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权:云报纸:谁的云报纸?

作者:发布日期:2016-02-26

「陈国权:云报纸:谁的云报纸?」正文

所谓“云报纸”与前7年推出的报纸二维码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云报纸是拍报纸上的图片,然后在读者的手机上,转到相应的网站上去;而二维码是拍码,然后在读者手机上,转到相应的网站上去。一个拍图、一个拍码。本质上都是为了丰富报纸的内容、表现手段,“融合报纸与网络媒体的优势”。不同的是,云报纸借用了当前流行的“云”概念,显得更拉风一些;不同的是,拍图比拍码更耗费流量,对于读者来说,更花钱、更麻烦。

5月17日,《京华时报》“全球首发”了“云报纸”,报纸读者通过手机客户端拍摄报纸图像,经过“云计算”,可查看图像所链接的视频等内容。对此,《京华时报》很“激动”,认为《京华时报》是第一家将图像识别技术与纸媒相结合的媒体,标志着全新的云媒体时代正式到来。传统报纸的生产方式由此将发生“革命性”的转变。将是“报纸开往春天的列车”。《京华时报》将进入“云上的日子”,好不逍遥自在。

但是无论怎样说,所谓“云报纸”与前7年推出的报纸二维码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云报纸是拍报纸上的图片,然后在读者的手机上,转到相应的网站上去;而二维码是拍码,然后在读者手机上,转到相应的网站上去。一个拍图、一个拍码。本质上都是为了丰富报纸的内容、表现手段,“融合报纸与网络媒体的优势”。不同的是,云报纸借用了当前流行的“云”概念,显得更拉风一些;不同的是,拍图比拍码更耗费流量,对于读者来说,更花钱、更麻烦。

7年前,报纸二维码昙花一现,消失得无影无踪;现在,也没有任何理由能够确定,“云报纸”能够摆脱以前报纸二维码的困境。

两次报纸二维码“浪潮”

2011年4月7日,一条《全国首份二维码报纸受到热捧》的消息让我吃了一惊,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每日商报》推出了二维码,他们认为,这是全国首份二维码报纸,并受到“热捧”。

2012年2月24日,《钱江晚报》推出“浙江第一个二维码新闻、广告专版”。

2012年,5月26日,中国北方首张全媒体报纸――《三晋都市报》精彩亮相,让读者实现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阅读梦想。这个“全媒体报纸”是通过二维码实现的。

2012年5月25日,《江南都市报》“江南地产云周刊”全新面世,由此《江南都市报》成为江西省首张将图片识别技术与纸媒和网站相结合的媒体。也表明了《江南都市报》成为江西报业史上首份“云报纸”。

2012年5月10日,《南京晨报》宣布,该报利用二维码推出全国首张全媒体报纸。

……

实际上,最早的报纸二维码尝试是2005年。2005年3月,《北京晚报》在国内率先应用了清华紫光推出的二维码技术做新闻报道,这一试验很快引起了业内关注与兴趣。2006年7月,《精品购物指南》开始在封面和各专版的版眉上一次性印刷彩色二维条码,之后在每期报纸的固定位置刊出彩色二维条码。几乎同时,由于德国世界杯足球赛的契机,一家二维码公司与《新京报》等10多家媒体合作,推出“通过手机二维条码,看世界杯精彩视频”的活动,使这一新技术第一次大面积应用于平面媒体。2006年,《每日新报》、《楚天都市报》等也都开始使用二维码技术。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当天,苏州日报报业集团正式采用二维码技术,在《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和《城市商报》的指定版面上加印二维码标识,让报纸读者通过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参加相关活动,或直接进入苏州日报报业集团的手机WAP网站“掌上读报”,阅读报纸指定版面的相关新闻和广告资讯,并开展即时互动。

在手机二维码试验方面,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宁波日报报业集团、辽宁日报传媒集团、河北日报报业集团、大连日报社、潇湘晨报社、中国计算机报社等都进行了探索。

大部分的报纸二维码尝试都伴随着高调的推广活动,《辽沈晚报》2008年4月二维码创办后推出了“拍码寻宝”活动,手机用户只要拍摄了二维码,就有机会获得价值50元的中国移动手机话费充值卡或价值2000元的手机。

