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重:大输家:婆罗门印度教“退出江湖”

作者:发布日期:2016-07-13

「李伯重:大输家:婆罗门印度教“退出江湖”」正文

在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东亚世界文化版图的大洗牌中,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以及儒家都是赢家。有赢家就必然有输家。这个大洗牌中的输家有祆教(琐罗亚斯德教)、摩尼教、聂斯托里基督教、苯教、萨满教等宗教,但最大输家应当是婆罗门/印度教。

印度教是今天世界主要宗教之一。2010年,全世界印度教信徒约有10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5%,仅次于基督教信徒(基督徒)的22亿(占世界人口的32%)和伊斯兰教信徒(穆斯林)的16亿(占23%)。因此从信徒人数来说,印度教是当今世界第三大宗教。

但是,不像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印度教主要流行于印度和尼泊尔。虽然绝大部分印度教徒生活在印度,但印度教却不是印度的国教。世界上唯一以印度教为国教的国家是尼泊尔,但2006年5月18日尼泊尔议会通过决议,宣布尼泊尔为世俗国家,废除印度教的国教地位。自此,世界上的印度教国家不复存在。

在东亚世界,印度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信徒总数约为450万―500万人,其中70%―80%在印尼。1986―1987年度,全印尼有印度教庙宇34228座(其中198座已得到修葺),在这一年度,出版了印度教的经书60445册。而在印尼,印度教徒又主要集中在巴厘岛。因此今天的旅游胜地巴厘岛,是东亚世界唯一一个印度教为主的地区。

然而,今天东亚世界印度教的凋零,并不意味着印度教在东亚世界历史上也微不足道。事实上,在15世纪以前,印度教曾经是东亚世界最重要的宗教之一,其影响至今还依稀可见。

印度教的前身是婆罗门教,形成于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4世纪达到鼎盛时期,之后开始衰弱。7世纪中叶,婆罗门教与其他宗派互相融合,诞生了一个新的宗派――印度教。在公元8、9世纪,婆罗门教吸收了佛教和耆那教的一些教义,结合印度民间的信仰,经商羯罗的改革,逐渐发展成为印度教。印度教与婆罗门教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所有的教派别都以撰于公元前1500年的《吠陀经》为经典教义,此外各自还信奉其他不同的经文。因此前期婆罗门教也被称为古婆罗门教,而印度教则被称为新婆罗门教。这里我们笼统地称之为婆罗门/印度教。

婆罗门教大约于公元前3世纪或者更早一些传入东南亚,成为东南亚地区最早的主要宗教信仰。东南亚各地的统治上层,大多接受了婆罗门教,因此东南亚地区出现了一些“印度化王国”。在中南半岛上,“印度化王国”的早期代表有占婆(即占城)、扶南、刚迦、狼牙修等,后期则有真腊、高棉、古吉打、三佛齐、满者伯夷等国。这些都是与中国有密切关系的国家。

婆罗门教传入东南亚一般通过两条路线:一条是海路,即从印度的东海岸出发,经过马六甲海峡,到达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另一条是陆路,即从印度的阿萨姆进入上缅甸,再由缅甸传入湄公河流域。

东南亚历史上第一个大的王国就是扶南国。扶南是今日柬埔寨的古称。在中国古代史书中,柬埔寨有多个名称,汉代称为究不事,隋唐称真腊,又称为吉蔑、阁蔑(音译自Khmer,即高棉),宋代亦称真腊(又作真里富),元朝则称甘勃智。到了明前期称甘武者,万历后方称柬埔寨。柬埔寨建国于公元1世纪下半叶,历经扶南、真腊、吴哥等时期。它建立于公元1世纪左右,在湄公河畔,包括现在的柬埔寨和越南的南部,其势力可能达到今日的泰国和缅甸南部。当时,印度教已传入扶南王国,并占主导地位。

公元375年,统治扶南的是竺旃檀王。据考证,这是一个印度化的名字。据《梁书•扶南传》记载,竺旃檀王死后,其继承者是一个来自印度的婆罗门,姓乔陈如,名耶跋陀。这位来自印度的国王曾经“复改制度,用天竺法”。乔陈如死后,扶南国逐渐衰落。

