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贵华:现代佛教义学的学科化开展」正文
摘要 在古代,从印度到中国,佛教的弘扬离不开佛教义学的开展,佛教的兴盛也与佛教义学的繁荣关联在一起,但到近世,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整体衰落,佛教义学的学脉趋于断绝,尤其随着现代科学主义以及人本主义影响的普世化,佛教义学甚至在佛教界内都失去了“合法性”,其作为佛教学问,已然被佛教学术研究所取代。但佛教义学与佛教的命运紧密相连,必须对这样一个严峻的情形予以严肃思考,换言之,必须反思现代佛教学问的性质问题,以保证佛教义学在佛教界以及社会公共学问空间的重新定位与出场。这不仅关系到佛教本位上的正法久住,而且关系到佛教作为传统文化基本组成部分所承担的安定社会的重要功能的切实实现。现代佛教义学是在具有明确的自我意识的前提下兴起的,又处于现代学术研究的背景中,所以除传统的佛教宗派义学研究的路线外,还有现代意义上的学科化开展的面向,佛教自己的学问空间正是在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紧张与融合中张开的。
关键词 佛教本位 佛教义学 佛教义学立场 佛教义学研究 学科化 佛教学术立场 佛教学术研究 建设性佛教学术研究 学问空间 公共学问空间
“佛教义学”作为“基于佛教本位的学问”,即“佛教自己的学问”,又称“内明”,或者“内学”。[1]其在古代,不论在印度还是中国,最初皆指解诠佛教经义之学,所谓“义解”之学,后渐泛化,凡以注解、疏钞、讲说、造论等方式解诠佛教,乃至语音文字文献研究等皆摄在内。其中,最为发达者,乃是佛教宗派义学的开展。这构成了传统佛教义学的基本范畴。但到现代,由于学科化的学术研究的兴起,佛教义学除继承古代研究方式外,还需面对现时代性而有研究模式的转化,这就是现代佛教义学的学科化开展。本文拟主要论及这方面内容。
一、开展现代佛教义学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进入近现代,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工业文明取代了农业文明,佛教面临的生存与弘化的环境与古代差别巨大,而且科学人本文化成为文化主流,令佛教如同一切宗教传统乃至一切思想传统一样,其本位意义遭到“祛魅”,以致在公共学问空间,除了佛教学术研究外,基于佛教本位的佛教义学研究的踪影几乎已经完全消失。在这种空前严峻的状况下,复兴佛教义学研究,接续佛教义学学脉,就具有了必要性与紧迫性。
在现今开展佛教义学研究,具有三大基本意义:第一是建立佛教的理论“防火墙”,以凸显佛陀圣教作为具足向上一路与向下一路的完整佛教的本来面目,澄清正法与相似法、世间法的性质差别,护持、捍卫佛陀圣教不受世俗性的遮蔽与玷污;第二是以种种言说庄严佛陀圣教,阐明佛陀圣教的甚深道理、微妙境界与广大方便;第三是建立连接众生与佛陀圣教的桥梁,以引导未信众生与佛教结缘乃至进入佛教,已信修学者能够保持正向而不断趋近涅 。[2]因而佛教义学的开展对正法久住、法轮常转具有不容置疑的重要性。
置身于一个世俗化已达充分化的深度末法的时代,要复兴佛教义学,将面临着科学人本文化普世化的意义消解,以及佛教学术研究的全面挤压,这要求我们树立佛教的忧患意识与担当意识,以勇猛开拓、炽燃精进的菩萨精神,直心荷担这一现时代的“大事因缘”。
开展佛教义学研究,既要回到佛陀的完整本怀,又要随顺广大众生的善根因缘,还要应对时代共学,或者批判,或者摄受,因此对古代中印佛教义学传统有继承,也有创新,这样形成的佛教义学在内容、形式与方法上皆会有别于古代佛教义学,而称现代佛教义学。
二、古代中印佛教义学研究与现代佛教义学研究的差异
