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杰 王克蛟:网络交流中的感性意识形态

作者:刘少杰 (进入专栏)   王克蛟发布日期:2016-01-30

「刘少杰 王克蛟:网络交流中的感性意识形态」正文

摘要:网络交流中也存在复杂的意识形态现象,但主要不是在报刊书籍中表现出来的作为思想体系的理论意识形态,而是在赞扬与嘲讽、调侃与抨击、传闻与段子中表达出来的属于知觉和表象层面的感性意识形态。 网络交流中的感性意识形态不仅具有稳定性和普遍性,而且具有持续地规定人们的思维与行为并不再被质疑的作用。 在网络交流极为活跃的新形势下,清楚明确地认识网络交流中的感性意识形态,对于了解广大社会成员价值评价和理想信念,引导网络交流健康发展,并有效地开展理论意识形态与感性意识形态之间的沟通,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网络交流;感性意识形态;理论意识形态

进入 21 世纪以来,通过微信、微博展开的网络交流,已经成为参与人员最多、展开空间最广阔、表达内容最丰富、发生频次最活跃的观念表达和信息交流。 在传统社会,观念表达和信息交流中最核心的问题是意识形态,而在网络社会,意识形态仍然是观念表达和信息交流的核心问题。 然而,同传统社会借助报刊书籍开展的观念表达与信息交流相比,网络交流已经发生了形式和途径的变化,因此,仍然作为其中核心问题的意识形态也必然随之发生改变,以致在网络交流中开展意识形态研究难寻其踪。 笔者试图就这个问题作些初步讨论,以期引出更深入的研究。

一、感性意识形态及其网络表现

意识形态是相对稳定地支配人们思维和行为的价值信念。 虽然意识形态现象自古有之,但明确把它作为思想文化核心问题提出来并引起高度重视的还是发生在工业社会。 特拉西在 19 世纪初发表的《意识形态原理》中首先论述了意识形态概念,马克思在 19 世纪中叶发表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开展了尖锐的意识形态批判,曼海姆在 20 世纪初对意识形态问题作了深入的系统论述。 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意识形态都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核心问题。 统观接近两个世纪的意识形态研究,无论是从哪种阶级立场还是何种价值原则出发,也无论是否定性批判还是肯定性论证,大多学者开展意识形态论述时,主要是指在报刊书籍中系统阐述的思想观念。 也正是在这种学术现象的基础上,哲学教科书也把意识形态定义为“系统化、理论化的阶级意识”。①

把意识形态规定为系统化、理论化的阶级意识或思想体系,在外延上已经把意识形态概念所能包含的很多内容剔除了,或者说大幅地简化了意识形态的丰富内容。 把意识形态归结为理论化、系统化的思想体系,主要文本根据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对意识形态现象的批判和论述。 不过,应当指出,虽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批判的意识形态现象是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理论,同时正面阐述了自己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这些都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思想体系,但这绝不意味马克思和恩格斯把意识形态仅仅理解为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思想体系。 相反,在思想体系之外,马克思认为还存在更为丰富的意识形态现象。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的论述既有特指也有泛指。 关于青年黑格尔哲学以及各种思想体系的论述,是对意识形态现象的特指,而与此同时,马克思还论述了在思想体系之外的意识形态现象。 在《路易 • 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马克思在论述封建地主和资产阶级对立以及它们之间的意识形态冲突时指出:

这两个集团彼此分离绝不是由于什么所谓的原则,而是由于各自的物质生存条件,由于两种不同的占有形式;它们彼此分离是由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旧有的对立,由于资本和地产之间的竞争。 当然,把它们同某个王朝连接起来的同时还有旧日的回忆、个人的仇怨、忧虑和希望、偏见和幻想、同情和反感、信念和原则,这有谁会否认呢? 在不同的占有形式上,在社会生存条件上,耸立着各种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 整个阶级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这一切。 通过传统和教育接受了这些情感和观点的个人,会以为这些情感和观点就是他们的行为的真实动机和出发点。②

