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涛甫:微博的功能限度

作者:张涛甫发布日期:2015-11-30

「张涛甫:微博的功能限度」正文

微博革命

微博现象是当下中国的媒介奇观,编织“围脖”已成为当下人们媒介生活的一种时尚。“围脖”这一温馨的称谓,反映了中国微博用户对这一新兴媒介产品的钟爱。据《2010中国微博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0月,中国微博服务的访问用户规模已达12521.7万人。刚刚过去的2010年被媒体称之为微博年。微博这一新的媒介形态经过商业网站的成功推广以及微博用户的接力追捧,被迅速制造成一个巨大的媒介神话。一种传播媒介要普及到5000万人,广播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互联网只用了4年。微博的发展速度更是惊人,仅用了14个月,新浪微博用户数量已超过7000万。可以这么说吧,微博不仅成为中国公共生活的里程碑式的事件,也成为千万人私人生活的标志性事件。

微博在中国媒介生态中的意义不同寻常,它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媒介革命。微博一小步,媒体一大步。微博刷新了中国的媒介视域,也改写了国人的媒介生活方式。微博所释放的“微动力”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公共与私人交往方式。尤其是在2010年若干典型与非典型公共事件中,微博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这一被中国网民热捧的新媒介甚至成为穿越信息黑洞的牵引力量。“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这正是对当下中国语境下微博效应的经典描述。在江西宜黄强拆事件中,钟如九在微博空间中的泣血呼救,奇迹般地改写了整个事件的走向。正因为此,社会公众对微博给予了很高的褒奖与期待,并认为,微博制造的“围观”力量助推了公民社会的大步前行。

其实,小小的微博承受了不少不能承受之重,承载了过多的光荣与梦想。在微博的八面风光的背后,我们需要追问和思考这一新兴媒介功能的宽度与限度。

微博的中国式生存

可能谁也不会想到,一个小小的微博会在当下中国媒介环境下释放出如此巨大的能量。有媒体甚至夸张地说,“微博搅动中国”。微博为什么能搅动中国?一个只有140个字符的媒介空间,为什么会引爆一个个舆论事件?微博与当下中国舆论生态究竟构成怎样的联动关系?这些问题都在困惑着身处微博之城中的我们。

微博是博客的微型版。博客曾被中国的网络用户热宠过一阵子,相对于网络论坛,博客是一种相对独立的表达空间。“我的博客我作主”。有研究者认为,博客使全民表达成为可能。每个人都要有属于自己的一个或者无数个麦克风,而且这是跨国麦克风。① 在博客空间,表达者可以相对独立、从容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可以把自己所要表达的东西完整地说清楚。就像自己的日记本,但与局限于个人抽屉的日记写作不同,博客日志可以在互联网上被人“看见”。博客写作不是为自己的抽屉写作,也不为自己的孤独抒怀,而是期待他人的分享。博客作者往往存在双重诉求:一是为自己写作,即通过文字编织自己的空间。不管是直接书写自身的所见所感,还是转贴他人的文字,或直接链接他人的博客空间,都意在编织一个刻有自己风格的个人空间。二是为他人写作,为“围观”写作。博客作者多有一种被他人“看见”的期待。无人喝彩的博客,就失去了外部性的动力。他人的喝彩与加油,会给写作者以动力。有时候,博客甚至是为围观者写的。如果自己的博客已经成为围观者割舍不下、欲罢不能的牵挂,这说明写作者的博客成功了。

就目前而言,博客这一网络表达形态,已过了蜜月期,进入效能衰退期。相对于博客,微博则正处在蜜月期。前文说到,微博是博客的微型版,但微博的功能更为显化,具有鲜明的功利主义色彩。从技术逻辑上看,微博在技术上被设置在有限的表达区间内,很难尽情、尽兴地进行表达。毕竟140个字符的表现空间是很难有大的表达作为的,要表达一个重大的问题或事件,一百多字显然是非常局限的。