一者,背景差别。古代印度佛教的大背景属农耕文明时代,神、圣文化盛行,世间或者世俗处在文化的低端,受到批判与抑制,而以超越世俗为精神趣求;其中尤其强调凡圣之别,但这可通过修道来转变,而实现转凡成圣。古代中国相似,最大的差别在于神教传统的影响较小,不过圣道作为其精神趣求的最高端也是其文化的鲜明特征。到了近现代,进入全球化的工业文明,科学人本主义全面渗透,世俗化达到充分化的程度,共业平台在相当意义上实现了世俗价值的全方位趋同,神、圣传统的本位意义遭到消解,成圣之道被划入了自说自话的宗教迷信,退出了公共学问空间。
二者,学问性质差别。在古代印度与中国,皆属不同教派或者学派间竞争,佛教研究基本是教内自己人进行的,所以即使没有自身的学科自觉,大多也属于基于佛教本位的佛教义学研究性质;但到近现代则情况大为不同,共业平台普世化,基于科学人本主义的学术研究成为压倒性的学问主流,佛教学术研究取代传统的佛教义学研究,独领佛教研究之名占据了佛教学问空间,本来在近现代前不绝如缕的佛教义学学脉就此彻底断裂。
三者,学科意识差别。古代中国佛教义学包摄面较广,虽然大多内在契合佛教本位的要求,但少有明确强调基于佛教本位的学科意识的,而近现代佛教义学衰微,佛教义学研究相当部分都是在明确其依于佛教本位的学科意识下进行的,比如支那内学院欧阳竟无先生强调佛教义学为内学,乃“结论后之研究”,太虚法师强调佛教义学要“契理契机”地开展,印顺法师强调佛教义学要“以佛法研究佛法”。换言之,现代的主要佛教义学家都将佛教义学研究与世间其他研究区别开来。
四者,研究竞争差别。古代中国佛教研究基本是佛教义学研究,由此在佛教研究领域没有其他类型的研究来竞争,但在现代,佛教义学研究本来就衰微,又有基于科学主义人本主义的共业平台支撑的佛教学术研究的强势竞争,后者作为佛教的外在研究,几乎霸占了佛教研究的学问空间甚至整个佛教学问空间,佛教义学研究作为佛教自身的学问在社会的公共学问空间已找不到一席之地。所以,佛教义学研究作为佛教自身所应具的、内在的佛教研究,在现代要通过自尊自信的开展与探索,赢得自己在佛教学问空间本来应有的地位,并且要清醒地认识到应是主非客,佛教学术研究作为外在的佛教研究,反倒应是客。由此渐令佛教通过佛教义学研究进入社会的公共学问空间。
五者,研究形式差别。在古代中国,佛教义学研究主要是注疏性质以及造论性质,也有史、文献等方面的开展,这些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大多属于佛教宗派义学研究范围。在古代印度也如此。古代印度的佛教义学研究大兴于部派佛教阶段,当时就大部派而言,就有二十余个,发展出小乘宗派义学;到大乘时期,形成两大派即中观派与瑜伽行派,大乘佛教义学也主要以此二派的宗派义学形式开展。佛教传入中国,在南北朝时期突破了格义佛教窠臼后,佛教义学开始以涅 、成实、毗昙、地论、摄论等学派义学形态开展,并随着宗派如天台、三论等宗的建立,转以宗派义学形态进行。简言之,古代佛教义学研究主要表现为宗派义学形态,并在此基础上推进到各自的高峰。但在现代,佛教义学研究除有传统佛教义学的开展外,还有新型的佛教义学形态的兴起。正是后者代表了佛教义学在新的时代与文化背景下的转型,称为现代佛教义学。现代佛教义学的基本特点是学科化开展,即以学科分类为基础的深入、系统的研究。
三、现代佛教义学的学科化开展
在现代的佛教义学开展,包括传统佛教义学以及现代佛教义学,其中后者作为学科化的研究,体现出佛教义学在“现代性”面前的时代转型特征。
1、印度古代佛教义学研究的学科分类