马克思在这里所论的“整个上层建筑”,是指整个观念上层建筑,亦即整个意识形态。 从马克思的论述可以得出明确的结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不仅指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思想体系,还包括各种特殊的仇怨、忧虑、希望、偏见、幻想、同情和信念等尚未上升到概念系统的感性意识活动,是这些也具有明确价值评价的感性意识活动,同以概念系统表达的各种思想理论一起构成了全部的观念上层建筑或全部意识形态。 后来很多学者继承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观点,曼海姆和麦克里兰把培根论述的属于感性表象层面的四偶像说看作意识形态理论的先驱,③ 葛兰西论述了日常生活层面自发的意识形态现象,④ 伊格尔顿把布迪厄论述的惯习、信念等实践感看作是对意识形态的论述,⑤ 这些思想观点都表达了对感性意识形态的承认与理解。

面对网络交流的意识形态研究,如果超越把意识形态仅仅归结为理论体系的限制,而像马克思及其一些后继者那样承认感性意识形态,那么一定能在网络交流中发现十分丰富的意识形态现象。 实际上,马克思和很多论及意识形态的思想理论家,都是把意识形态看作一些稳定地支配人们思维和行为的价值原则,是人们信以为真、不再质疑、照此去做的思想信念。 思想信念可以通过理论体系作出系统阐述,但在日常生活中,广大社会成员的思想信念更多地是通过喜闻乐见与厌倦反感、意愿追随与成见抵制等感性意识活动表现出来的。 在网络交流中,很难见到审慎的概念界定、严密的逻辑推论,尤其见不到长篇大论的理论体系,但在网民那些生动而简短、具体而明确的微信、微博和短信中,能够清楚地发现很多具有稳定性和普遍性的价值评价和理想信念,并且,这些价值信念不再被质疑地规定着网民的思维和行为,而这些就是笔者所论的感性意识形态现象。

说网络交流中有感性意识形态,可能会受到质疑,但说网络交流中包含了价值评价和理想信念,则很容易得到认同。 其实,意识形态的实质与核心就是价值评价或理想信念,当价值评价或理想信念变得相对稳定并能不受怀疑地照此去做时,也就转变成了意识形态。 空前活跃的网络交流,每日每时传递着难以统计的海量信息,虽然其中也有一些对具体事实的客观描述,但最引人注目、交流频次最高、传递幅度最广的还是那些表达了网民对公平正义的呼唤、对美丑善恶的评价、对意愿要求的张扬。 在温州动车事故的网络问责、 ⑥ 归真堂事件的网络追问、⑦ 周口平坟事件的网络围观 ⑧ 等网络群体事件中,千百万网民发出的海量微博、微信,表达了人们发自内心的真实而强烈的价值要求。

在各种网络群体事件以及平时的网络信息交流中,网民们表达的价值要求通常直接指向具体人物或具体事件,在字数简短、传递快捷的网络交流中,来不及也没必要去概念界定和逻辑推论,大部分是与具体事物直接对应的感性表达。在几十个字或几句话的表达中,赞扬与嘲讽、调侃与抨击、传闻与段子,有时仅是一束鲜花、一个笑脸,但其中的感觉、知觉和表象都清晰可见,并且在这些具体、直接和形象的感性表达中,价值评价毫不遮掩地呈现出来。 虽然这些网络表达的具体内容和目标指向是丰富多彩、 千变万化的,但从中可以发现一些稳定的价值评价和理想信念,而发现了这些也就接触到了感性意识形态。

二、感性意识形态的生成与地位

时至今日,面对空前活跃的网络交流,人们都承认这是一个思想表达和信息交流展开的空间最广阔、表达的思想最复杂的领域,其中也一定包含着意识形态问题。 但当追究网络交流中的意识形态问题时,却难以发现其表现形式和演化踪迹,其中主要原因就是把意识形态仅仅归结为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体系的局限。 正如海德格尔、伽达默尔和福柯等人论述的那样,人们的知识结构规定着人们的观察视野、评价原则和选择偏好,对意识形态现象的观察与思考更是如此。

