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贵华:唯识思想的基本特征

作者:发布日期:2014-10-31

「周贵华:唯识思想的基本特征」正文

 

摘要:作为大乘佛教瑜伽行学的思想核心的唯识学,在印度成立与兴盛,而在中国完结。其形态可区分为有为依与无为依两种,但二者皆可从体、相、用角度予以说明。本文正是通过对这三个角度相应的本体论、识境论与缘起论的略阐,简单说明了唯识学的基本思想特征。

关键词  瑜伽行学 唯识学 有为依 无为依 本体论 识境论 缘起论

英文题目:The Characteristics of Vij?aptimātra Thought

 

唯识学一语既可以用作为大乘佛教瑜伽行学的通称,也可作为其核心理论的特称,本文是在后者的意义上使用的。作为瑜伽行学的核心理论的唯识学,成立、兴盛于印度,但完结于中国。下面就对其基本思想特征予以略析。

 

一、唯识学的二支与三分

在形态上,唯识学可区分为两支,即有为依唯识学与无为依唯识学。[1]其中,以有为性的第八识阿赖耶识为一切法的根本所依,建立有为依唯识学。从学说史角度看,有为依唯识学以印度部派佛教说一切有部、经部学说为其前行学说,其理论开展过程可分为印度与中国两阶段。具体而言,有为依唯识学在印度由弥勒、无著、世亲依据瑜伽行经教成型,经过陈那、安慧、护法等系统化,最后在中国由玄奘、窥基等全面完善。又以唯心意义上的无为性的心性真如为一切法的根本所依,建立无为依唯识学。无为依唯识学源于印度大乘早期佛性如来藏思想,在瑜伽行经教以及弥勒、世亲等论中成立。它可分为两个维度,第一是在印度将唯心意义上的心性真如释为法性心、自性清净心,而在中国进一步释为阿摩罗识,这是无为依唯识学的自我进化维度;第二是将唯心意义上的心性真如释为佛性、如来藏,这是无为依唯识学扩释为心性如来藏学的转义维度。这样,无为依唯识学与心性如来藏学构成一体两面的关系。

有为依唯识学与无为依唯识学在内在结构上是相似的,皆可从体、相、用角度予以观察。因此在下面的讨论中,二者以唯识学统称,一并处理。唯识体论是成立唯识的关键,它确立唯识之本体,或者说一切法所依之本体,属本体论;唯识相论阐唯识之相,即说明在唯识意趣下境与识的关系,称识境论;而唯识用论从动态机制角度谈唯识性一切法之发生与作用,即说明因果关系,以及诸识转起的相依关系,属缘起论。[2]

具体而言,首先,唯识学认为一切诸法以心或心性为根本所依,由此,可从本末关系谈唯识,即心或心性为本,而诸法为末,末依存于本,以此建立本体论。在此意义上,唯识学可称有所依之学。其次,唯识学认为一切法唯识,非为离识独立之存在(所谓外境),外境决定无,由此可从识与境的关系说明唯识学,即建立识境论。再次,唯识学认为一切法为因缘和合而生,由此可从一切诸法的因果关系如种子与现行的相互为因的关系以及诸识生起的相依关系来看唯识学,可有缘起论。当然,此缘起论是在唯识意趣的限定下安立的,可称唯心意义上的缘起论。[3]

由此可知,唯识学,不论是有为依唯识学还是无为依唯识学,可解读为本体论、识境论、缘起论三部分之合构。

 

二、唯识学本体论的思想特征

(一)无住与有所依

对传统中国佛教界而言,在佛教中“本体”或者“本体论”皆是非常忌讳的用语。如果将“本体”限定在“常、一、自在”的实体方面,那断言大乘佛教持反本体论立场当然没有错,因为那样的实体即是全体大乘佛教所极力遮除的“我”,所谓“法我”与“众生我”(即“补特伽罗我”)。但如果唯在实有的意义上使用“本体”概念,则除般若中观思想中主张唯遮者采取严格的反本体论立场以外,大乘佛教预设有本体论立场是勿庸置疑的。