但从另一方面看,微博的空间约束恰恰成就了它的功能革新。微博功能不以凸显单数表达主体力量见长,而以彰显复数表达主体力量擅长。微博功能主要体现在舆论表达功能方面,最能体现微博舆论功能的,就是它发现话题、传递意见、产生舆论共振的能力。每一个微博,可能就是一个社会望所和意见观测点,成千上万的微博分散于社会各个角落,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隐形的社会舆情监测网络。一旦发现话题烽火,就可能被这张巨型网络捕获,产生聚众效应,引发舆论共振,乃至掀起强大的舆论冲击波。什么样的话题容易成为微博“围观”的目标?笔者认为,主要是那些能够牵动社会公共神经的话题。某一话题越具有公共性、争议性、戏剧性,越容易在微博世界中风行。微博在经过商业媒体的成功营销、推介后,注册用户接近一亿。在如此庞大的微博阵容里,星星之火,会引爆巨大的舆论地震。由中国青年报法治社会部、中青在线法治频道、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天涯社区社会舆情部,邀请网友推选出的2010年度“十大微博事件”中,“李刚门”事件、江西宜黄强拆自焚事件、上海高层住宅大火事件、腾讯与360大战、方舟子遇袭、唐骏“学历门”、周立波与网民对骂、湖南常德抢尸直播事件、3条微博计费3900元惹争议事件、微博传金庸去世谣言事件,榜上有名。在“十大微博事件”中,不仅可以看到微博在当下中国的超级影响力,也可以感受到微博表达的话语逻辑。“某项技术在某些方面具有天生的政治性”,“特定的技术可能导致特定的社会影响”。② 此言体现在微博身上是比较确切的。此外,微博的技术功能受制于中国社会语境,微博在中国语境下的功能革新,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当下中国社会以及舆论环境规约的。

微博的功能限度

尼尔•波兹曼认为,媒介的形式偏好某种特殊的内容,从而能最终控制文化。某个文化中交流的媒介对于这个文化精神重心和物质重心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和语言一样,每一种媒介都为思考、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话语符号。④ 在波兹曼看来,任何认识论都是某个媒介发展阶段的认识论。真理,和时间一样,都是人通过他们自己发明的交流手段同自己进行对话的产物。媒介是人体的延伸,它拓展了我们感知世界的边界,但同时也限制了我们的感知,规定了我们思考世界和表达自我的方式。从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到今天的网络媒介,媒介技术的进化并不必然带来我们思考与表达方式的进步,甚至会造成原有优势的流失。波兹曼曾认为,随着印刷术退至我们文化的边缘以及电视占据了文化的中心,公共话语的严肃性、明确性和价值都出现了危险的退步。电子媒介决定性地、不可逆转地改变了符号环境的性质。他甚至认为,400年来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印刷术利大于弊。我们现代人对于智力的理解大多数来自于印刷文字,我们对于教育、知识、真理和信息的看法也是一样的。印刷时代成就了思维的系统性和深度,而电视媒介则把娱乐本身变成了表现一切的形式。④ 娱乐是电视上所有话语的超意识形态。⑤ 波兹曼的这种观点,不无偏激,但有一定道理。

如今,微博的大红大紫,会不会同样造成我们关注、思考与表达新的限制?我认为,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微博催生我们的公共生活,但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牺牲我们的思想深度为代价的。如波兹曼所认为的印刷媒介成就了思想的深度以及公共话语的严肃性、明确性和系统性。阅读和写作成熟于印刷时代,后来,电子媒介的兴起,稀释了成熟于印刷媒介时代的读写深度和浓度,图像、影像挤走了文字,占据大众的注意力中心之后,视觉弱化了我们的思维能力,搁浅了我们对世界、人生的深度思考。微博刷新了我们的观察、思考与表达的方式,但优势和局限均是很明显的。

微博视野中的观察,容易成为“围观”式的观察。媒介是人体的延伸,但媒介毕竟不是自己感受器官。借助媒介,我们可以登高望远,能感受到我们生理能力半径以外的讯息。但这种被媒介中介化的“看见”,是一种被“他者”化的“看见”。媒介给了我们一双“黑色的眼睛”,我们用它来发现风景,这在微博世界里表现得更为突出。微博是一个个弥散的“眼睛”,它们守候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即会闻风而动。但是,由于微博观察毕竟不是专业化的观察,很难消除观察者经验上的局限以及意识上的偏见,非专业化的观察可能是不准确的、失察的。如果这种观察变成一种集体感知,会造成感知的失真,进而大面积地偏听偏信。再者,微博观察喜欢关注那些戏剧性、冲突性的目标。一个目标越有戏剧性和冲突感,也就越有新闻性。在数以万计的微博观测点中,要想获得集体围观,只有那些有戏剧性、冲突性的讯息容易吸引看客的眼球。这就会造成,微博视野的观察喜欢追求话题的耸动性和新闻性,片面追求轰动效应,能够引发集体尖叫的讯息占据了人们的集体视野。这种观察所得到的信息,可能会造成对信息全面性、客观性的伤害。

