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亚林:新华社的电视梦

作者:蔡亚林发布日期:2009-08-05

「蔡亚林:新华社的电视梦」正文

中国周刊特约记者 蔡亚林 北京报道

6月16日,开心网和新华社合作的消息一出,开心网就多了个74岁的注册网友。

老人名叫闵凡路,新华社原副总编辑,也是新华社电视的创办元老。在得知这个消息后,老人像孩子一般十分兴奋, 顾不上吃早饭,戴着老花镜对着电脑瞅了半天,接受了女儿的邀请,成功注册为开心网的会员。

在很多人看来,新华社和开心网似乎是没有交集的两个机构,闵凡路心里很清楚,这并非是一个偶然事件。

与开心网联姻

新华社前身为“红色中华通讯社”,成立于1931年,是中国最老牌的新闻媒体。作为通讯社,新华社一直向报社、电台、电视台提供新闻报道。不过,长期以来,这种报道主要均是文字的形式。电台、电视台选用新华社的报道,也是口播文字新闻。

报社做文字报道、电视台做视频节目、电台做音频节目,而新华社向所有媒体提供文字版的报道――在网络时代到来前,这,已经形成中国媒体的游戏规则。

很少人意识到,18年前,新华社就已经开始制作电视节目,这是真正的电视新闻和专题片,而不是口播文字报道。

闵凡路说,从新华社电视发展的历史来看,其定位就是现代、时尚有活力的,这与时髦的开心网并不矛盾。早在2002年,他就拍摄过《美国的吃喝玩乐》这样的片子。

新华社音视频部副主任张浩告诉记者,近些年,在逐渐认识到电视的巨大作用后,新华社电视现在就是要快速找各种渠道,做强电视节目。

有一个要面对的现实是,新华社电视能制作大量的电视节目,但却没有太多的出口。

今年过年回来,张浩发现新华网的很多同事每天都在玩开心网,“而且大家不仅仅是在上面娱乐,还经常地交流工作。”3月初的时候,新华社的副总编辑吴锦才和张浩通过朋友主动找到了开心网的CEO程炳浩,想听听他做开心网的一些心得以及对新媒体的一些看法,看看是否能给新华社电视的发展带来一些新的创意和思路。

第一次接触,双方聊得很投机。

不到一个星期,张浩就把程炳浩他们请到了新华社,“让他们看看新华社的家底。”

这一次,新华社也给开心网的发展提了一些意见:开心网主要还是纯娱乐的交互平台,但是一个事物要保持发展应该寻找多元化的发展,加入一些实用的信息,一些很严肃资讯类的新闻。

程炳浩后来回忆:“他们很时尚,比我想象的时尚一百倍。他们对网站的发展有着很高层次的理解、把握。讲了一些看法,对我也很有启发。”

5月11日,新华社音视频部把 “5•12”汶川地震一周年电视直播报道的部分内容放到开心网上,以《声影汶川》、《快讯》等方式呈现给网民,邀请网民留言评论和寄语。仅两天时间,寄语专题留言达到了63万条。

有了这次合作,之后的入驻也就水到渠成。

程炳浩坦言,尽管这次合作完全是免费的,但却是“互利双赢”。新华社电视入驻开心网后,短短2天时间就吸引了上万名“粉丝”。

但是,在闵凡路看来,这次合作最重要的意义不仅如此,而在于使得新华社电视离着它的梦想更近了一步。

跨界

在新华社入驻开心网的当天下午,闵凡路去新华社开了一个准备国庆六十周年百集专题片《影响中国――共和国风云人物志》的讨论会。

走进几百平米的演播室、看着日渐完善的设备、越来越庞大的采编队伍,他眼睛有些湿润,在会议总结发言时跟跟大家说:“新华社(电视)的第二个春天来了。”

而闵凡路亲身经历了新华社电视的第一个春天。

上世纪80年代末,闵凡路还是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的总编辑。在那时,他就有制作音像节目的想法,原因很简单 :“我们有这么广的站点网络、有着优秀的记者队伍、还有丰富的新闻资源,办一个新闻类的电视应该不会差。”

