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网络删帖的江湖法则」正文
近日,一则百度员工有偿删帖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被逮捕的消息,引发媒体、公众集体对网络删帖现象的审视。类似付费删帖、删稿、删差评等情况,不仅存在于百度,也存在于新浪、搜狐、阿里巴巴、天涯社区等一干互联网巨擘中。
而实际上,不仅是有偿删帖,有偿发帖、回帖、转载也已成为一个潜在业务。法治周末记者调查发现,部分网络公关公司甚至监守自盗,在有偿发帖、转载的同时,为了获得回报更为丰厚的删帖业务,竟自行制造话题、发布虚假负面信息,坐等有偿删帖业务上门。
专家认为,这是网络进入“丛林时代”的产物,解除此危机的良方,除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加强行业自律之外,便是努力建立健康的民意表达机制。
刘东坐在电脑前,公关公司的QQ群里时不时跳出“专业删帖,价格优惠”的消息,他还在犹豫要选哪一家合作。刘东所在的某电子产品公司近期筹备上市,随之而来的,是竞争对手的恶意中伤,网络上有关负面新闻比比皆是。
作为公司的一名资深企宣,眼看着公司的负面新闻满天飞,如不及时处理就意味着要丢掉饭碗,刘东顾不上吃饭,啃了口面包,赶紧联系网络公关公司,谈删帖事宜。
一个QQ名叫“专业删帖”的张姓业务员给刘东发来信息,在要走了所要删除文章的链接5分钟后,表示删除这样的帖子需要7000元。刘东认为这个价钱太贵,同时他不敢肯定对方是个人行为还是公司行为,在一时吃不准的情况下,他决定再多看看别的渠道。
因为工作原因,刘东平时与各家网站多有联系,“很多编辑都熟悉,一有事情发生,公关部门或公关公司与对方进行沟通,都能及时把负面消息屏蔽掉。”现在能出现负面帖子的网站主要是一些咨询网站,公关人员也都与其经常保持联系。“大多时候并不产生费用,即使有也就200元一篇文章。”
刘东所知道的200元标准也是从公关公司那里了解到的。“这些事情,我们企业一般不会出面,都是委托公关公司去做,但现在是上市前的敏感期,我们得直接和那些删帖公司联系。”
刘东介绍,对企业而言,除去严重的产品质量问题,企业在生产、流通、销售的任何一个环节中还可能产生瑕疵,尤其在上市前,如果有任何问题被放到网上无限扩大,就可能给企业造成困扰,因此删帖、灭火成了企业必修课。
据了解,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删除网络负面信息已经成为一个潜在的业务,“收费删帖”公司甚至对处理过的链接实行“终生负责制”,而删帖的范围则包括门户网站、论坛社区、视频网站、知识问答平台、博客、微博、搜索引擎等。
删帖掮客
8月3日,媒体报道称,百度公司多名员工,因涉嫌与外部人员相互勾结收费删帖,已被刑事拘留。几天后,百度公司发言人证实,因受贿金额大,其中3人已被逮捕。
消息最先是从百度公司的一封内部邮件流传出来的。
这封在网络上流传的邮件中写道:
近期公司发生了几起严重违规违纪乃至涉嫌犯罪的案件,现通报如下:
1、社区搜索部孙××与外部人员相互勾结,收费删帖。2012年7月20日,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以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依法将孙××刑事拘留,涉案外部人员正在抓捕中。
2、社区搜索部许×与外部人员吕××相互勾结,违规设定/撤销小吧主,并通过小吧主收费删帖。2012年7月23日,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以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依法将许×及吕××刑事拘留。
3、公共事务部卢×利用职务之便,勾结外部中介机构及人员,收费删帖。2012年7月16日,北京市公安局以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依法将卢×刑事拘留。
4、知识搜索产品市场部郭××预谋勾结贴吧管理员收费删帖,因被公司发现而未遂。
根据公司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公司已解除与孙××、许×、卢×及郭××的劳动合同。
事实上,类似付费删帖、删稿、删差评等情况,不仅存在于百度,像新浪、搜狐、阿里巴巴、天涯社区等一干互联网巨擘中,都存在类似现象。此外,在中小型网站中,这类现象更是层出不穷,与知名网站相比,差别只是在价格的数量级上。
一家名为“北京删帖公司”提供给法治周末记者的删帖“报价单”显示:
小站每条1000元至1500元;中站每条1800元至2500元;大站每条5000元至12000元不等。猫扑、天涯等热门论坛,每条2500元至4000元;微博、博客,每条1200元至1800元;视频类网站,土豆网900元,优酷网2600元;快照,每条150元至500元。而以正面信息“掩埋”压制负面信息业务则按关键词收费,每个关键词发10篇正面新闻,转载至四五十家媒体,收费35000元。
“天涯帖子比较贵,每条2200元;其他网站的帖子每条均价1500元,删除百度快照另外加钱,每条至少300元。”该公司的业务员告诉记者,“差不多的网站我们都能删。”
这家公司自称拥有众多领域的专家组,团队成员包括两名法律顾问、3名网络安全专家、8名话题策划专家、数百个门户、社区高层及主编资源、3000位资深编辑资源,4500位论坛版主、名博资源,5200家媒体资源,数万个精品老账号。
“我们能够通过网站内部关系删除负面信息,绝对没问题。”该业务员说。
法治周末记者发现,类似这样从事网络公关的公司正越来越多,它们的主要业务是删帖和发帖。网络公关公司本着“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理念,在网站和当事企业、个人之间充当着“掮客”。
而隐藏在网络公关背后的,则是一条庞杂的黑色利益链。
删帖潜规则
