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雪梅:微博到底带给我们什么」正文
一位音乐人的微博,引起了风波。
他从老家“抵制”折迁归来,发了一条微博:“回到北京的第一天,就是清查一些人近期的微博……没有声援的一律销光,划清界限,仍然没被销的主儿愿好自为之……不要说最起码的原则与判断,给你一次做人的机会都不要,从内心蔑视你!”
这让很多人反感。“既没关注,也没转发,主动和你划清界限”之类的评语中,夹杂着谩骂。像惯常类似的事件一样,支持者和反对者们,很快“打”成一片。支持皆朋友,反对皆敌人――常见的“帮派”之争,又一次爆发。
好在当事人意识到了问题,随后致歉:“今早我发表了下面的微博,话糙理不糙,但言辞偏激,跟我这个人一样。这话只针对我的一些私人朋友,在微博吐槽很不合适,造成了很大误会……我向你们道歉!”
毫不夸张地说,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正因微博而改变。社交平台的定义,已经很难涵盖微博的作用。很多人倾向于把它当作前途无量的“自媒体”,期待它与传统媒体“一争高下”。相对较小的外部约束,网络本身的便捷,数以亿计的用户,确实让微博不容小觑。
而正是这种日渐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弱化了微博作为私人社交平台的“自”属性。当我们考虑“我的微博怎样才能让人关注”时,它就不再是简单的“自媒体”,而进入了公共舆论领域;微博上的发言,也不再是私人话语,而具备了公共性。尽管发言者无法控制微博的传播效果及影响,却必须对它可能造成的后果负责――你可以在家里肆无忌惮地骂人,但在公开场合,却会因“诽谤”而获罪。
没错,你可以在微博上宣泄情绪,表达不满。但是,作为公共领域的一种传播形态,你要守规矩。虽然是“自媒体”,却不意味微博能容纳所有的“吐槽”。就像那位音乐人所言,“一些话只针对私人朋友”,在微博里“就很不合适”。较少的约束,也不代表你想说什么,就能说什么。我们对“因言获罪”保持高度警惕,将言论自由视为不可侵犯的权利。可是,从来都没有绝对的自由,言论也有边界和底线,尤其公开发表的言论,应当不侵犯法律和他人。
网络的舆论生态,让我们遭遇微博传播的“逆淘汰”――越是冷静,越没人理;越是极端,越吸引眼球。于是,时常会被偏激、冲动,被莫名其妙的情绪发泄所包围。原本以为,多了一个公共交流和对话的平台,没想到,在微博上根本无法讲理。
说实话,我们的社会还不善于包容异己和异见。如果你细看微博上的一些争议,便会发现,论争的双方,都在自说自话,他们想要的不是“共识”,不是对错是非,甚至不问事实,而只要“站队”。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并不是统一思想――也不可能有绝对的统一,而是对不同意见的包容和尊重。
所谓的“共识”,不过是在彼此妥协之后,大家所能接受的最大公约数。它并不是各自理想的终极目标,却是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一种不坏结果。你有表达意见的权利,别人也一样有。谁都不可能永远正确,所以,请认真倾听,不要一见“异己”,就打翻在地。哪怕对方的观点无比荒谬,不值一驳,他也有“说”的权利。
可以说,微博是当下中国的一个缩影。从中,可以看到矛盾冲突,可以看到社会心态,更可以看到民众素养。微博的兴盛,让很多人欢喜,它到底应该带给我们什么?一定不是偏激愤怒,打杀声一片;不是毫无遮拦的“吐槽”,不负责地转发;不是按立场站队,划清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