1990年8月,海湾战争爆发。当年10月,形势教育声像教材编辑委员会的负责人陈能来找他,提出希望熟悉国际形势的闵凡路能参与摄制一部专题片《海湾战火》。

1990年11月份的一天,闵凡路生平第一次作为主讲人,坐在摄影棚内,水银灯下,讲述海湾危机的前因后果, 以及我国的政策立场。后来这个报告加上图像资料、照片、字幕,做成了一个电视新闻片。

1991年,东欧剧变之后,当时主管思想宣传工作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环,向时任新华社社长的穆青交代了一项任务,希望组织新华社记者作国际形势报告,先在北京和国家机关试讲,然后制成录像带发往全国,以加强形势教育。“ 当时他亲自点名让我作报告。”闵凡路说,“第一个报告是我作的《世界的变动和中国的机遇》。后来作了《苏联解体――历史的悲剧》、《九十年代世界商战》等,反响不错。”

后来,《半月谈》办起了《时事报告音像版》,这是新华社电视的雏形。闵凡路一脸自豪:“这为新华社办电视铺了路。”

也就是这一年的夏季,烟台电视台台长粘洪卿来京,希望合作拍成国际专题电视节目,供电视台播放。“讲世界问题 ,我们都是亲自上阵做主持人。”

1992年10月9日,新华音像中心宣告成立。这一年,闵凡路也调为新华社副总编辑,分管音像中心。当时音像中心的节目只有《世界风云》和《时事报告音像版》,录制节目的设备比较简陋,创业阶段有四五十个人。

而新华社电视随之也遇到了那个一直困扰他们的问题。这些真正的电视节目在哪里播出?“没有频道,我们就借助地方电视台传播我们的电视节目,这叫‘借台升天’;当时办电视的资金有限,只能采取跟别人合作的方式制作节目,这叫‘借船出海’。”闵凡路说。

1997年10月,新华音像中心改名为音像新闻编辑部。闵凡路回忆:“那段时间是新华社电视事业的第一个春天。”当时有《新华纵横》、《内部参考音像版》、《国际专题电讯》、《每日财经》、《60分钟杂志》等很多收视率很高的节目,“几乎每一个节目都有几十个电视台来播放。”他说。

闵凡路说,当时新华社的电视事业发展如此之好,很多人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办自己的电视台。

曲折

但是,新华社终究没有办自己的电视台,而电视节目制作也一直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而可以互相比对的两个坐标,更让新华社电视制作的停滞显得可惜。

新华社从1992年就有专门制作电视节目的机构,这也创了通讯社之先。1994年,美国最大的新闻通讯社美联社曾经专门到新华社取经如何办电视,而现在,电视节目已经成为美联社的重要盈利点。

而在2000年后,新崛起的凤凰卫视通过连续重大报道,声名鹊起。

闵凡路也叹息,新华社电视落在了后面。“作为新华人很想把新华社电视推向前进,我们很有积极性,也有那个实力 ,但是当时的一些特殊环境的限制使得新华社电视的发展遇到了一些阻力。”闵凡路说。

阻力其实很简单,按照游戏规则,电视节目,是电视台的事情。

有个段子在新华社流传甚广,浙江广电系统的一位负责人曾说:“我们很想用你们的新闻,但是上面管得紧,我们也没有办法。”

1990年代末,新华社的一些老干部以音像部的名义自发组织写了一个“白皮书”发给当时主管电视的部门,写了新华社电视的由来,表明办电视不是心血来潮、不是拍脑袋的事情,而是向中央政治局汇报并得到认可的。“后来尽管好多了 ,但是还是有一定的限制。”闵凡路回忆。

2003年,新华社音像内参拍了一个名为“太原一条街”的片子,报道了太原某条街上国企职工下岗后的困难、窘迫的生活状况。片子播出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新华社有电视节目这个现实,也让更多人知道。

这个片子引发的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是,音像内参、参考消息音像版、时事报告音像版三个栏目被要求砍掉。

“当时我还和另一位音像部顾问李峰联名给社领导写了一封信,希望慎重行事,因为这些节目较受欢迎,时事报告音像版还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优秀期刊。但是,上面给的答复是,‘已经来不及了,做好善后工作。’”闵凡路说,那段时间, 新华电视人个个都非常失落、无奈、心疼,但是工作还是要继续做下去。