微博视野中的阅读,是典型的“泛读”。在技术上,微博给书写者的空间十分有限,被限制在140字以内。在140个字符内传递一定的信息是可以的,但要表达像样的思想则是比较困难的,除非书写者具有非常杰出的思想表达能力。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微博写作只能是碎片化、浅表化的表达,因为思维还没有来得及深呼吸,就触及技术许可极限了。对于读者而言,在微博世界浸淫日久,注意力也被严重碎片化,喜欢追逐一个个信息碎片以及思想的边角料,体验的是点点滴滴短暂的快感。“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的感觉似乎是丰盈的,但这种阅读多是视觉层面上的愉悦,属于刺激大脑皮层的浅性观赏。微博世界中的阅读是典型的走马观花,很难有思维的深度潜入。在微博所目击的风景,“神马都是浮云”。读者享受的只是视觉的漫游,而对于思想和思维的深度操练,微博的效果往往是有限的。正如学者陈志武所言,如果不适当控制自己的时间,微博会让你浪费很多时间,毕竟,碎片信息、碎片思考还是有其局限性的,它不能提供系统性思想。微博视野的阅读,是典型的浅尝辄止阅读。人生苦短,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都是稀缺资源,在微博上投注了过多的时间和注意力,必然挤占了总的读写时间。关键是,微博改变了我们读写方式。习惯于微博读写的人,思维方式也会被微博化,即被碎片化、颗粒化、浅表化,缺乏对问题的深度观照和思考的能力。我们担心的是,一个共同体的读写活动,如果在螺蛳壳里兜圈子,其思维是走不远的,思想也很难远行。

微博空间里的思考是一种浅表性思考,由于微博把话题作为追逐的目标,注重话题的舆论效应,因此,微博空间里的思考往往是一种浅表性、时令性的思考,在微博空间里不可能有深度的思考空间。笔者认为,在有限的微博空间里,想做深度思考都难。其难在:一是有限的空间很难做思维的深潜,微博往往是一个思想的浅水区,在这里做深水泅渡是比较困难的;二是在微博空间里,深度思考可能成为众人嘲笑的地方。在这里,微博一做深度思考,看客可能就发笑。在微博空间里,大家比拼的是话题的新鲜度、尖锐度。至于系统、深入的思考,则不是微博所在意的。

微博写作也是典型的“微写作”。微博带来了“草根”写作的喧哗与骚动,这在表达的自由与话语的民主上可能是进了一大步,但它的局限也是很明显的。微博表达的技术限制,迅速拉平了精英与草根的鸿沟。在140字符的空间里,表达精英的长线作业与深度表达的优势并不明显,精英的道德优势也突显不出来。在微博世界里,甚至还会出现“大众”启蒙“精英”的“倒灌”现象。在微博世界里,大众围筑的舆论力量会形成巨大的话语能量,会挤压思想的独立空间。微博写作是一种典型的即兴写作。这种写作追求短平快以及灵光乍现,追逐话题的力量,而不是思维的长线作业,不在意思维的系统性、周延性以及深度考虑。这种即兴写作追求的是外部效应,较多关注话题的热度和锐度。因此,微博写作更易于成为舆论表达的工具,而不是思想的扶梯。

总之,微博功能所表现的优势和劣势是并存的。其优势表现在:微博带来了一场新的话语革命,尤其在表达处在胶着阶段的当下中国,微博的兴起,打开了新的话语空间,赋予了更多的表达可能性,微博成就了表达的宽度。但微博功能的限度也是明显的,微博语境下的表达是一种浅性、即兴、感性的表达,这种表达离我们的眼睛、嘴巴很近,而离大脑较远;离感性很近,离理性较远;离舆论很近,离思想较远。

注释:

① 熊培云:《重新发现社会》第275页,新星出版社2010年版

② 安德鲁•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第24、25页,华夏出版社2010年版

③④⑤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第10、11、34~36、114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