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保卫:恪守职业道德 加强队伍建设 维护媒体公信力」正文
【摘要】近年来我国新闻战线取得了许多成绩和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当前我国新闻界在遵行职业道德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危害及产生原因,我们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须从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加强新闻法治建设、强化新闻道德委员会职能、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四个方面来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维护媒体公信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职业道德;责任意识;媒体公信
今年11月8日,已是第15个记者节,回顾这些年来我国广大新闻工作者在服务人民、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方面努力履行职责、完成使命所取得的成绩和所做出的贡献,让人钦佩和赞赏。
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肩负着重要使命,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这就要求每个新闻工作者要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站在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立场去传播信息,报道新闻,引导舆论,服务社会。
自记者节设立以来的15年中,我国新闻工作者不负党和人民的嘱托,忠于职守,勤奋敬业,努力工作,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职业乐章,留下了一个个生动的感人故事。
在抗击非典中,在抗震救灾中,在伊拉克战争前线,在各种突发事件现场,我们的记者不顾生命危险,克服艰难险阻,总是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报道新闻、反映和引导舆论,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和称赞。许多灾区百姓把记者同解放军、武警、公安人员和医务工作者一起称作是“最可爱的人”。
在近年来开展的“走转改”活动中,大批新闻工作者深入基层、深入民间、深入生活,同人民群众在一起,了解他们的生活疾苦,反映他们的呼声愿望,报道他们的劳动业绩,颂扬他们的高尚品德,这种真正“接地气、知民情、通民心、达民意”的行动赢得了百姓的认可和信赖。
在反对各种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的斗争中,新闻工作者以“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精神,不惧权势,顶住压力,抛开个人利益得失,勇敢地揭露问题,同搞腐败和不正之风者进行坚决斗争,抨击了腐败行为,捍卫了社会正义,维护了人民利益,践行了做“社会捍卫者”的职业承诺。
我国广大新闻工作者用自己的行动说明,作为一个同教师、护士一样受到社会尊重的职业工作者(国家所设立的职业工作者节日中只有教师节、护士节和记者节),是受之无愧的!
我们回顾走过的历程和取得的成绩,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总结经验,发扬成绩,以求更大的进步和发展。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当前我国新闻界还存在一些不正之风,是背离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的,是有损于“新闻工作者”这一光荣称号的。这些不正之风不但严重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影响了新闻工作者的形象,危害了新闻事业的发展,而且也严重妨碍了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顺利地履行自己的职业责任。
因此,弄清当前我国新闻界在行业作风和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认识其危害和产生的原因,对于广大新闻工作者进一步明确职责、担负责任,发挥好积极功能和正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我们纪念记者节的一种特殊方式。
本文将从分析当前我国新闻界在遵行职业道德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危害及产生的原因入手,提出当前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维护媒体公信力的对策建议。
一、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表现形式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特别是在新闻传播引入市场机制,实行市场化运作之后,不规范的市场秩序和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对新闻传播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力,加之一些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自身放松要求,随波逐流,不注意职业道德修养,致使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现象频频出现,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形象严重受损。这些年来,被称为新闻领域“四大公害”的虚假报道、有偿新闻、低俗之风、不良广告等不正之风,一直在困扰着我国新闻界,而近年来又出现了新闻敲诈等新的违反职业道德的现象,这更是突破了新闻职业道德的底线,触犯了法律,成为附在新闻体内的一个毒瘤。另外,一些新闻工作者放松对自己的思想和政治要求,偏离新闻工作指导方针,违反宣传纪律,导致出现政治方面的导向错误。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败坏了新闻工作者的声誉和形象,大大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在社会上和群众中产生了恶劣影响。
认识这些不正之风的表现形式,分析其产生原因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条件。
(一)虚假报道屡禁不止
“新闻要真实”是个连普通公众都知道的道理,但在我们的媒体上,虚假报道却屡屡出现,屡禁不止。从2001年开始,《新闻记者》杂志每年都评出“十大假新闻”。研究发现,在前10年评选出的100条“十大假新闻”中,据统计,“新闻事实完全失实者达到71%,部分失实者达到29%”[1]。这说明在新闻队伍中有些人根本不把新闻真实当回事,连新闻要依据事实进行报道这一最基本的要求也置之脑后了。
这些年新闻界治理虚假报道不可谓不下功夫,有关部门组织的专项治理活动一个接一个,但是“新闻打假年年打,虚假新闻年年有”,这种现象值得警惕。
(二)低俗之风难以根治
