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国明:国际传播的游戏规则」正文
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也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话题,其艰难不仅在于理论上的难度,而且在于睁开眼睛看世界的求实态度。
在造就传播的话语影响力方面,国力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甚至不是第一位重要因素。
“弱国无外交”,任何有作为的外交都是建立在一定实力的基础上,传播也是这样。传播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和国家综合国力相适应的,如果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微不足道的小国,即使把报纸电视广播送到别人家门口,也不会引起别人多大兴趣。只有当经济、政治、文化实力在世界上举足轻重时,你的声音才有可能是人们“必听”的。
但是国力并不决定一切,甚至不是决定传播影响力的第一位重要因素。日本就是一个很好的反例。日本经济实力早就位居世界第二,但它在国际舞台上的声音似乎和经济地位极不相称。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它缺少自身话语独特的核心价值。它和美国太一致了,用传播学的术语就是所谓传播内容的“同质重复”。事实上,人们在对同一类事物做出选择时,多数情况下是只选第一,很少会选第二的。
阿拉伯半岛电视台和卡塔尔电视台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它们在反恐和中东事务上的国际影响力,甚至可以和CNN 这样的大牌媒体叫板。为什么呢?因为它们充分有效地利用了阿拉伯世界的资源,向世人展示了阿拉伯世界的视角,为人们消除信息的不对称提供了一个有独特价值的信息渠道。
显然,当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具备了相当程度的国际影响力,或者当地发生了具有相当国际影响力的重大事件,便有可能为其建立世界话语权创造契机。但是,能否变为现实取决于实力和事件以外的因素――最重要的是传播内容与形式的价值因素。
从目前世界传播的格局看,不但中国人的国际形象基本上是由CNN、美联社、《纽约时报》等少数西方媒体所塑型的,而且国际观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上述媒介所塑型的。
为什么中国在世界传播舞台上的声音如此孱弱,以至于严重“失语”?显然,传播话语影响力的造就还有更加重要的因素在起作用,那是什么呢?
在国际传播领域,目前的“游戏规则”基本是由西方主流媒介确立的,它塑型了人们信息消费的胃口,决定着传播致效的话语方式。这是我国传媒“走向世界”时必须正视和顺应的。
首先,传播学的一条基本原理就是,信息沟通和影响力的发生是建立在传授双方“共同经验”适度重合基础上的。换言之,一切产生现实价值的传播产品必须与人们既有的信息消费经验、信息消费偏好和信息消费模式相切合。如果不切合,传播者就会沦落为“沙漠中的布道者”――再好的教义,再多的资金,也不会产生任何实际的效果。
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国际传播领域,目前的“游戏规则”基本上是由西方的主流媒介所确立的,它塑型了人们信息消费的胃口,决定着传播致效的话语方式。譬如,客观、公正、平衡、独立。这是西方主流媒介主导下的国际传播市场的基本“口味”,是人们
对于传播产品进行价值选择和鉴别时的基础性标准。所谓客观,就是要把事实报道与观点评论严格区分开,不在事实的报道中掺进主观的评论;所谓公正和平衡,就是要不偏不倚地对待争议双方,引述一方观点时,一定要同时引述与此不同或者对立方的观点;所谓独立,就是指媒介要不党、不卖,体现社会良心和社会正义,持有不同于任何利益集团的独立视角,拉开距离报道事实和分析事实。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正是中国媒体传播效能不能周达全球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