2003年以后,新华社终止了和外面的许多合作电视项目。当时只留下了新华纵横和一些动态的栏目。

栏目和节目的锐减,机构的重组和人员的外流,让新华社的电视音像工作元气大伤,也使得和一些电视台的合作不得不终止,新华社电视在那段时间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电视梦

不过,新华社的电视梦并未死去。

网络时代的到来,让文字和音视频的门户之别一下打通。体制上,一些地方的广播电视系统,开始跨行办起了报纸。环境,似乎宽容了很多。

2008年奥运会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到奥运主新闻中心新华社奥运报道前方报道中心视察,在听取新华社关于文字、图片、音视频等报道情况后当场表示:现在是一个多媒体立体传播时代,网络技术,尤其是视频技术进入网络之后,使通讯社和电视台差距越来越小,各种媒体的交叉和融合,使这个特点更为突出。“新华社最有条件办好电视新闻,对新华社的驻外资源要综合利用,比如中央电视台、国际广播电台有很多国际新闻就可以大量采用新华社的音视频产品。”这个消息迅速在业内传播开来。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新华社工作人员说,2008年新上任的新华社社长、党组书记李从军也认为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国家通讯社,要想发出更强的声音,必须要进行多元化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新华社也有必要大力发展电视。

很快,《新华社2008-2015年工作设想》明确地提出新华社电视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加大视频采集能力,在国外分社配发技术设备。第二步,组织队伍,加强培训,增加节目,技术上做好相关的配备。第三步,建立新华社独立品牌的、直接面向终端受众的电视播出平台。

2008年12月底,在原有的音像部的基础上成立了音视频部,由新华社副总编辑吴锦才兼任主任。

2008年12月30日试开播新华社视频专线,今年3月1日正式运行,通过卫星传给全国媒体机构。2009年 4月22日,长春电视台成为新华社大客户收费的第一个视频专线签约用户。

2009年1月1日,在原有的文字版《新华视点》的基础上,新华社推出了电视版的《新华视点》,每周20分钟在向全国的电视台供稿,今年7月1日,这个栏目将以每天30分钟的形式在黑龙江卫视播出。

2009年6月16日,进驻开心网。

按计划,2009年7月1日,新华社将要推出每天90分钟的英语电视线路,主要是中国新闻对外报道。“包括C NN也可能成为我们的用户。如果我们达到了每天有四五个节目的首播量,就能有一个频道雏形出来了。”新华社音视频部副主任张浩表示。

于是,在新华社东配楼音视频部所在的一楼大厅里,总是有搬运工人进进出出,直播设备、直播车、非线编设备等, 几乎每天都有新的设备进来。

除此之外,新华社那些原有的“家底”也有了新的发展,《新华纵横》这个和焦点访谈定位相同的节目,如今在国内 200多家电视台每天播放。

张浩说,新华社电视的发展主要以新闻类节目为主,与中央电视台的定位不同。闵凡路也认为,所谓的新华社电视会给央视构成威胁根本就是谬论,因为两者的定位、内容就是不一样的。“再说,百花齐放没有什么不好,百姓有更多的收看选择,像朝鲜那样就两个频道根本没有什么意思。”

今年初,闵凡路去新华社开会,向新华社总编辑何平提出,应当考虑建立新华社自己的电视新闻频道。

何平跟他说:“我们不是没有能力办,是要办就要高起点。首先要有充足的节目,然后才能谈台。如果今年年底力争做到480分钟的原创节目一天,争取再过一年再做16个小时的节目,那就能撑起来了。其次,现在的电视已经完全打破传统的限制,也可以有很多方式,比如和别人合作搞频道,或者是和一些新媒体合作等等,这也能使我们的产品全方位落地。另外,从目前整个新华社的资源、海内外的布点、技术上讲没问题,但在电视上采集能力还并不强,等积累一段时间再办也不迟。”

从新华社回来后,闵凡路心里很踏实,他知道,这个他一手创办起来的、经历了长时间坎坷的新华社电视事业真的要大不一样了。

原载《中国周刊》2009年第4期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