7世纪,在湄公河中游又兴起一个高棉人的王国,中国史书称之为“真腊”。真腊王国的位置,在今天柬埔寨北部和老挝南部。真腊的第一代国王叫拔婆跋摩,其意思就是“被湿婆保护的人”。真腊王国的历代国王也都崇信印度教。790年,高棉国王耶跋摩(King Jayavarman)征服了爪哇人统治的岗伽王国(Kambuja,即柬埔寨,Cambodia是其现在的拼写形式)。812年,耶跋摩国王正式宣布柬埔寨脱离爪哇王国,建立了吴哥王朝。吴哥王朝国势强盛,疆域包括从今缅甸边境到马来半岛北部的广大地区。

经过对占城国的战争,到了944年,吴哥王朝向东扩充至今属越南的长山山脉,西至缅甸,南达暹罗湾。11世纪初,吴哥王朝领土继续扩充,在苏耶跋摩一世在位时期(1002―1050)步入全盛期,势力范围扩展到湄公河下游和老挝的琅勃拉耶。在耶跋摩七世统治期间(1181―1220),又将占城纳入版图。此时吴哥王朝拥有战象近20万头,成为地区强国。

12世纪和13世纪初,吴哥王国达到了极盛,版图除柬埔寨之外,还包括今泰国、老挝、越南南部、马来半岛北部和缅甸的一部分,被称为“高棉帝国”(Khmer Empire)。首都吴哥城建筑雄伟,被称为“中世纪全球最大的城市”,中心区域地带面积为400平方英里,呈发散状向外延伸数百平方英里,城区直达洞里萨湖边,面积和今天英国的大伦敦市(600平方英里)相当,全城人口可能多达100万人,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在元明时期,因为这里“民俗富饶。天时常热,不识霜雪,禾一岁数稔”,所以有“富贵真腊”之谚。吴哥王国在苏耶跋摩一世在位时期(1002―1050)步入全盛期,他们大力崇信婆罗门教,兴建了大量的寺庙。今天我们看到的吴哥古城的大部分建筑都是婆罗门教建筑,建于苏利耶跋摩二世(1113―1150年在位)和耶跋摩七世(1181―1219年在位)两位国王的时代。

在中南半岛上,还有一个信奉婆罗门教的千年王国――占城国。占城(Champa)即占婆补罗(梵语之意为城),也被简译为占婆、占波。占城是一个文明古国,占人的语言属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后因深受印度文化影响,使用南天竺文字,并以婆罗门教为国教。占城上古时称为象林邑,简称林邑,为秦汉象郡象林县故地。

公元192年(一说137年),日南郡象林县功曹之子区连(也作逵或连,又称释利摩罗),起兵杀死县令,占据了原日南郡的大部,后自立为王,始建占城国。8世纪下半叶至唐末,占城国改称环王国,五代复称占城。占城是中南半岛上的大国,国都位于因陀罗补罗(今茶荞),国土北起今越南河静省横山关,南至平顺省潘郎、潘里地区,并有旧州、乌丽、日丽、乌马、拔弄等15个属国。著名的占城稻就产自这里,北宋初年首先传入我国福建地区。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2年),江淮两浙大旱,水田不登,宋真宗遣使到福建,取占城稻种三万斛,分给以上地区播种,获得成功。不久,今河南、河北一带也种上了占城稻。南宋时期,占城稻遍布各地,成为广大农民常年食用的主要粮食之一。

缅甸与印度比邻,至少在公元前5世纪以前,印度教就已经传入缅甸,后来佛教也传到这里。据我国史籍记载:4世纪以后,在中缅甸建立了一个王国,名为“骠国”。骠国的首都是室利差旦罗,其宗教信仰就是印度教和佛教的一种混合体。11世纪,缅甸建立起一个统一的王朝,即蒲甘王朝,该王朝信奉大乘佛教,但是他们的大乘佛教是密教化了的佛教,包含着许多印度教的影响。据说,缅甸历代王朝的宫廷中都聘用婆罗门祭司,让他们用印度教的仪礼主持国家大典。

公元前3世纪左右,印度教已传入泰国。公元5世纪,在扶南王朝占领的泰国地区时,印度教和佛教都很盛行。13世纪以后,印度教逐渐衰落。大城王朝时期(14―18世纪),泰国的王宫中仍然聘请印度教的婆罗门祭司担任宫廷太师,让他们主持各种仪式。从大城王朝一直到今天,王宫的重大活动仍保持着佛教和印度教的仪礼。