所以说,今后哪家报纸在宣传时打出“第一家”的噱头时,应先仔细地查查资料,了解一下,而不是乱说一气。

分析两次报纸二维码浪潮,就会很清楚地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第一波做二维码的报纸都没有出现在第二波二维码报纸的名单上。为什么呢?2009年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的数字技术平台建成,这一平台中给二维码留了一席之地,但位置已经比较靠后。其副总编辑赵晓亮在接受采访时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技术在报业中的应用并不是很理想,前景可能并不是很好。全国运用的二维码单位比较多,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是一次性在所有的报纸上同时推广这个技术,现在还在用,但是用户并不多。”对于报业而言,二维码似乎只是一种“看起来很美”的技术。

麻烦和费力的“云报纸”

“二维码的再现使报纸变成了一个移动电视,无论读者将它拿到哪里,只要手机一扫描条码,报纸便成了多媒体呈现的移动电视。具体而言,有了二维码,报纸可听又可看。”

“一张报纸,集合了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可以同时实现了与手机,电视,网络多接口的互通,这一切不再是梦想。”

读者阅读报纸主要是图省事,拿起来看,挑几条感兴趣的新闻,看完了一扔,有谁这么烦还掏出手机拍张照片,然后上网查,还必须要保证手机上有扫二维码、扫图片的软件;能坚持在这么麻烦的情况下还有这个需求的读者应该属于没事找事型,或者闲得发慌,需要打发时间,这部分人当然只能是少数中的少数。这么麻烦的新媒体,用户不多也在情理之中。

更让人讨厌的是,扫了二维码之后,手机是很耗费流量的,现在的WIFI网络并没有实现全覆盖,往往一个视频看下来,一个月的流量包就没了。看一条视频耗费的流量可以用来QQ聊天一个月,难道一条视频的吸引力有一个月的QQ聊天大吗?

另外,现在的“云报纸”要求先扫图片上传,才能链接到相关网页或信息,图片或图片符码上传耗费的流量还要超过扫描二维码的流量。

河南郑州的一位二维码公司从业者@九鼎胡轲在微博中向我解释为什么2005年报纸二维码推行不开来时说:“现今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以及流量费用的降低,已经为二维码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发展奠定发展基础。05年的市场这些条件不具备。”

但我认为,现在的条件依然不够成熟,二维码依然很耗费流量,用报纸二维码依然很麻烦和费力。

减少信息接受的费力程度与成本,这应是所有媒介形态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当有多个媒介形态都能提供同样质量的内容产品和服务时,费力程度低的媒介形态更能获得人们的青睐。报纸二维码所提供的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产品和服务,网络都能提供,而且不用让人们费多少力气,报纸二维码劣势明显。

没有多少人会有兴致在读报时扫二维码的,当我在微博中问北京灵动快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王鹏飞,一天有多少扫码量时,王鹏飞如此回答:“现在是一个创新和变革的开始,不能只看数据,虽然现在数据量不够大,但是,我们讨论趋势如何。对媒体转型,有需要深刻反思的,不能只靠二维码。”

精简还是丰富?

《京华时报》认为,在《京华时报》云报纸诞生之前,读者接触平面媒体看到的就是一条文字新闻和几张新闻图像。然而,全新的云报纸时代,读者随手拿起手机一拍,通过云阅读手段就能实现观看与此条新闻有关的、内容丰富的视频资料或背后故事,打破了以往平面媒体“读一家之言”的局面,可以了解到相关新闻更翔实的报道。

按照大部分报纸二维码的宣传语中所说,报纸二维码的优势在于,一是弥补报纸内容的生动和现场感的不足,加入视频、声音等元素;二是可以丰富报纸的内容,很多报纸上不能展现的内容读者可通过二维码获得。叫做“隐性扩版”,主要功能就是为了弥补报纸某些方面的不足,做加法,丰富报纸的内容。

但我认为,其实,报纸的内容已经足够丰富了,一般都市报厚厚的几十个版,谁要是每天能够把一份报纸完整地看完,那他只可能是在消磨时间,或者是其他不具普遍意义的状态。

相反,现在,在这样信息泛滥,人们注意力稀缺的时代,提高报纸内容竞争力的手段不应该是丰富,而应是精简。不是做加法,而应做减法。报纸的特点和优势在于选择,为读者做出精选,节约读者的时间。让人们在尽可能少的时间里获得需要的信息,而不是尽可能多的信息。这应该是新时期媒介竞争的一个重要着力点

至少,从竞争战略上,报纸二维码都是与精简策略背道而驰的。

今年5月底,《京华时报》总编辑李洪洋就“云报纸”接受搜狐专访,这一段对话很有意思。

记者问:“我疑惑的是为什么用这种方式,受众为什么不直接上网去搜,一个关健词搜出很多新闻来,为什么要单独看这一条视频呢?”