般若中观思想认为一切法无自性、空、无所得、无住/无所住,法的存在唯是假名安立,构成 “无住之学”。而且空、无所得、无住之唯遮意趣,意味不安立一种法作为其他法之根本所依,采取了一种反本体论之立场,由此,般若中观学说亦可称“无所依之学”,或者“无住且无所依之学”。

但在般若思想后显现之佛性如来藏思想,则以空之反显,即以空遮凡夫之所执,同时反显真实之存在,说明诸法法性的胜义实有性,并以此为佛性如来藏、为一切法之根本所依,建立了一种依于胜义实有(真实存在)即法性真如之本体论。到瑜伽行学,不仅随顺佛性如来藏思想以无为依学依于无为性胜义存在建立了无为依本体论,而且还以有为依学依于有为性存在建立了有为依本体论。显然,从早期佛性如来藏思想到瑜伽行派思想,皆承许本体论立场,建立的是“有所依之学”。虽然如此,但无住之意趣仍是共许的,因为无住意味无执。在此意义上,早期如来藏思想与瑜伽行学可称“无住但有所依之学”。

总之,在大乘中,般若中观思想称“无所依之学”,即不承许本体之学,而早期佛性如来藏思想与瑜伽行学皆是“有所依之学”,即承许本体之学。然而,所依/本体虽是实有,但不是我(众生我与法我),因此有所依之本体,不是有所执,或者说,不是有所住。

(二)有为依与无为依

就瑜伽行派而言,承许两种实有:一种是在世俗谛意义上之实有,谓依他起性,即唯心所摄的缘起性存在,这种实有离不开分别与名言,所以是世俗有,但其并非一切皆无,而不同于遍计所执性之虚妄,因此有时亦称胜义有;另一种是在胜义谛意义上之实有,谓圆成实性真如,即离言自性,是无二我所显之性。瑜伽行派还承许一切法的安立必依实有之体性,所谓“假必依实”。这样,瑜伽行学承许本体论,而且依于依他起性与圆成实性两种实有立说。

瑜伽行派之本体论立场可以概括为三点:

第一,承许实有法,不论在世俗谛意义上,还是在胜义谛意义上。实有即是圆成实性与依他起性两类存在性。但凡夫依名所执之自性(义),即如名自性/如言自性/言说自性,属遍计所执性,如龟毛兔角一样根本不存在,不在实有范围。

第二,承许“假必依实”原则,认为一切法必依存于实有法体,换言之,一切法的安立最终必落实于实有法体上。即使是遍计所执性,亦必须在实有体性上安立,如《解深密经》、《摄大乘论》等指出遍计所执性安立于依他起性上。[4]

第三,一切法必依存于根本所依,这是瑜伽行派唯识学本体论最核心之思想。其中,无为依唯识学以无为之心性真如为一切法之根本所依,而有为依唯识学以有为之第八识为一切法之根本所依。这样的根本所依,即是在唯识学意义上之“本体”,而非大乘所一致遮除的“常、一、自在”之“我”。后者如印度吠陀奥义书传统所说的“梵我”,或者中国道家所说的无名之“道”,等等。

唯识学本体论之基本特征在唯识学所依的根本经典之一《阿毗达磨大乘经》的“界颂(dhātu 颂)”中得到很好的体现。“界颂”在《摄大乘论》中的诠释给出了有为依唯识学之本体论特征,而在《究竟一乘宝性论》中给出了无为依唯识学之本体论特征。[5]

1、有为依

有为依是指以有为性第八识作为一切法的根本所依。这直接反映《阿毗达磨大乘经》关于界与阿赖耶识的思想中。该经的“界颂”云:

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证得。(《摄大乘论本》卷上所知依分第二,大正藏三十一册,第一三三页中)

