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一诚:中华文化复兴的根本」正文
编者按:本文为赖一诚先生在战略与管理学习俱乐部闭门研讨活动的演讲稿,赖一诚先生长期深入地研究中华传统,是一位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目前,赖一诚先生致力于中华文化的复兴和探索,试图重新解构中华文化,并使之系统化。全文讲稿内容过长,问答环节有所删减,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阅原文。
战略与管理学习俱乐部授权爱思想独家首发,转载须取得授权。
赖一诚,中华运气医学学会副会长、台湾音声律历研究中心主任,黄帝内经研究学苑创办人。(文末附详细介绍)
主持人:各位,今天是战略与管理学习俱乐部2016年第九期的闭门研讨活动,这期活动是和中华中医药学会联合主办的,首先感谢张主任的大力支持。本期的主讲嘉宾是来自台湾的赖一诚先生。赖一诚先生长期深入地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对易、道、医都有很深刻和独到的见解,尤其精通《黄帝内经》、音声律历、古天文学等等,可以说是一位研究中华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目前,赖一诚先生致力于中华文化的复兴和探索,试图重新解构中华文化,并使之系统化。我觉得,这是一个意义非常深远、任务也很艰巨的工作,往小了说,有利于个人的修身、齐家,往大了说,有利于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全面复兴。赖一诚先生今天的主讲题目是《中华文化复兴的根本》,有请赖一诚老师。
今天谢谢各位莅临,我在讲座开始之前,我先吹一曲给各位欣赏。
(尺八箫演奏)
我刚吹的这根管子啊,牵系着中华文明的过去和未来,不要小看这根管子,在古代我们对声音的传递,发出声音是从这一根管子开始的。这根竹管要能发出声音,必须要有气在里面流动,所以中国对气的概念,间接地可以想象成音的流转,音的变化,与阴阳很像。音振动之后的频率,其进行方式是慢慢地衰减,音会有一点慢慢往下走;而如果气渐强的时候,音的频率就往上走,音就扬起,这个音扬,就是古人最初的阴阳原型。所以,在我的研究,中国的文化有一个一以贯之的学问,就是音律学。
我一开始吹的曲子是陶渊明的《停云诗》,台湾艺术家郭淑玲女士所作曲,我吹的这根管子是木头做的,这个是斜吹口的,真正名称叫"古钥",它配上洞箫的身体,我称之为"尺八箫"。它是中国很早的吹管乐器,只不过后来消失了,我用尺八原始的吹口,配上中国萧的身体,这样会更好表现中国古代的曲子,它的情感会比较澎湃和豪放,和我们平时听到的笛声和洞箫声不太一样。
中华文化之果--经、史、子、集
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中华文化复兴的根本。这个问题,我花了十几年的思考,几年前,我有个好朋友去联合国参加活动,就有外国人问他,中华文化是什么?在平时,我们做一些事,都感觉是在推动中华文化,可是遇到这问题,我们反而词穷了,觉得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似乎没有办法用简单的语言,精准地描述。你看,我吹尺八箫算中华文化吗?琴棋书画也算吗?我们做很多事情,感觉都像。可是,中国文化到底是什么?我就想了一下,就归纳出四个字:经、史、子、集。
何谓经?不读经,不足以知仁义,经就是四书五经,就是因为我们要学习"仁义"的知识,仁是"仁义礼智信",义是"礼义廉耻",就像现在的道德观一样。而史是古代留下来的通史或者断代史,不读史,不足以学古今。有人说,我们学习古代的五千年,是为了今后的一百年,我看可能不需要到一百年,五十年就好。你越研究古代的东西,你会觉得你对未来越有想法,越不会恐惧。
在台湾,我们除了有一些中国传统的教育以外,我们绝大部分还是西洋的教育,看西方哲学和科学。我本身是数学系出身,后来才辗转绕到中华文化这一部分,当我越探求的时候,越发现研究古代的这些看似很古老的东西,反而更能面对我们的未来。我自己内心有种感受,觉得我们可能都误解了古人,而且可能都小看了古人,古人有一套很庞大的智能系统,我现在才有一点点摸到而已。
什么是子学?医学、佛学、道家之学,与其他诸子百家之学都是子学。"不读子,不足以知天地",子学就是天地之学,非常重要,可是,在整个中的国文化传承中,太偏重于经史学,子学则流落到民间去发展,而平民老百姓为了吃、填饱肚子,又偏重于生活的运用,而子学里面的哲学思考就被遗漏了,子学实际上有非常多的思维。我个人认为,子学是在教你天地之学,如果你想要知道生命的科学,就要念子学。
