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达内:媒体札记:怀疑与道歉

作者:徐达内发布日期:2012-06-01

「徐达内:媒体札记:怀疑与道歉」正文

一、深圳范本

在互联网向中国民众提供了更自由的表达平台后,数不胜数的公众热点最终堕入“罗生门”,最常见的是无言的结局:公民追问疑点却始终未被公权说服,甚至遭遇装聋作哑,以致不信任感日积月累,陷入“媒体报道-公众质疑-公权力回应--公众更多质疑”的死结。

不过,在经过三天三场发布会和一次网络访谈后,深圳警方似乎已经成功地打破了人们对公权力的天然“有罪推定”,用一个又一个证据否定民间流传的飙车案嫌犯“顶包”说,证明了“醉驾肇事的,是他是他就是他”。在几乎每战必败的“普遍不信任、结构性怨恨”磁场中,来自中国经济特区的这群公仆们这回交出了比绝大多数同行优秀得多的政治答卷,堪称奇迹。

昨天下午四时,更多的记者们根据预报来到第三场情况通报会现场,以致会场全满,他们显然是要来听一个终极答案。根据到场媒体提供的直播文字,警方公布血液检验结果,“车上的人字拖、方向盘气囊驾驶室侧门上血迹、纸巾上的血迹、衬衫上的血迹与侯某STR分型一致,同一认定几率大于99.99%……许某辉案发时在家,许某周案发时在珠海,两人都不在现场”,并确认此前所公布视频中被普遍质疑的黑影白光系“射灯留下的投影”。

这些针对质疑的逐条详尽解释今天出现在包括广深报章、以及新华社央视在内的全国各媒体上。《深圳特区报》用了三个版;《深圳晚报》除了用封面头条宣布“肇事者向死者家属道歉”之外,还附加四个内版;《晶报》继续大旗鼓,含整幅封面图片在内共计七个整版,一一展示针对六项质疑的警方回答,以及十六幅视频截图。根据这些报道,被警方认定的涉案司机侯某某公开承认“车是我开的,这毫无疑问”,虽然在藏身草坪近一小时后被朋友接往游艇会,“我主观上并没有想逃避责任,当时确实是神志不清,没有意识到造成了这么严重的后果,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逃跑。”身为跑车车主的许楚辉自称是在听闻跑车出事后,才匆忙逃往汕头:“为何刚开始问你的去向时,你说你早去汕头了?”许楚辉答称,因为自己是车主身份,很害怕,心神不宁。而跑车上那位曾经同样引发猜测的女子孙某,则在报道中否认收封口费,强调自己当晚就已指认侯某某为司机,并解释自己当初为何在医院面对媒体爆粗口:“我想我自己也是受害者,当时情绪很慌乱、筋疲力尽,也很后悔后怕,见到记者就慌了,心里也很着急,才爆出这句话。”

面对连日来不依不饶的记者,深圳市交警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徐炜感谢民众关注公平正义,宣称“我们坦诚面对,大家共同揭开事实真相。从今天开始,我们也已经邀请家属和我们一起进行案件调查。”不过,他同时也声称,“网络上虚假线索也不少,给案件侦查和受害者带来了一定影响……(大家)可以质疑,但不能造谣,可以质问案件进展,要求我们公开,但不能对别人辱骂。”

一天休息不到四个小时的办案者也有话要说。根据《南方都市报》记录,最早介入的一基层警察承认本案引起质疑只因太多巧合,“老实说,关键是有太多的巧合,这些巧合组合在一起,再真实的真相,也会被人怀疑。如果我不是办案警察,其实也会觉得有蹊跷。”

徐副局长和他的同事们今天或许真的可以睡个好觉了,与网络质疑声大幅消退同时而来的,是中国时事评论员们的集体肯定。深圳媒体更有理由冲在前面,市委机关报的号召是《公开公正才能树立公信力》,文中称赞深圳警方三天来所为“让不断丰富的证据及时为死者家属、市民、网友所知晓,可谓尊重公众知情权的表现”:“公众努力追求的目标,与有关部门调查案件的最终目标一致: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因此,有关部门有责任以艰苦的工作尽快查清真相,并及时、准确地向公众披露。树立有关部门自身公信力,也必须如此。”文末,评论员邓辉林代表特区喉舌寄语,“我们注意到,第三次新闻发布会后,家属代表仍然提出了五点重要质疑。随着事件进展,网友、市民还会提出新的疑问。对于这些质疑,交警部门同样需要真诚、及时回应,以充分证据揭示事件真相,直至完全化解人们心中的疑虑。”