把意识形态归结为系统化、理论化的思想体系,已经成为大部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概念共识甚至思维定势。 长期以来, 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和思想政治工作中,一旦提及意识形态问题,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主流意识形态或官方意识形态,毋庸置疑,这个层次的意识形态都是作为理论体系存在的;其次,人们还会注意非主流意识形态或民间意识形态,而它们通常是在各种学术思潮和社会思潮中被发现,而主要关注的是其中的思想理论。 虽然对意识形态的理论化关注是必要的,但仅此而已一定是片面的。 如前所述,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思想体系肯定是意识形态的重要构成,但不是意识形态的全部。 意识形态更丰富的展开内容和表现形式,是尚未上升到理论体系的感性意识形态,理论意识形态和感性意识形态的关系,就像岛屿和包围它们的汪洋大海之间的关系一样。

在论述作为思想理论的意识形态时,恩格斯曾称之为悬浮在社会上空的思想观念,“更高的即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采取了哲学和宗教的形式。 在这里,观念同自己物质存在条件的联系,愈来愈混乱,越来越被一些中间环节弄模糊了。” ⑨ 作为思想理论的意识形态之所以高高在上地远离物质生活,不仅因为某些理论体系是思想家脱离实际的作品,而且还因为理论体系都是在概念思维基础上形成的,而概念思维的基本特点是抽象,是把那些被认为是非本质的因素舍弃之后而进行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概括。 这种被认为是从具体上升到一般的理论升华,不可避免地同物质生活特别是同日常生活发生间接性甚至是分离性的关系,变成高悬于生活世界之上的概念体系。

与作为理论体系的意识形态不同,在网络交流中表现出来的感性意识形态,通常是没有经过严密的概念思维而形成的价值评价或理想信念,是在片断的语句、 生动的比喻甚或一个表情、一张笑脸或一张图片中表达出来的,但它们也是可以稳定地规定思维和影响行为的价值信念。 这些没有进入概念系统的感性意识形态,直接同日常生活融为一体。 它们是人们根据在日常生活世界亲身感受和具体体验而形成的知觉和表象,没有间接性和抽象性,但却有普遍性。 虽然个别的表达具有特殊的内容和形式,但是其中表现出来源于生活世界的价值评价和理想信念却有共同性,并因此而具有普遍性。

在传统社会,人们在特定场所开展的对话交流和书信往来,虽然其中也可能表达了某些价值评价和理想信念,并且也可能包含具有稳定性和普遍性的感性意识形态,但很难被发现,也很难传播开来。 因为特定场所中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受地理边界和时空环境的限制,不仅其内容具有较强的特殊性, 而且也很难形成广泛传播,因此其中即便存在具有稳定性和普遍性的感性意识形态,也未必会清楚地表现出来。 正因如此,在工业社会和农业社会能够被明确认识和广泛传播的意识形态,主要是印刷在报刊书籍中的思想家、理论家的作品,而基层社会成员在田间地头、车间班组或街头巷尾表达出来的价值信念则被视为只言片语的意见或想象。

在网络社会,民间的感性意识形态获得了灵活的表达形式和快捷的传播途径,而正是这些变化可以使其在迅速传递和广泛连接中清晰呈现出来。 在微信、微博和短信等网络交流中,价值评价和理想信念在简短、生动和形象的表达中表现出了明显的间断性、跳跃性、缩略性、零散性,并由此而显示出碎片性。 然而,网络交流的碎片性是在个别的网络表达中表现出来的,而当人们面对往来如梭、 川流不息的网络交流的连续过程时,个别网络表达的碎片之间就呈现了清晰的联系,间断性、跳跃性和零散性在快捷的网络交流中连接和汇集了起来。 在网络交流的整体画面中,哪怕是画面的一个局部,感性意识形态的稳定性和普遍性都可以在动态传递中表现出来。

感性意识形态并非起源于网络社会, 但只有在网络社会它才获得了广阔的展现空间、 有效的传播途径和强大的社会权力。 像理性意识形态一样,感性意识形态的实质也是评价和要求,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