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道中赏析

小榖城荒路屈盘,石根寒碧涨秋湾。
千章秀木黄公庙,一点飞雪白塔山。
好景落谁诗句里,蹇驴驮我画图间。
膏肓泉石真吾事,莫厌乘兴数往还。

我从小时候就爱翻看家中的历史书籍,对于记载地方历史名人的那些更是爱不释手。在高中学习绘画前,我都想着自己将来做一名考古工作者。大学和研究生学习水墨人物画后,就开始想着把自己脑海里的人物形象转为宣纸上的作品。
     今年寒假,再次阅读有关地方名人的书籍,着手和爸爸一起编写《文宗意脉 ——东平府学文化传承对中国画的影响》一书,豁然感觉到有那么多影响过画坛的东平历史名人,他们知识渊博,能诗善画,书法也颇有美誉,只是因为诸多原因,传世作品极少,人们甚至不知道他们的音容相貌。谢赫有言:“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看着这些文人旧事,我突然有了用自己稚嫩的画笔去尝试为部分先贤造像的冲动,金代文人、书画家赵沨是我选择创作的第一位。

        赵渢,字文孺,号黄山,东平,大定二十二年(1182)进士,曾被党怀英推荐做了应奉翰林文字,明昌末,仕至礼部郎中。有史载他:“性冲澹,工画,时称“草圣”,亦能绘墨竹,著有《黄山集》。”在当时赵渢的绘画书法已经得到了极高赞誉,如金代文学家、书法家赵秉文评其书画:“黄山先生擘窠大字,体兼颜苏,书画雄秀,当在石曼卿上。草书如行云流水,当在苏才翁黄鲁直伯仲间,非但不愧而已。”大文豪元好问评价说:“党承旨篆,阳冰以来一人而已,而以黄山配之,至今人谓之党赵。”又说:“黄山书如深山道士,草衣木食,不可以衣冠礼乐束缚,远而望之,知其为风尘物表。”。能得到当时大家们的称赞,无疑是对赵峰艺术水平的高度认可。

   赵渢也被人们称为“赵蹇驴”,据说是因为他在自己的《黄山道中》诗有“好景落谁诗句里,蹇驴驮我画图间”之句。此诗中的黄山是东平湖边的一座小山,水山相接,风景极佳,如他诗写:“小榖城荒路屈盘,石根寒碧涨秋湾。千章秀木黄公庙,一点飞雪白塔山。”赵渢喜爱,为此才“膏肓泉石真吾事,莫厌乘兴数往还。”赵渢还有一首描写东平湖景色的诗,名字叫《荷花》:“谁开玉鉴泻天光,占断人间六月凉。日落沙禽犹未散,也知受用藕花香。”读这两首诗,那些美美的夏秋之际东平湖风光便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清澈的湖水,徐徐的水汽,翠绿的荷叶,探头的红花,真是美不胜收,一派天然。

    想到这些,我便希望可以把赵渢这种怡然自乐、行于路上的状态描绘出来,于是,一头毛驴、一个童子,掩映的湖边柳树成为陪衬,赵渢则骑驴前视,头戴斗笠,他的眼中在看美景,也在寻诗;小童子在驴后挑酒葫芦跟进,两棵柳树在画面左上伸出呈怀抱之势,画面采用了近景视角并略带有深远的景象。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出现新的推敲的问题,如赵渢的容貌、衣着运势、毛驴的姿态动作,还有配景的选取,在翻看了一些古代及近现代画家的作品后,我不断尝试矫正自己的构图和表达方式,尽量用合适的笔墨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构图样子。

      虽然《赵沨寻诗图》只是我的一次粗浅尝试,但带给我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之思。经过积累,我还会去为那些东平府学的文化名人绘制新作,力求有进步,在这一页,打下自己的印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jing.com/wenzhang/18874.html

热门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