马来半岛和南洋群岛在历史上深受印度文化的影响。早在公元之初,婆罗门就传到这里,并得到很大的发展。

公元1世纪前后,姿罗门教由印度的科罗曼德耳海岸,通过马六甲,传入南洋群岛,公元4世纪传入爪哇,从沿海逐步深入内地,受到宫廷王室的保护。爪哇人将印度文化、印度教与当地的原有文化和宗教结合起来。爪哇的印度教是主要信奉湿婆教。也有些爪哇人信奉毗湿奴教。但爪哇人不熟悉印度教的经典《吠陀》,种姓制度也从没有像印度那样严格。

今日印度尼西亚历史上三个最古老的王国是3―6世纪的古戴王国(在今天的加里曼丹)、4―6世纪的多罗摩王国(在今天爪哇岛茂物附近)和诃陵王国(在今天爪哇),都是印度人所建,奉印度教为国教。古戴和多罗摩王国遗留下来的碑文使用的都是梵语,文字是钵罗婆字母,石碑上刻有笈多王朝时期流行的印度教神像,如湿婆神、象头神、神牛等,碑文上有国王赐予婆罗门黄金、土地的记载。从发现的古戴王国的石碑上刻有岌多式的印度教神象,如湿婆、神南吉、象头神等。

这个古戴王国“是以湿婆教为王宗的”,同时上述崇奉印度教(主要是湿婆教) 的君主征服村社和赠地于婆罗门的事例,也反映了印度教在爪哇的传播往往与僧侣、王族兼并土地联系在一起。多罗磨(Taruma) 王国国王信奉的是毗湿神,他们引进大批婆罗僧侣。

5世纪爪哇婆罗门教的情况,中国古籍中也有记载。中国东晋高僧法显自陆路赴印度求经,在取海道归国途中曾于义熙七年(411)飘泊至耶婆提。他在《佛国记》说:“到一国,名耶婆提。其国外道婆罗门兴盛,佛法不足言。一些学者认为法显所提的那个国家就是当时西爪哇的古国多罗磨。那里的居民崇信印度教。

5世纪以后,南洋群岛相继出现过几个大型的印度教王国,其中最主要的有7―13世纪建立于南苏门答腊的三佛齐(即室利佛逝)王国、13世纪初爪哇岛中部和东部兴起的新柯沙里王国和15世纪兴起的满者伯夷王国。

三佛齐王国主要信仰佛教,并且建造了举世闻名的婆罗浮屠佛塔。但是这里也流行着印度教的信仰,一些人曾把印度教经典《摩诃婆罗多》的一部分,译成爪哇散文,从而成为印尼最早的散文。9世纪,爪哇地区信奉印度教的势力再度兴起。在爪哇中部建立的马打兰王国,有四位国王崇信湿婆教。

其中一个国王,在巴兰巴南建筑了一群供奉湿婆的神庙,历时数十年,约有250座神庙,是印尼也是东南亚最大的印度教寺庙群。这些建筑物气势宏伟、工艺精良,其工程和艺术价值,都不下于婆罗浮屠。新柯沙里王国在格尔达纳卡拉王在位时期(Kertanagara,1268―1292年)国势强盛。先后征服苏门答腊南部的末罗游、巴厘岛和马来半岛的彭亨,势力达到加里曼丹南部,控制了包括整个爪哇岛的印尼东部地区和马来半岛南部地区,成为取代室利佛逝地位的海上贸易大国。

1290年爪哇信诃沙里国王克塔纳伽拉(Kertanagara)将三佛齐逐出爪哇,之后他的女婿克塔拉亚萨(Kertarajasa)建立了满者伯夷王国。到了14世纪,满者伯夷达到全盛,其版图大致相当于今日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总和。这些国家都是“印度化王国”,印度教是最流行的宗教。

婆罗门教也曾经传入中国并且在一些地区成为重要宗教。

7世纪中叶至10世纪初存在于云南大理一带的南诏王国,曾经是中南半岛上最强大的政权。南诏的宗教信仰十分复杂,有原始的巫教,后又传入佛教密宗和道教。最近有人从《南诏德化碑》和《南诏图传•文字卷》中找到南诏曾经信奉婆罗门教的证据。南诏时期滇池、洱海一带广泛存在的对大黑天神的崇拜,也证明婆罗门教经蜀身毒道由印度直接传入云南。

大黑天神梵名“摩珂迦罗”(Mahakala),摩珂是大,迦罗是黑,故大黑天神是意译。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