在整条利益链上,一些门户网站及其工作人员则是另一“渔利者”。
某删帖公司员工王梅告诉记者,做这行关键要靠关系硬,他们在各大门户网站都有“内部关系”,大部分删帖都是通过给“好处费”、支付“删帖费”或买广告等方式公关门户网站实现的。而对于分多少钱给门户网站,删帖公司都讳莫如深。
法治周末记者以某食品公司企宣的身份联系了一个提供删帖服务的网络公关公司,当问到为什么删一条帖子要那么贵时,一位工作人员说:“网站不是我们的,我们也要花钱去摆平关系。”这位工作人员一再要求记者先预付一笔费用。“没钱不好办事。”
“和平面媒体不一样,在网络媒介上撤下一条帖子或是新闻相对容易,只需鼠标一点便了事。”王梅对法治周末记者说,网络公关公司只要在网站有熟人,一个电话就可以达到目的。“当然,每个人的关系网都不可能那么庞大,因此就用钱解决。我们收了钱之后,跟网站会有分成。”
当前,根据有关互联网管理规定,大多数网站尤其是商业网站并没有采编权,网站新闻只能是转载传统媒体的报道。
中国传媒大学网络口碑研究所副所长杨飞介绍,某些大型网站通过采取和个别传统报刊合作的方式,使后者成为网站的“傀儡刊物”,借重其采编权刊发报道进而在网站转载,以实现某些目的,“这种情况下,互联网没能成为舆论公器,而成了谋求私利的武器”。
除此之外,更为常见的一种方式是企业跟网站签订“保护性协议”,也就是企业同意在该网站投放多少广告,网站则承诺在一定时期内不出现该企业的负面消息。
“这就是所谓的潜规则。”杨飞说。
事实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网络营销和公关公司把网络删帖视为其业务的一部分。
王梅向记者坦承,网络删帖的事他们早就在做。据她介绍,网络删帖不仅是删除网友的帖子、博客、评论,还包括删除网站上的新闻。
王梅展示了一份她为某客户打造的危机处理方案,其中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控制影响力论坛的传播;二是封杀新闻报道。王梅解释,所谓控制影响力论坛的传播,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删帖。
“有些负面信息对企业来说确实是致命的。”杨飞认为,在互联网影响力日渐扩大的背景下,没有企业敢忽视网络舆论的力量。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为了赚钱,网络删帖这一新兴行业中甚至又衍生出了很多手段:如一些小网站、小论坛专门挑网络曝光帖子转发,或是自己制造曝光帖,等着人家来删帖,送钱上门。更有甚者,为了牟利,有的“删帖公司”还向记者表示“可以帮助打压竞争对手”,收费20万元至50万元。
记者调查中还发现,一些打着公益维权投诉旗号的网站和论坛,在接受公众投诉曝光信息后便坐等想删帖的人“上门送钱”,最终公众维权投诉的“炮弹”,变成了牟利者的“银弹”。
还有一些网络公关公司为“客户”设下局,先大量转发然后再删帖,以获得更多利益。“黑先锋”网络维护机构的工作人员“劝”记者,绝对不能把负面帖子随意发给一些删帖公司,“他们就喜欢转载这种材料,到时候再狠狠敲你一笔”。
删帖的正与邪
据删帖公司内部人士透露,删帖公司替企业“铲事儿”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与帖子网站编辑或者相关论坛的版主取得沟通,找那些有能力删除帖子的人删除目标帖子;二是如果公关不成,这些删帖公司就会另寻他法,比如利用技术手段排挤这些负面消息在搜索中的排名,以减少这些信息的影响范围。
此外,也可以通过黑客删帖。王梅表示,找黑客成本很高,除非是竞争对手的网站,可以找黑客帮忙攻击,但这种情况不多见。
“直接找网络编辑是最管用的,因为网络编辑也属于网络媒体的联络人,所以也是公关人员经常接触的。”王梅对记者透露。
据介绍,正规的申请删帖流程并不复杂,主要为登录贴吧投诉中心、填写投诉表单、提交投诉并等待处理、查看结果四个步骤。凡符合法律、贴吧协议规定的投诉请求,贴吧专职人员收到投诉后,将及时免费进行核查处理。
根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第36条的规定,当权利人发现网络侵权信息时,可以向网站提出删帖“通知”,网站应及时采取包括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措施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如果网站没有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就可能承担因此而产生的侵权责任。
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站对侵权帖子的删除行为既属于一种法律赋予的义务,同时也是网站避免自己承担责任的一种措施。
此外,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网站对于一些诸如宣扬暴力、淫秽、虚假信息等非法信息也有主动删帖的义务,这是网站自我管理的一种体现。可见,网站删帖有两种渠道,一是依有关方面申请的被动删除,二是依法管理的主动删除。
曾经在新浪网新闻中心任职的编辑王樱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成熟的网站都有较为严格的审核和删帖工作流程。当企业或者个人要求删除某条帖子时,必须出具充分的证据证实该帖子失实,并且“企业要附上营业执照、个人附上身份证复印件”,客服部门才会据此通知管理员删帖。
但这一程序并不是所有企业和个人都熟知的,而且影响力大的帖子和新闻往往会转载到数个论坛或网站上去。
同时,传统监管措施在类似造谣中伤的恶意曝光面前,往往显得非常无力。“警察根本来不及反应。”刘东认为,网络炒作短时间就足以动摇消费者对一品牌的信心,等公安部门追查过来的时候影响已经造成了。
(文中部分受访人为化名)(来源: 法治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