此中指出“界(dhātu)”作为无始相续之存在,是一切法之等依(sama- ā?raya),即平等所依,从而成为建立生死轮回所摄的诸趣以及解脱菩提所摄的涅之根源。在此意义上,界即是一切法所依存之本体。对此中之“界”,《阿毗达磨大乘经》有“颂”作进一步解释,说:“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故名阿赖耶,胜者我开示。”[6]即将界诠释为一切法之种子摄受体阿赖耶识。由阿赖耶识作为一切法之本体,与余一切有为法构成本末之所依与能依关系。这种思想在《摄大乘论》、《成唯识论》等论得到系统论说。由此,阿赖耶识在唯识学中被称为所知依、心体、根本识。但必须注意,阿赖耶识虽具有本体含义,但绝非常、一、自在之实体,而是刹那生灭的依他起性之存在。换言之,阿赖耶识的“无始时来”之性质,并非诠释其具有永恒不变性,而是指其前灭后生,相似相续,非常非断,如同大河奔流,相续不断。阿赖耶识以无始时来的相似相续性,保证了作为本体的“稳定性”,但又避免了常一不变之“我性”。阿赖耶识由是有为法,而为一切法之根本所依,可称有为依(sa?sk?ta- ā?raya)。由前可知,《阿毗达磨大乘经》在遵守一切法无我的基本原则下,以有为性之阿赖耶识为核心概念,善巧建立了一种新的本体观。这种有为依本体论思想在有为依唯识学中作为基本原则得到严格贯彻,是其最具特异性的标志思想之一。

2、无为依

无为依指以无为性真如为一切法的根本所依。这清楚地反映在《究竟一乘宝性论》对《阿毗达磨大乘经》的“界颂”的诠释中,而成为无为依唯识学本体论之中心思想。在《究竟一乘宝性论》的汉译中,“界颂”被翻译如下:

无始世来性,作诸法依止,依性有诸道,及证涅果。(《究竟一乘宝性论》卷四无量烦恼所缠品第六,大正藏三十一册,第八三九页上)

此中的“性(界,dhātu)”,被该论解释为真如,以及于其上安立的佛性、如来藏,而以“无始世来”表示真如如来藏作为实有之恒常性。在此意义上,“界颂”表明,真如如来藏为一切法之所依(依止),由此而有生死轮回与解脱菩提之安立。以真如如来藏为本体,与以阿赖耶识为本体含义大异。因为真如如来藏是无为性,是离言性、胜义性、恒常性之实有,不同于阿赖耶识之有为性、假名安立性、无常性。恒常性的真如如来藏与无常性的现行法虽然构成依存关系,但二者非是平等的,真如如来藏为主,是所依,而无常法是从,是能依。此中,真如为无为法,而为一切法之所依,可称无为依(asa?sk?ta- ā?raya)。这种无为依本体论思想在《楞伽经》中表现最为充分。该经以心性真如如来藏为一切善不善法之所依因,认为其“能遍兴造一切趣生”,而将其解释为一切法之本体。[7]以真如或心性真如为如来藏,为一切法之根本所依,似梵化色彩很浓,特别是《楞伽经》的“兴造”一语,使本是无为的心性如来藏,带上动力性色彩,而差不多成为一切法之本源,似梵化色彩愈显浓重。但该经又强调心性如来藏是建立在法的无我性上的,非了义,是用于引导畏惧无我之“我执”特重者入佛道的方便安立,从而消解了其似梵化色彩。[8]这实际明示了佛性如来藏思想类型的佛教学说(包括无为依唯识学)安立之意趣。

总括来看,如果说以阿赖耶识为中心的本体说在逻辑上与无我说相谐,那以心性真如为中心的本体说似乎就与无我说有相当的不一致性,这导致无为依唯识学在瑜伽行学中很快被边缘化,待到瑜伽行学开展的中期阶段,在瑜伽行学中完全是有为依唯识学之天下了。

 

三、唯识学识境论的思想特征

唯识学的识境论主要涉及心识与境之关系问题,实际可称为狭义的唯识说或唯心说。值得注意的是,有为依唯识学与无为依唯识学二者在识境论方面性质相同,皆以一切唯心所现的思想为基础,只不过有为依唯识之相关部分在后来的“经院化”传统的发展中建构得更为精致与复杂而已。

唯识学初期之经典是在心识之缘起与显现的意义上阐释唯识思想的。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