作为党报子报,更多面向民众的《深圳晚报》感情充沛地印下《因为热爱深圳,所以不停追问》:“因为热爱,所以追问;因为公开,不负热爱。如同一天一集的悬疑剧,‘5•26’车祸的顶包嫌疑在昨天的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之后得以排除。这是一个交代,给万千市民和网民的答复,也是民众与媒体、媒体与政府互动的成果,更是深圳这座城市的自我塑造。在无数聚焦的目光之下,深圳人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最终捍卫了深圳的荣誉和尊严。”在挨个点评了深圳媒体记者、民众和相关部门的良性互动后,评论员胡文称赞:“如果说,深圳曾经创出的无数奇迹和辉煌是佩戴在这座城市上的勋章,那么这次应战,深圳没有让这些勋章蒙羞。这是一个经典样本,不仅可为深圳而且能为中国提供镜鉴。质疑‘5•26’车祸的全过程,正是保卫社会的一次预演,更是公民社会的一个雏形。‘5•26’车祸的标志性意义决定了,它只是一个逗号,而非终点。”

应战,大考――总编辑所见略同。《晶报》社论版头条上,正在宣布《深圳正面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考》:“在事态发展过程中,官方始终以开放、积极的姿态回应民间的质疑和批评。警方一场接一场地召开新闻发布会,一次又一次地根据民众吁求拿出新证据,以及检方的主动介入,都可以证明这一点。在有关‘5•26’车祸的大讨论中,深圳市民和相关部门都展示出自己的风采,而这些都成为人们对深圳这座城市给予更多爱和认同的理由。”在一位来深圳十三年的网友那句“原来我是爱这座城市的”之后,这份本地畅销报纸更向这些来自北京、东北、四川、湖南的移民们呐喊:“从深圳诞生的那一刻起,这座城市就同改革、市场、法治、竞争以及不断生长的公民责任等紧紧联系在一起……深圳人希望深圳永远是先锋、开放、勇于捍卫公平正义的改革窗口……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大考,每个深圳人都在填写自己的答卷,待到‘5•26’车祸最终盖棺论定之时,当我们再细细端详答卷上的每一处笔迹,或许会有别样的收获。”

作为本地媒体的最强竞争对手,南都也在今天用社评称赞“深圳官方对此次事件的应急处理,不少地方值得称许,其中尤其重要的便是不间断地积极、主动释疑……最值得称道的,便是对外界质疑所表露的谦逊态度。”这份一直着力推广“公民社会”省委机关报子报值此解释“公众为什么首先选择不相信”:“这样的疑问显然不应在每有个案发生时才作为抱怨登场。此番深圳的表现,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诚恳的官方作为,终会拥有说服人的力量。网友并非不能说服,只是公民因为互联网的助力,才有可能对真相显现出与生俱来的洁癖。”文末,作者也总结从社会质疑到官方释疑的循环往复,在承认“很难说,在这一过程中,是网络追出了真相,还是官方成全了网络的追问”的同时,更寄语未来,“希望深圳警方(以及提前介入的检方),延续此前几天的诚恳,能为政府公共危急应对书写合格甚至优异的范本。”

的确,和正在通过互联网现场演示回应视频白色光圈质疑的深圳警方一样,在昨天中午宣布介入侦查的深圳检方如今也已收获掌声,比如拥有100余万微博关注者的潘石屹那句“进步了,吊丝们的质疑,也认真对待了。人民政府就应该这样,吊丝也是人民。 ”连远在山东的《齐鲁晚报》今天都用评论表达期待,《深圳检方介入飙车案侦查正当其时》。

不过,恐怕这些特区之外的媒体更多要表达的是“羡慕嫉妒恨”吧,虽然也还有媒体记者们在抱怨着深圳警方至少在办案初期的态度方式。《华西都市报》评论员李晓亮在社评中赞叹“这样的信息公开速度和力度,前所罕见,颇值得肯定”,甚至愿意劝告围观网民一句,“就如‘胡斌替身’案一样,我们对深圳车祸案是否存在违法顶包行为,不能在未掌握确凿证据前妄下论断,也不宜轻佻地传谣”;《京华时报》的作者也在为警方提供参谋,虽然有些质疑“变得非理性、非常情绪化,有的已进入臆想的范畴”,但“证据有力就能顶住质疑”。