而集学呢?个人认为是"人文之学",它可以归纳成八个字,就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就是以人为本所发展出来的学问。我认为,中华文化可以归纳成这四个字"经、史、子、集",不管是学医、弹琴、插花、教历史,都是属于这四个部分中一环,这也说明中国文化非常的博大精深。
圣人南面之道
中国文化的经典、古书,都会面临着传承问题,古人出一本书,非常难,所以,一般而言,书的重要思想就遗留在"书名"、"第一章"及"第一句"了。通常,这三者就已经把一本书很重要的思维传承了下来。比如说:《庄子》称《南华经》。为什么叫《南华经》?《易传》讲"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圣人做事情要面南,为什么面南?你看,南字上头是一个十字,十字观天,下面就是黄庭,就是《黄帝内经》所言:"前有广明,后有太冲"。画一个圆,前面是南方,后面是北方,左边是东方,右边是西方,左为阳,右为阴,人身和宇宙就有一个调频的方式。当你面南之后,就把很多的学问记下来了,古人言:南方之数为七,于是,很多经典都是7篇,比如大家熟悉的《易经》与《易传》。《易经》是周文王做卦辞,周公作爻辞的,而《易传》,是孔子做的。《易传》有几篇呢?有人说十篇,它就叫做《十翼》嘛,其实,孔子一开始作《易传》是七篇,因为南面之数为七的概念,但古文的"七"和"十"很像,后代编的时候,都以为是十篇,于是,就把其中3篇,拆成上下两篇,就变成"十翼"了。
而庄子作《南华经》,既然取名《南华经》,就是应圣人南面之道,《庄子》分《内篇》《外篇》与《杂篇》,《内篇》有几篇?就是7篇,称之为庄子内七篇。而《内篇》第一句为"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古之圣贤书的第一句第一个字,要么是南,不然就是北。然后化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这就是调整天人相应的坐标,坐北朝南之法,定一个地理坐标。然后南方为鹏鸟,这就是古人所讲的:"左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讲来讲去,都是给你做一个时空坐标,讲一些表示东南西北,如要么讲南方,要么讲"七",要么就讲"鸟",或者是"火",这些都是指南方。你看到这些文字,自己必须要有一套思维去判别。
这跟中国文化传承的载体有关系。各位都知道,纸的发明要到东汉末蔡伦的时候才有。在春秋战国打仗,两军交战的奏折用什么写呢?竹简,如在竹简上表达方位,是非常难的,你在竹简上画一个大圆圈,如果竹简少了一两片,圆就会不成为圆了。所以,中国的图书《河图洛书》这两张图,一直要到五代末宋代才出来,距今不到1000年。再比如,古代如何表达我刚刚吹的曲子呢?要是像现代用五线谱,往上往下标示,都可以表达的。可是,偏偏我们记录文化的载体,是很难表现出这个线条的模式,而当我们在文化传承接棒时,在采用线条这种模式的文化文明,就遗失掉了很多东西。
文化传承--声音与文字
文化的传承不外于"声音"和"文字"。文字的改变会因为改朝换代而有很大的变动。你看,唐宋以前,文字几乎是每个朝代都换一遍。在商代转到周代时,商代的甲骨文就彻底遗失了,一直到清末才被发现。清末,王懿荣得了疟疾,去药店抓药,因其中一味药"龙骨"没有磨好,他才在龙骨上发现了甲骨文。可是,清代之前的训诂学家在做研究的时候,皆不知道有此甲骨文,因为这样,历史上传承下来的古文就是有缺憾的,文字训诂学第一的《说文解字》,编撰时也不知道有甲骨文。其实,商代不仅是甲骨文不见了,还有很多其他系统也不见了,商转到周,周灭商而变商,商朝叫"殷"人,表示他们是最懂"音"律的人,所以,商代首都叫做"朝歌"。中国古代有五音:宫商角征羽,其中有一个音就是"商",能把朝代名称变成五音之一,多么伟大阿!
甲骨文,我们从周代开始就完全不知道。训诂学的书《说文解字》都用小篆来让你查,之后宋代《玉篇》用楷书来查,基本上是都没有甲骨文的。
声音的传承,不会因为改朝换代而改变,因为所有的东西,都是先发声记起来,比如说:我给你讲一篇文章,你一定要先背诵起来,然后再去刻再竹简,因为竹简刻一个字可能要刻很久,所以说,所有东西都是先记在脑子里面,用发音慢慢地开始记录,但是,也是会产生一些发音上的不同变化。
上古生命音韵的失传
人的生长和植物一样,是随着生长环境变化的,因改朝换代,或我们居住都城不一样,人的口音就会不一样,人因为地理环境不同,就会有一些发音不容易被发出来,就像日本人、吉普塞人那样,环境造成的身体共振不一样,就会有一些共振音出不来,如上古音和现在的音就有很多的变革。我举个例子,我们看汉代以前的书,伏羲都不叫伏羲,叫"庖牺",懂的人都叫这个"庖牺" "包牺",而今,我们都称之"伏羲",这里头,上古音有一个音不见了,"庖牺"之"庖"是双唇音bāo,后来变成了轻唇音或单唇音fú"伏羲"的"伏",其中,就是双唇音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