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洪其:新闻发言人制度须走出“困境”

作者:潘洪其发布日期:2011-08-25

「潘洪其:新闻发言人制度须走出“困境”」正文

铁道部近日任命原哈尔滨铁路局党委书记韩江平担任铁道部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新闻发言人,原铁道部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将赴波兰华沙担任铁路合作组织中方委员,其原有级别待遇保持不变。这是铁道部八年来新闻发言人首次换人,也是“7・23”动车追尾事故之后铁道部的又一起人事变动。

王勇平离任铁道部新闻发言人,有媒体称之为“被停职”或“被免职”。铁道部有关负责人随后表示,“不是免职或被停职,而是正常的职务变动”。加之王勇平即将赴任铁路合作组织中方委员(如果他是以免职受到问责处理,按规定一年内不得重新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大致可肯定,他的离任的确是正常职务变动,而不是受到问责处理。

然而,显然又不能说,王勇平此番职务变动全无被“处理”的意味。7月2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王勇平回答记者提问“为什么要掩埋车头”,说为了填平泥潭方便救援,“至于你信不信(由你),我反正信了”;又说宣布停止救援后又发现小女孩,“只能说这是一个奇迹”。这些表述触犯了众怒,引起了舆论强烈反弹。在国务院调查组对动车追尾事故展开全面调查的当口,铁道部决定调整王勇平的职务,人们有理由相信,此举有对他进行某种“处理”之意,只不过这种“处理”没有达到问责的程度。

既对王勇平进行某种“处理”,又不正式采用问责方式,这大约是由对王勇平在7月24日新闻发布会上表现的评价决定的。据报道,新闻发布会召开之前,王勇平获得的有关救援行动的权威信息并不多,对现场救援的许多问题,他只能匆匆请教救援人员,对所谓“填平泥潭方便救援”之说,他也很难从专业角度加以理解。在铁道部高层无一人出面回应公众质疑的情况下,王勇平以铁道部新闻发言人身份,在新闻发布会上独当一面,对每个充满火药味和挑战性的问题都不回避、不搪塞,应该说表现出一定勇气、诚意和水平。至于他做出“我反正信了”、“这是一个奇迹”等严重失当的表述,应归为“技术性失误”,而不应一味上纲上线。铁道部没有对王勇平进行问责,更没有给予他党纪政纪处分,而是以变动职务方式对他进行“处理”,对应的就是这些“技术性失误”,这种“处理”是比较恰当的。

较之某些“技术性失误”,新闻发言人面临的更大尴尬和困境还在于,他们大多不参与公权部门重要决策和实际操作,有时对一些核心权威信息掌握并不全面,但在新闻发布会上接受采访时,他们总要被问及有关重要决策和实际操作的具体问题,由于难以充分满足信息需求,他们很容易给人留下敷衍塞责、虚以应对的不良印象。在7月24日新闻发布会上表现不佳的王勇平,实际就处在“铁道部权威信息整合不力、供应不足”和“媒体和公众信息需求巨大、要求强烈”的夹缝中,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公众发泄不满情绪的“载体”。这种困境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新闻发言人制度必须走出“王勇平困境”,才能真正起到以新闻发布推动公权机关事务公开和信息公开,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的作用。

为此,新闻发言人制度需要进行“加大赋权”改革,赋予新闻发言人参与重要决策和实际操作的权力,使其有权参与整合、制作核心的权威信息,这样,新闻发言人才能在面对媒体和公众时胸有成竹,才能及时、全面、如实地发布公共信息。一个关键问题是,公权机关应当端正对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认识,不能把新闻发言人制度当成一种应对媒体、敷衍公众的“挡箭牌制度”,不能把新闻发言人视为一群以打官腔、说大话、回避矛盾、掩饰问题为能事的巧言令色之人。如果对新闻发言人制度怀有错误认识,认为新闻发言人不过是一台可随意操控的“发言机器”,那不但是对新闻发言人职业的侮辱,也是对公众权利的侮辱。

从长远看,推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根本目的,是要以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为支点,反过来推动公权机关形成完备的信息公开制度,进而反推形成完善的规范、制约、监督公权力的制度,确保公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中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要走出“王勇平困境”,走向“以信息公开促进权力运行公开”的政治生态,将是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上一篇 」 ← 「 返回列表 」 → 「 下一篇