少师、义阳王元子孝。

  尚书仆射、冯翊王元季海。

  七兵尚书、陈郡王元玄,

  大将军、淮安王元育,

  大将军、梁王元俭。

  大将军、尚书令、少保、小司徒、广平郡公元赞。

  大将军、纳言、小司空、荆州总管、安昌郡公元则。

  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少师、韩国公元罗。

  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鲁郡公元 正。

  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中书监、洵州刺史、 宜都郡公元颜子。

  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鄯州刺史、安乐县公 元寿。 侍中、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武卫将军、遂州刺史、 房陵县公元审。

  史臣曰:太祖除暴宁乱,创业开基,昃食求贤,共康庶政。 既焚林而访阮,亦牓道以求孙,可谓野无遗才,朝多君子。苏 亮等并学称该博,文擅雕龙,或挥翰凤池,或著书麟阁,咸居 禄位,各逞琳琅。拟彼陈、徐,惭后生之可畏;论其任遇,实 当时之良选也。魏文帝有言:“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其吕 思礼、薛憕之谓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jing.com/wenzhang/17634.html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