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权:传统媒体应有“传播定力”

作者:发布日期:2016-02-26

「陈国权:传统媒体应有“传播定力”」正文

什么样的年龄、什么样的身份,就应该做什么样的事,说什么样的话。

一个小女孩自拍中对着手机卖萌撒娇的样子甚是可爱,但若一位四五十岁的大妈,觉得卖萌很有吸引力,也对着手机嘟着嘴巴拍照,那就让人受不了了。

在“媒体融合”大势下,众多传统媒体纷纷到新媒体平台中抢占“舆论阵地”,微博、微信公号、新闻客户端,等等,都留下了传统媒体卖力的身影。

但是,却时常看到传统媒体运营的新媒体,也在学着其他新媒体那样卖萌撒娇。表现如下:

动不动来个“你造吗”“人艰不拆”“Duang”样的网络词汇满天飞;以“女性小编”作为主角,语句中发嗲调情;时不时地来一个“小鲜肉”“美女记者”评选,还有实在称不上“美”的“美女小编”各种姿势合影。更有甚者,展示男女记者在异常庄重的场合花痴状追星……

这是怎么了?

中央提倡媒体融合,是希望传统媒体通过汲取新媒体的长处,赢得更多用户,以“坚守舆论阵地,宣传主流意识形态”。而对传统媒体所运作的新媒体,也应是同样的要求与希冀。

大部分的传统媒体在整个媒介生态中的地位,在我看来,就应该像一个中年男子:一言九鼎,说话有分量,举止有分寸。如若老像个小姑娘一样地卖萌撒娇,一则让人反感厌恶,不能取得预期效果;二则不被人尊重;三则也是最关键的,就是说话没人听。依靠卖萌撒娇,即使能够多争取来一些用户,这些用户也只会听你卖萌撒娇,一旦你要说“正经话”了,用户要么不听,要么不信。这样,传统媒体如何履行职责,又如何“坚守舆论阵地,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呢?得不偿失!

从媒体竞争的角度看,不同的媒体,其历史沿革、职能风格、在整个舆论格局中的地位,都完全不同。种类繁多、五光十色的媒体,每个媒体在整个媒介生态中的角色和功能都不同。每一个媒体都应该有自己不同于其他媒体的角色定位,而且,这个角色定位应该是一以贯之的。这种现象,影响的不仅仅是公信力和话语分量,也损害到所在母媒体的舆论地位和竞争力。

传统媒体转型,搞新媒体,应该坚守本媒体一以贯之的定位特色和在媒介生态格局中的角色,不僭越,更不俯就。长期坚守的风格、操守,本身就是一种竞争力,这种竞争力在新媒体层出不穷的当下,尤其显得强大、有价值。

中央提倡媒体融合,是希望传统媒体汲取新媒体的长处,比如,体制机制的活力、良好的激励机制、风趣活泼的文风、与用户的无缝对话等,而不是让传统媒体融合新媒体的糟粕。传统媒体转型的新媒体,必须把握好“活泼”和“风骚”的区别与尺度,把握好“风趣幽默”和“搞怪滑稽”的区别与尺度,不能自降身价。

一些新兴媒体,本来的特点就是轻松活泼,卖萌撒娇那是天性使然,既是其定位特色,也是其独门秘器,端庄,那就不是它们的风格。传统媒体转型的新媒体,却要跟其他新媒体比搞怪、比滑稽、比风骚、比卖萌、比撒娇,那就是拿短处与对手的长处做对比。在渠道匮乏的时代,我们崇尚的媒介竞争理论是“短板理论”,你必须补足自己的短板,变得完美一些,你才能满足各方面的需求;在如今的渠道充盈时代,崇尚的媒介竞争理论是“长板理论”,你需要将你的长处充分发挥,才能够赢得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传统媒体的优势和长处是什么?是公信力,是专业,是正统、端庄、大方。传统媒体转型,必须坚守这些传统优势和长处,才能够成功。新媒体时代,传播方式、技术手段、新闻生产流程等发生巨变,信息渠道极大丰富,信息愈发芜杂、观点众说纷纭。正是在这样的时候,传统媒体的专业品质才更显珍贵,更有竞争力。传统媒体所运营的这些新媒体更应以专业素养、媒体责任,厘清事实,深刻解读,做有市场竞争力的“高大上”媒体。传统媒体转型的新媒体,就应该跟一般的新媒体不一样,在格调上不能跟一般的新媒体为伍。要利用自己所依靠的传统媒体的资源和优势,坚守住自己的格调,拥有自己的“传播定力”,发出主流的声音,才能够拥有竞争优势,才能够承担起“坚守国家舆论阵地”的职责和使命。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