古代印度的佛教义学最重要的开展是在宗派义学研究方面,但从具体开展看,分为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直接依教的开展。佛陀之教分经教与律教两方面,所以就有依据经教的开展以及依据律教的开展,前者可称教理研究,后者可称戒律研究。第二个阶段是在宗派兴起后,先有小乘部派的开展,后有大乘部派的开展。小乘宗派的佛教义学研究后来多称毗昙(对法),大乘分为中观与瑜伽行研究,简称中观与瑜伽。在瑜伽行派兴起后,提倡内明与外明,这种精神后来在那烂陀寺的教学中得到发扬,实现了前述学科的大团圆。这是第三个阶段。这时的佛教义学的学科分类将外明也摄在内,而成内明与外明两大类。其中,内明又分为了戒律与教理,而教理进一步分为小乘教理即毗昙(对法),大乘教理即般若与瑜伽;外明则以因明代表。这样在印度那烂陀寺鼎盛时期自然形成了五类佛教义学科目,所谓“五科佛学”,即戒律、对法、般若、瑜伽、因明。[3]后来还有大乘密教即密法科。
2、中国古代佛教义学研究的学科分类
中国古代佛教义学研究即中国传统佛教义学研究其学科开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宗派兴起前,佛教义学研究大致可分为四类:一者教理研究,二者历史研究,三者文献学研究,四者语文学研究,后者相当于训诂等小学研究。其中,教理研究最为丰富,构成佛教义学研究主体,略分注疏类与造论类。注释类甚至形成了学派如涅 、毗昙、成实、地论、摄论等学派,而造论类则为佛教的中国化奠定了思想基础。第二阶段是在宗派兴起后,围绕宗派形成了中国佛教宗派义学传统,主要有三论宗、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律宗、密宗、净土宗。宗派义学是中国佛教义学开展的最重要形态。
3、中国现代佛教义学研究的学科分类
在现代,除了传统佛教义学的开展外,还有现代佛教义学的开展。传统佛教义学研究继续以宗派义学为主,但扩展到印度佛教宗派。现代佛教义学研究则超越宗派传统,而在明确佛教本位立场的基础上,开展学科化研究。这是因为,相对于佛教学术研究的学科化,作为现代文化背景下的佛教义学开展,也摄用相似的形态。这种分类研究是在全体佛教范围内界定的,并非局限于宗派开展,这也是即使以这种方式研究宗派,也常常不会判为宗学的原因。也正是在此意义上,称现代佛教义学为学科化的开展。
现代佛教义学研究的最初代表是支那内学院。欧阳竟无、吕 先生提倡内学研究,试图回到印度佛教,接续中观与瑜伽行派的佛教义学传统。他们以那烂陀寺的兼收并蓄态度开展佛教义学,按照“五科佛学”即戒律、对法、般若、瑜伽、因明的规模教学,但他们强调内学(即内明),只摄取其中四科,即戒律、对法、中观、瑜伽。戒律、对法通大小乘,中观、瑜伽是大乘的代表性两支,但实际大乘思想还可分为中观、瑜伽与如来藏学,故他们又加入涅 学,也就是如来藏学。由此成立内学五科,即毗昙(对法)、般若、瑜伽、涅 、戒律科。[4]可以看出,支那内学院强调教理以及戒律的义学研究,尤以教理研究为重心。而且这样的学科分类是以印度佛教为直接基础开展的。
针对佛教学术研究以及一般世学的多学科开展,现代佛教义学不能仅局限于教理研究。在笔者看来,现代佛教义学可以古代传统的四分类即教理研究、历史研究、文献学研究、语文学研究分类作为宏观分类,然后再针对现代社会的文化特点作进一步安立,从而形成一个学科分类金字塔。在分类时,虽然要因应佛教学术研究的分类,但更应针对作为佛教本位学问应具有的意义。在现代开展佛教义学其最终目的并非在于建立公共知识,而是意在通过现代佛教义学的确立来修学、维护与弘扬佛教正法,故在分类上必须体现这个根本意趣。
考虑到要与佛教学术研究划界,而且强调依于佛教本位的立场,因此所有学科都加上“教”字限定,如历史研究称为教史研究。这样可将第一层次的学科分类为教理学、教史学、教典学。其中,佛教义学的文献学与语文学皆是围绕佛教经典开展的,因此可合称教典学;教理学包括了佛教一切教义教理,主要摄义理以及修行研究两方面。此三类属内明,还有外明,如《瑜伽师地论》所说的声明、医方明、工业(巧)明、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