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元8世纪起,阿富汗遭到阿拉伯人进攻,开始伊斯兰化。但巴米扬地区的伊斯兰化开始较晚,约在9世纪后半叶。由于伊斯兰化排斥扼杀其他宗教,于是佛教寺院逐渐被破坏,而石窟被破坏的主要是大量壁画和大佛颜面。第二次被破坏是13世纪成吉思汗军队攻占了巴米扬时期,被破坏的是壁画和洞窟。大佛腿部是印度莫卧儿帝国时期被破坏的,奥兰古则布在即位前的1646年曾远征坎大哈和巴尔万,在巴米扬停留期间,用大炮轰击,西大佛膝盖上下被击毁,泥涂层和岩芯脱落。最后一次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是在2001年2月26日至3月14日,阿富汗武装派塔利班用炮火摧毁大佛,大佛片石无存。 关于巴米扬石窟及大佛的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探险队分别进行调查,发表了各自的看法。1922年,法国探险队富歇尔调查了巴米扬,指出遗址是属于佛教的遗址,他认为玄奘所说的"东有伽蓝,此国之先王所建"中的所谓"先王",就是指迦腻色迦王,所以最早的伽蓝建于一世纪末或二世纪初,大概在今天石窟的东边一带。两大佛的年代,大概比犍陀罗晚,比云岗(五世纪)、龙门(六世纪)要早,为三世纪左右。东大佛离先王伽蓝较近,因此可能比西大佛早些。 1924年,以哈金(Joseph hackin)为队长的法国队对巴米扬进行调查,后来在1930年5月至9月又进行了较长时期的第二次调查,这次调查结果出版了三册的报告书。他的假说与富歇尔大体相近,他认为现存的第51窟(法国队编号G)和第129窟(法国队编号A)在先,是在3世纪。东大佛显得原始,在4世纪末到5世纪初;西大佛晚,应在5世纪后半期;西大佛的石窟在6世纪和7世纪初。由于法国队的调查使得巴米扬石窟内容渐而明确了,于此同时,关于巴米扬石窟壁画的研究,法国队的见解也就成了最权威的了。 1936年,以罗兰德(B.Rland)为首的美国哈佛大学调查队也进行过调查。罗兰德认为东大佛是犍陀罗佛像的巨型化,应在3世纪或4世纪;而西大佛与印度笈多时期摩菟罗佛像接近,时代应相同,即在4世纪或5世纪;东大佛窟的壁画是波斯萨珊朝的样式,应在6世纪末到7世纪初。 1939年法国队考察时,日本吉川逸治也曾参加。他认为属于前期的有两大佛及其周围的洞窟,其中东大佛略早,西大佛晚到5世纪。 1970年,京都大学中亚学术调查队对洞窟进行编号,调查结果巴米扬石窟总数为750个左右,其后他们还对各窟进行实测。京都大学樋口隆康教授曾任中亚学术考察队队长,他认为从考古学的年代观来看,这两座大佛是属于同一时期的,至于制作的精与粗、壁画题材与风格的差别、窟龛形制的区别都是同一范畴内的差异。 正是由于各国探险队的调查,为我们了解巴米扬石窟这座艺术宝库提供了许多资料,所以我们将依据这些调查资料及有关研究成果对巴米扬石窟及大佛进行叙述,让人们能够了解到它在被轰炸前的情况,认识到它的宝贵价值。 三、东大佛窟及其壁画 巴米扬石窟寺的设计有正方形、长方形、八角形及圆形等形式;天井则有球面、套斗拱券和平面4种,叠涩形状也有4种;寺院包括祠堂、僧坊与会堂。窟内天井及侧壁现存有壁画的洞窟共50个,描绘出佛、菩萨、供养者、日神、月神、飞天的图像。其中以东大佛天井中的太阳神苏利亚图特别受注意。另外,其中的佛坐像,是巴米扬颇具特色的图绘。 巴米扬石窟的特征不仅在于大佛,而且体现出"多佛、多菩萨"思想。虽然石窟僧院内部墙壁上的佛像都已经破坏而无存,但是安置佛像的痕迹历然可见。一层又一层的同心圆上面,画有几乎难以数得清的佛像,这只有在大乘佛教的独特宇宙观之下,壁画上才能出现这么多佛像。 东大佛所在窟按顺序被编为第155窟,本窟下沿高出前方地面约20米,大佛双脚就立在窟下沿所在的地坪上。东大佛窟高40米,下宽15米。关于大佛像的高度,法国队调查时测出为35米,于是当时就称东大佛为"35米大佛"。1973年,印度考古队清理发掘出最初的窟内地坪,测出大佛高度为38米,并将这一数据公布于世。 石窟侧壁以倾斜的直线向下,虽然东侧壁下端向外扩展较多,但两侧壁大体仍是对称的。大佛身体略向右臂一侧倾斜,两臂的肘以下向前伸出,在被塔利班轰炸前两臂的肘部已经断失,所以不清楚当初两下臂的姿势。右膝稍屈,右脚略向前,佛整体仍是直立姿势。大佛躯体微胖,颈部粗壮,头略大,身体各部分比例尚匀称。大佛所着僧衣轻薄,通肩衣式,衣纹线分布均匀;上体衣纹线波谷在右臂与胸腹间,腿部衣纹线波谷在两腿间,两肘以下有垂落的僧衣边线。大佛两小腿和脚腕部较粗,赤脚站立在窟内地坪上,没有台座。 玄奘曾经记载东大佛是"鍮石释迦佛立像", 鍮石产于伊朗(波斯),外观如同黄金,经锻烧后金色不会消退。但是根据后来的形状来推测,可能当时全身包了黄铜箔,因此看起来象是黄铜铸造的。 大佛窟正壁和两侧壁的根部开有7个洞窟和1个独立龛,洞窟的形制多样,有壁画。东大佛窟内有两处残留着壁画,一是窟顶中脊和佛头周围,一是登顶阶梯道的明窗口。 中脊是一大幅太阳神驾战车图。太阳神挺立在战车上,左手在腰部握剑柄,右手拄长矛,手与肩同高。太阳神穿长大衣,头后有圆光,身后是太阳,太阳直径与太阳神身高相等,太阳外沿有锯齿状的光芒辐射纹。战车有栏板,车下安有双轮,车前有4头驾车的有翼白天马,表明太阳神战车是在天空驰骋。太阳神两侧靠下部位各有武士1人,武士背后长有硕大的双翼,两武士分别执矛和盾。太阳的四方之外是两风神和两金翅鸟。这幅大画表示太阳神守护着释迦牟尼佛,画幅色彩丰富,有蓝、紫、灰、褐、红、黄等色,人物都是西方人形象。 中脊两侧渐伸向窟侧壁,到洞口悬空栏台上方是横幅帝后礼佛图,每侧保存有11人。其中每侧有3个佛像,其余8人为王族供养人。 东侧壁(即末侧壁)礼佛图中心为袒右肩、结说法印的坐佛,从里端算起这是第6位。另有两个佛像在第1位和第9位,佛像都戴冠,还有耳饰和胸饰。王族礼佛人都面向自己身体右侧的佛像,从里端起第2人是引觐僧,第3人是戴萨珊王冠的国王,其次是王后,第5人是王妃;在第6位中心佛像之后是亲王,次为亲王妃;第3个佛像之后是太子和公主。西侧壁(即始侧壁)帝后礼佛图中群像与东侧壁类似。这两幅帝后礼佛图的底色为蓝色,其他颜色有多种,佛像重光是4色环。 其他相关文章
(责任编辑:www.gushijing.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