对中国各地权力部门惯常傲慢的痛恨,在《重庆时报》那段“什么才是好的公共对话模式”的分析中就更加显露无遗:“见惯了那些动辄诘问记者‘替谁说话’的官员,见惯了‘一言堂’式的发布会,深圳警方在这起肇事案件中表现出来的姿态和耐心,让民众颇有些不适应。对于深圳警方的行为,虽然值得肯定,但别急着赞美,回到各自的公共角色,你或许会发现:深圳警方不过是在做他们该做的事情罢了。而这种姿态和耐心之所以显得突兀,恐怕正是非正常话语空间里造成的心理反差而已。”根据时言平的说法,“让民众行使质疑的权利,只要是合理的质疑,都会找到澄清的证据……只有在这样的对话模式下,真相才不会被自负的权力和灰暗的操纵所蒙蔽,民众的公平焦虑才能得以最大限度地消弭。”

民众之公平焦虑绝非一日之寒,消弭谈何容易。央视网推荐了来自王石川的感叹,“‘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寒’,‘顶包’风波告停,让我们看到了民意质疑的可贵、警方回应的可赞,也看到了当前政府公信力缺失的可怕。一个缺乏足够互信的社会令人不安,而官民缺乏互信,只会浪费社会资源,导致两败俱伤。以深圳警方真诚回应民意为良性契机,各地修复薄如蝉翼的官民失信,是时候了。”

“这是一次官民良性互动的优质范本,从质疑警方,到嘲笑警方,从半信半疑,再到相信警方,不少网友走过了一条崎岖的心理路径,网友的频繁转换,不是出于善变,而是基于事实的一次次矫正”――王石川为网络质疑者提供的辩护词不一定会得到《东方早报》评论员沈彬的赞同,这位律师值此叹息“本案把大家都折腾得够呛”:“在案发后的4天里,公安机关动用大批警力,调阅众多录像,做DNA鉴定,不知靡费公帑几何?正义的确需要成本,但这样的成本真的太高了。关键还在于政府与公民间没有建立起互信,将一起本不复杂的交通案复杂化,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解决的根本办法还是提高司法公信,让所有案件的司法过程,都置于公众的有效监督之下,而不是等到质疑沸反盈天之后,再特事特办,无限制地动用警力、经费,疲于应付公众质疑。”

针对这场“顶包”折腾,央视评论员与《南方周末》前评论员也在昨晚发生隔空论战。在王志安微博反问“早先言之凿凿说顶包的那些人,是不是也该说声抱歉,发一条纠正的帖子?”后,笑蜀反驳道,“质疑公权确实说错也无须道歉,公权自证清白即可……要否解释是另一问题,个人选择,道义律己别强加他人。”而为这场争辩和声的,又是各自粉丝对前者“五毛”的斥责以及对后者“公知永不认错”的嘲讽。

当然,绝不能说对深圳警方的质疑声已然散尽。那些仍在爆料的网络ID还在活跃,向为数不少的异议者提供最新“顶包”痕迹,而人民网也在转达着“‘铁证’面前的信任危机”:“在昨天的采访时,记者曾问受害人家属,如果5月30日公布了血液鉴定报告,你们相信吗?在场家属几乎异口同声回答不相信,有家属表示,他们希望第三方能够介入进行鉴定。‘那你们会去请第三方么?’‘不会,我们毕竟不是警察,只是普通老百姓。’”

此时,新浪专题劝解:“面对丧失殆尽的政府公信力,就算真相摆在眼前,公众也不敢触摸,所以,质疑有理,但在真相出来之前,不应急于下结论,否则一片好心到头来却只能陷进搅浑水的境地。”

二、论战环球

“当失去公信力时,不论说真话还是说假话,做好事还是做坏事,都会被认为说假话,做坏事”――舆情学者沈阳在为今日《环球时报》供稿时同样提及这个网络舆情场上的“塔西佗陷阱”。撰文之时,这位武汉大学教授昨晚专门声明,“前段时间接受过南方传媒研究约稿,这次也接受环球约稿。”

南方系和它的朋友们与环球系的对峙在今天确已再燃战火。

导火索是一场道歉。《环球时报》对腾讯“恶意改动社评标题”的指责以及腾讯网稍后发布的致歉声明,在昨天下午成为媒体生态关注者们的焦点话题。胡锡进总编辑既收获了司马南、吴法天们的道义支持,也遭遇了异议者们更大音量的讽刺:曾经同样主办过国际新闻刊物的赵楚斥责,“看到所谓适度允许腐败的论调,还要去找人家扭曲标题,要道歉,实在觉得这个报纸的主办人员不是无耻,而是弱智。”

被嘲讽为“窝里反”的环球网自然不便向幸灾乐祸的网民们解释自动抓取技术带来的“乌龙转载”,而是在第一时间首页示众腾讯的道歉声明截图;与此同时,人民网那篇全天推介的《以耸人听闻博取眼球,“标题党”损害新闻传播》简直就像是未卜先知。

虽然也有人找出了今晨“搜狐早晚报”手机客户端上同样的“罪状”,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