李洪洋答:“它是我后台由我们控制的,我们所有云概念的东西,后台是我来做的,我控制后台。并不是像搜索式的,海量的。”

李总编没有正面回答记者的疑问也是我的疑问,而是认为“云报纸”与网络的不同与优势在于“我控制后台”。这是个什么优势?

新媒体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信息海量,受众迷失于信息的海洋中,找不着北。大量的时间被浪费。在海量信息面前,传媒最应该做的是筛选,具有专业水准的筛选,选出精简的信息,节约受众的时间;而不是让信息更丰富。

报业二维码却忽略了这一点,仍然在试图模仿新媒体做丰富信息的尝试。

是谁的云?谁来控制云?云的受益者是谁?

当我在微博中发起对报纸二维码的质疑时,除了一些纸媒的支持者外,另有一大帮二维码公司的老总与从业者坚决反驳我,我非常理解这种反驳,我这是在砸人家的饭碗。我对我这种试图砸人家饭碗的行径深表歉意;但出于理性的分析,出于研究的目的,以及长期浸淫报业,对报业的感情;我仍然坚定地坚持我的观点。

5月23日,我委托一位同行扫描了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每日商报》的7个二维码扫瞄情况,封面那个,扫瞄后,跳转到世纪佳缘页面,是个征婚的。第二页,北京交响乐团新闻;第三页,阅兵队伍中“人弹”引爆;第四页,杭州地铁;第14页,我们约会吧;第24页,万达,扫瞄后,生成不了链接,无效码;第14页,“18问问”,生成的链接连不上服务器。使用的手机是普遍在用的iphone4s,扫瞄软件是“我查查”客户端。后来重新安装了制定的工具“BOBOCARD”,扫描体验比“我查查”还差了很多,依然跳不出链接来。

这里就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扫瞄软件的标准问题。现今市场上还不存在一个通用的软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读者不可能为一张报专门下一个不同软件,这样感觉太糟了。二是在这些链接中,报纸的价值体现在哪里?二维码公司这么使劲地忽悠报纸上这个东东,报纸没有任何优势。基本上后台都在二维码公司手里,如果报纸想了解一下客户资源的总量与结构,也得跟二维码公司讨要才行。WAP后台都建在二维码制作公司那儿,等于在帮二维码公司免费做宣传。很多报纸的二维码推出很多年,并没有给经营带来多少增量,目前也没有什么赢利模式。《华西都市报》的“魔码”推出有差不多半年时间了,具体的经营数据不了解,但据观察,版面上现在“魔码”的数量与刚开始相比,已经大幅减少。

而且看报纸扫二维码的理念对于报纸是非常有害的,即使看着报纸,看到二维码后,掏出手机来扫一扫,很快,阅读兴趣就转到了移动终端上,报纸就被扔到了一边,兴趣转移后,很快,报纸就被扔进了废纸篓。报纸的价值又体现在哪里呢?报纸又一次地为他人做嫁衣裳。

从实际读者群来看,报纸的读者与会扫码的人群不是同一个群体。看报纸的大部分老人不会使用二维码,不会下载安装扫描软件,不会扫,也没有兴趣扫码后看视频。而有兴趣扫码喜欢看视频的人群又大部分不是报纸的读者。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群。怎么可能读报与看视频同时进行呢?

《京华时报》的宣传语说:“《京华时报》将有前后两个终端,前端是传统形态的报纸,后端则架在‘云’上,借助新的技术手段,满足用户对新闻资讯的延伸。这两个终端将互为入口,使互联网‘活’在报纸上。”

但我想,恐怕不是“互联网活在报纸上”,而很可能是由于二维码、云报纸,报纸会死在互联网手里。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