“低俗之风”也是新闻界长期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在我们的一些媒体上常常充斥着淫秽媚俗、血腥暴力、煽情炒作这类新闻与信息。特别是在网络媒体上,有些人完全背离事实,故意制作一些低俗、离谱的标题来吸引网民,提升点击率。
这些年,中央曾多次提出要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低俗化和娱乐化的倾向却始终没有得到有效治理,而且还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有的媒体甚至在报道一些严肃的政治性事件时也玩起了娱乐,让人啼笑皆非。
(三)新闻寻租时有发生
新闻寻租是一个旧话题,它包括有偿新闻、有偿不闻等多种形式。当下,一些新闻记者拿自己所拥有的采访权、报道权同一些个人和单位进行利益交换,以换取钱财。有的编辑记者收受红包后,全然不顾事实信息有无新闻价值,完全按照对方的意图和要求来采写“新闻”;有的编辑记者收了他人钱财,甚至故意隐匿事件真相不作报道,或是停发已经采写好的新闻稿。
新闻媒体的传播权是一种由社会与公众赋予的公权力。这种权力要求新闻媒体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公共义务。新闻媒体利用公权力从事寻租活动,是一种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
(四)新闻敲诈歪风蔓延
新闻敲诈是近几年新闻界影响最为恶劣的一股歪风。所谓新闻敲诈,是指以媒体曝光和刊播批评报道相要挟,迫使对方提供钱物好处,或变相在媒体上刊发广告和提供赞助的行为。
新闻敲诈,通常有真记者以权谋私、假记者冒名敲诈、记者站违规运作、真假记者联手敲诈等几种形式。其做法已经触犯了法律,而不只是新闻职业道德问题了。
2012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单位就联合印发过《关于开展打击“新闻敲诈”治理有偿新闻专项行动的通知》。但新闻敲诈现象却依然屡屡出现,而且有不断蔓延之势。今年3月,中宣部等9部委又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专项行动的通知》,紧接着中宣部又召开专题座谈会进行安排部署,一个声势空前的打击新闻敲诈和假新闻的专项行动再次在全国展开。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4年4月公布的数据,因涉及新闻敲诈、有偿新闻和虚假新闻等问题,2013年以来全国共受理报刊领域的举报案件400余件,已有216家违规报刊被查处,停办76家,49个记者站被注销,193个记者站被缓验,14455个记者证被注销。这些数据反映了中央主管部门在打击新闻敲诈方面取得的成效,也说明抵制新闻敲诈的歪风任重而道远。
二、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危害
上述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行为,不仅给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形象与声誉造成负面影响,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而且还影响到社会风气,甚至会危及整个新闻业的健康发展。
(一)损害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公信力,是媒体的生命力之所在。缺乏公信力的媒体,在市场上就难以立足。因此,维护媒体的公信力理应成为新闻从业者的自觉意识。
然而,上述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现象说明,当前一些媒体的公信力不是在提高,而是在下降。以往在人们的心目中,媒体报道呈现的事实是真实、客观、可信的,一些人常用“这是报纸上说的”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权威性。而如今,新闻界出现的大量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现象,却使媒体的公信力大打折扣,受到严重损害。
(二)损害新闻工作者的形象和声誉
新闻媒体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一支重要力量。新闻工作者借助舆论监督手段,可以揭露社会弊端,抨击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替弱者发声,因此被视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力量。
而一些新闻工作者却打着舆论监督的旗号搞新闻敲诈,严重损害了新闻工作者的形象和声誉,造成了公众对媒体和新闻从业者的负面评价,近年来社会上甚至流传着“防火防盗防记者”的说法,这正如俗话所说的“一粒耗子屎坏了一锅粥”。
(三)危害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新闻媒体本该是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者,然而大量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特别是那些利用媒体话语权和传播权以权谋私者的行为,却严重影响了人们对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信任度。
马克思曾提出,人民的信任是报纸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如果失去人民的信任,报纸就会萎靡不振,就会失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大量事实说明,一家失去人民信任、不受群众欢迎的媒体,是难以生存和发展的。最近发生的一些媒体及其相关人员因为搞新闻敲诈和虚假报道等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而受到处罚,有的甚至被停刊或关闭的案例给新闻界敲响了警钟。
(四)败坏行业和社会风气
新闻报道中出现的低俗炒作之风、虚假编造之风、欺骗敲诈之风、以稿谋私之风等,不但会败坏新闻业自身的风气,导致自己行业形象的恶化,而且还会误导人们对社会的认识,破坏传统美德,败坏社会风气。
例如前些年发生的“彭宇案”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一些媒体未经调查,一味采取偏向彭宇的做法,营造了一个“好人没有好报”的假象,引发了社会上关于“老人摔倒要不要扶”的争论。其实事实的真相却是彭宇的确撞到了老人,而并非冤枉被讹。一些媒体关于“老人摔倒要不要扶”的舆论出现偏差,造成了错误导向,误导了公众,这其实是对社会风气的一种污染和侵害。
三、违反职业道德行为产生的原因
新闻媒体及新闻从业者之所以产生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既有来自外部的客观原因,如商业因素的侵袭,以及党风和社会风气不正等因素的影响,也有来自新闻从业者自身的主观原因,如新闻从业者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不正等。
(一)商业因素的侵袭
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后,市场化经营为新闻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大大增强了新闻业的经济实力。但不可否认,由此也带来了商业因素对新闻从业人员的侵袭,致使新闻队伍中出现了许多由于追求经济利益而违反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