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南海对峙 危险的冲突

作者:中评社发布日期:2014-02-13

「中越南海对峙 危险的冲突」正文


中评社香港2月13日电(记者郭至君编译报道)中国和越南在南海的对峙一直存在。央视四台在今年初播出的纪录片《蓝疆卫士》中详细描述了2007年一场中越海上冲突的情况。研究东南亚海上安全策略的澳大利亚国防学院的博士生――斯科特?宾利(ScottBentley),12日在《外交学者》杂志上发表文章,称央视的纪录片表明,中国海军已经早于奥巴马政府将“进攻”列入了作战条例。全文编译如下:

2014年一月初,中国中央4台纪录片《蓝疆卫士》的视频出现在网上,详细描述从约2007年起到现在中国海监部门的工作史。这部配有英文字幕的中文纪录片,一开头就提到了2007年6月30日越南和中国的政府船只在西沙群岛海域冲撞的事件。当时,这个事件并没有被大量报道。不过,纪录片里说明的大量细节,为对中国强势行为和美国重返亚太的争论提供了提供了新的框架资料。此外,该纪录片还让大家对中国海监总队和其上级组织――国家海洋局的有了全新的认识,其中包括其海上战术如何、以及在海上怎样指挥船舰。

事件起源于2007年6月26日。如纪录片所说,当时,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一艘油气勘探船,计划在西沙西部海域进行海洋工程“正常作业”。而越南人一直声称,自1974年起,中国用武力占领了本属于他们的西沙群岛。于是,越方派遣了船队以期阻止中国调查船在该水域测量。紧张的对峙随之而来,最后,中国海监船与越南船只对峙并实施撞击,威胁着所有船员的安全。

越南船只开始从该地区驱逐中石油勘测船,而中国国家海洋局则迅速组织了代号626的专项维权执法行动,来回应越方的所作所为。根据纪录片显示,这样的行动已经超出了平常的定期巡逻范围,除了中国海监已经在附近的船只,国家海洋局还派出了83船和51船来执行这次任务。他们于6月29日到达,并组织了“警戒令”――两艘船分别在中石油勘测船的前后两方,试图再次护送其返回被驱逐区域。

在口头劝说越南船只离开该海域失败后,中方接到了允许调查的命令,于是,中国海监的船只首先围绕中石油勘测船形成了保护警戒线,然后开始发起了一些海上进攻行动。一开始,进攻行动的频率比较低,但越南海军船DN29突破了中方的警戒线后,进攻频率开始高了起来。

进攻行动由中国国家海洋局海监总队的高级指挥官直接指挥,他命令船只队长直接和越南船只进行撞击。据国家海洋局中国南海分局副局长称,作为指挥员,下达这样指令的时候,心理压力非常大,平常安全第一的队员们,此刻必须要按照命令去撞击其他船只。

中国国家海洋局的高级指挥官认为,比起抵挡对方可能出现的侵略行动,这样的主动攻击更有效。南海分局副局长还在纪录片中表示,“根据我们多年的操作经验,主动进攻比防御更加有效。”这些评价作为一个强有力的迹象表明,至少中国国家海洋局的一些官员,甚至该组织本身,比较偏爱先发制人的行动。也就是说,目前,重组后的中国海警局,也可以将“进攻”作为一条作战准则。

这个事件证明,中国海监船只的碰撞行动不是因为船长一时的鲁莽或热血,而是由中国中央政府明确下令的。中国海监的队长们平常将攻击视为一种战术,只有当上级发令时才会使用。中国海监84船的船长在纪录片里表示,“只要是指挥员下的命令,需要顶、需要碰、需要撞,咱们都是义无反顾地去执行。”

事件中采取的战略让人联想到冷战时期美苏的海上对峙。最近,在南海角力的中美海军,如去年底的“考彭斯”号事件,似乎与历史十分相似。虽然一些评论员强调“考彭斯”号的行动导致了事件的发生,但2007年的西沙事件则有份发问,中国海军和其民间相对应的机构是否已经采取统一的作战条例?

据报道,中方在“考彭斯”号事件中采取了与2007年相似的战术:在劝阻美国的驱逐舰离开指定海域失败之后,中美的船只差点发生碰撞。中国海军和国家海洋局很有可能有着相同的作战条例,两方还在通过双方高官的定期年会加强联系的纽带。

央视四台的纪录片意义显着,不仅因为它提供了2007年中越船只冲撞的一系列细节,还因为它提供了中国军方认可进攻为战术的一种信息。实际上,除了中国国家海洋局官员认为该事件有个圆满的结局,纪录片中的旁白也将其描述成一次“伟大的战役”。显而易见,该事件的结果被视为一种成功。

据报道称,中国领导人常常关注此类事件,其中包括2012年黄岩岛的对峙。甚至,基于“黄岩岛模式”,中国已经开始重新制定一些海上战略。但央视的纪录片表明,“黄岩岛模式”不是新的,至少从2007年开始,中国已经开始使用民用海事执法船进行海上的“维权”作战。

纪录片里的见解还展示了中国更加主动、大胆的外交政策,以及其和奥巴马政府“重返亚洲”政策之间的关系。“重返亚洲”外交政策的起始时间常被定义为2009到2010年度,但现在看来,中国早在2007年对南海宣示其主权时,就用了类似的方法。种种事件表明,中国的“自信”不仅早于美国的“重返亚洲”政策,甚至还早于奥巴马政府本身。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